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0-14题是不定项选择题,漏选得2分,有错选项不得分。
)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小球从5m 高处落下,被地板反弹回后在2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5m 2m
B. 7m 3m
C. 3m 3m
D. 7m 2m
3.在下列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减小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v 随位移x 的变化规律为
,v 与
x 的单位分别为
和m ,据此可知( ) A. 初速度
B. 初速度
C. 加速度
D. 加速度 5. .已知总长为L 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O 点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B 点时速度大小为v ,到达斜面上某一点A 时速度大小为12v ,则该物体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沿斜面
下滑的距离是( )
A.2L
B.4L
C.2L
D.8L 6. 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以的速度行驶,司机
发现前方出现险情,采用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为
,则汽车6s 内的位移汽车停车前1s 内的位移分别是( )
A.75m 3m
B.6m 3m
C. 180m 1m
D. 90m 2m
7.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 、B 、C 、D 、E 、F 等一系列的点,测得
,,,,。
根据测
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不变
B. 速度越来越大
B
A O v 12v
C. 速度越来越小
D. 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
8.下列对参考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是研究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
B. 参考系一定要选静止的物体
C. 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D.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9.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物体的运动图象,由于画图人粗
心未标明是图还是图,但已知第1s内的速度比第
3s内的速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一定是图象
B. 该图一定是图象
C.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10.如图所示的是M、N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
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 M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N物体做曲线运动
C. 秒内M、N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D. 秒内M、N两物体的路程相等
11. 下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
结果是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2.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
B. 第一次物体位移等于,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
方向均向东
C. 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
D. 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
13.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位移仍然不断增大
14.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在这1s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A.可能小于4 m/s²B.可能等于6 m/s²
C.一定等于6 m/s²D.可能大于10 m/s²
二、实验题:(共18分)
15.(6分)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源是伏(填电压值)的__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__秒打一个点。
16. (12分)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6
都为记数点。
测得:s1=1.40cm,s2=1.90cm,s3=2.40cm,
s4=2.90cm,s5=3.40cm,s6=3.90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2、3、4、5、时,
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2= cm/s,
v3= cm/s,v4= cm/s,
v5= cm/。
(2)在右边的坐标纸上作出速度—时间图象(从1开始计时)。
(3)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取二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时间t1=0.6s,在炮台上看到炮弹爆炸,射击后经过时间t2=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问坦克离炮台的距离为多远?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多大?(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空气阻力不计)
1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以加速度10m/s2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
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19.如图,A、B两物体相距x=7米,A正以V1=4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2=10米/秒,方向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返回),加速度大小a=2米/秒2,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经多少时间A追上B.
V2
物理试卷答案和解析
1.B
2.B
3. D
4.D
5.B
6.A
7.D
8.A
9.B
10.ACD 11.BC 12.AD 13.BD 14.BD 每题4分
二、实验题
15. 220伏……2分 交流……2分 0.02秒……2分
16. .(1) 16.50 21.50 26.50 31.50
(2) 图略 (3) 0.50
三、
17.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可认为t 1时间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t 2即是炮弹飞行的时间跟声音从炮弹爆炸点传到大炮所在点的时间之和.因此声音传播的时间是t 2-t 1,设炮弹的射程就是坦克离炮台的距离x ,所以)(12t t v x -==510m ,故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1
t x v 850m/s . 18.(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 22 - v 12 =2a 2s 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 1=60 m/s ,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 1=v 12/2a 1=180 m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 =s 1+s 2= 305 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1 =V 1/a 1= 6 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 2=(v 2-v 1)/a 2=3.85 s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9.85 s
19. 解:设B 经时间t 速度减为0
v 2-at =0 t =5s 此时x A =v 1t =20m x B =v 2t -2
1at 2=25m 所以此时没追上,AB 相距12m ,设A 走12m 所用的时间为t /
v 1 t /=x B -x A +x 0 t /=3s A 追上B 所用时间t 总=t +t /=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