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期末考查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40分)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
2. 是我们成长的天地。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
3. 通常上学和放学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的时候。
我们要遵守交通,注意交通安全。
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
4.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
“年夜饭”又称“饭”,是农历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餐。
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 晚餐。
5. 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
的。
6. 我们的来之不易。
从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
都充满了爱。
父母要承担孕育、养育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呵护下,学会生命、健康成长。
7.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的场所,要有专业的
和人员保护,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这样做
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8.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
学校是我家, 靠大家。
我们都
有为学校的环境建设出点力。
二.对错审判厅,对打“√”,错打“X”(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妈妈孕育我们不容易。
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更是付出了无数心血。
( )
2. 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意识。
( )
3. 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提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 )
4. 好经验不能共分享。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 )
5. 一个不懂礼仪的人照样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 )
6. 孔子是战国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万世师表”。
( )
7. 洗衣、做饭是大人的事,我现在不学习,长大自然会做的。
( )
8.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像我们学习中的“拦路虎”。
( )
9. 家庭的幸福是全家共同创造的。
( )
10.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得好,就要在心中多画问号。
( )
三、我选择,我成长(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学校的历史和我无关,我不关心。
B. 学校的未来和我无关,我不关心。
C. 今天我为学校骄傲,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2.下面能说明“生活中处处有礼仪”的是()
A.庄严的少先队仪式。
B.工作时间在办公室吹口哨。
C.别人演讲时交头接耳。
3.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A.看电影时不大声喧哗。
B.见到地上有纸随手捡起。
C.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4.下列答案中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
A.穿越隔离带。
B.在机动车上玩滑板。
C.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5.下列说法谁不正确()
A.每个人都应爱自己的家
B.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C.爸爸妈妈不给零花钱,家就没有温暧,我不爱这个家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家里的事情,爸爸妈妈做就好了。
B.我的事情都需要爸爸妈妈来做。
C.家用的事情我们不会也可以慢慢学着做。
7.下面消费现象不合理的是()
A.小丽要求妈妈给她买名牌的文具。
B.小刚看见超市货架上有他爱吃的东西,但他还是先买了生活必需
品。
C.妈妈看见李大姐菜摊上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决定买她的。
8.被困在电梯中应采取的正确行为是()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爬出脱险。
C.按响应急警铃或打电话求救,等待救援人员。
9.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
A.7月1日
B. 9月10日
C. 8月1日
D.10月1日
四. 用心想一想(8分)
本学期,你为老师、父母做了些什么?请你各写两件事记录在叶子上。
五. 巧妙简答区(共计14分)
1.冬季取暖,我们要注意什么?(6分)
2.你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说出来和同学分享。
(8分)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40分)
1. 学习
2. 学校、本领、活动
3. 拥挤、规则、回家
4. 团圆、团圆、共进
5. 做事、学来
6. 生命、养育、珍惜
7.规范、设备、技巧8.环境、责任
二.对错审判厅,对打“√”,错打“X”(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4、5、7为错其余均为对
三、我选择,我成长(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1.C
2.A
3.C
4.C
5.C
6.C
7.A
8.C
9. B
四. 用心想一想(8分)
答:(略)
五. 巧妙简答区(共计14分)
1.(言之有理即可)如:易燃物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
当人离开,应断开取暖设备电源开关,防止长时间使用电器过热引燃周围物品发生意外。
等等。
(6分)
2.(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爱动脑筋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好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借鉴好的学习方法等。
(8分)
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
在复习时,有些同学一味地追求重点,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要知道,复习时的重点是在经过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味求重点只能导致挂一漏万。
学霸支招
谈到复习,我的经验是注重基础知识,尤其是到了冲刺阶段,不钻研难题、偏题,而是巩固基本方法。
有的同学不愿意多下功夫,总想搞点什么窍门少复习一点,自认为不重要的就不复习,而自己的主观猜测又往往与考试的重点不相吻合。
常常听到有的同学在考试后说:
:“我复习到的都没有考,恰恰考到一些我没有复习到的。
”这种挂一漏万的复习,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即使有的同学偶尔押上了题,得了高分,也是侥幸,凭小聪明应付考试,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参加考试,只能是自己骗自己,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
该同学说得没错,中学阶段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掌握“双基”。
高考考题的形式和角度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也就是说知识在课内,题目在课外。
根据这个特点,复习首先要求全面落实每一个知识点,不留疑点和空白。
临考复习的预测考点,把握方向,强化重点知识的记忆和训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会学习的同学,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已经完成了对各类题型的训练与分析,对作业中错误的彻底清理,对各学科知识重点与难点的透彻理解。
到了临考复习时,他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对知识的强化记忆上了,如重要的概念、公式、原理、定理和结论,重要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等。
或者可以站高一步,强化对学科知识体系和各部分内容相互联
系的深入理解。
对于一些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记忆材料,考前不进行强化记忆,是不会有清晰而准确的印象的,而这些材料恰恰是应试答题的基本依据。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重点”,真正的重点都是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的。
高效锦囊
复习时采取单科集中的所谓“攻坚战”,内容单一,容易造成大脑疲劳,降低记忆力。
因此,复习期间,要多学科、不同内容交叉进行,做到一张一弛,多科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