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动机冲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知识点: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是心理学部分中比较重要的考点。

这部分相关知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试题型主要是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判断题),一般是以概念型、例子型以及古文俗语等形式的考题进行考查,尤以例子型考题居多。

这部分需要理解动机冲突的四种基本形式,并且注意区分这四种形式。

因此,在本文中,将结合历年考题,对四种动机冲突进行梳理。

人有多种动机,各种动机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同时都达到,在活动中必然有所取舍,究竟取什么舍什么,就引起思想斗争,这决定动机取舍的思想斗争或矛盾就是动机冲突。

也就是说,动机冲突是指在个体活动中,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由于无法同时满足而难以抉择的心理状态。

当出现动机冲突时,一般是由最强有力的动机决定一个人的行动,而其他动机则予以舍去。

常见的动机冲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1.双趋冲突
双趋冲突也叫做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如《孟子·告子上》中所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种既想……,又
想……,两好者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即为双趋冲突。

例如,一个女孩同时得到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男孩的求爱。

2.双避冲突
双避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即当我们处于“前怕狼,后怕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时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

这种既不想……,又不想……,两恶者必取其一的困扰,即为双避冲突。

例如,学生既怕寒冷而不愿早起,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3.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也叫做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这种既想……,又不想……,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心理矛盾,即为趋避冲突。

例如,有些学生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时间。

4.多重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也叫做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例如,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一个大企业各方面福利比较丰厚,体制也比较完善,但相应的人才也较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可能较小;一个小企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尝试机会和施展空间,但相应的收入可能较少,也不太稳定。

求职者面对多个像这样每个目标都有趋避两方面作用的情境时所产生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即为多重趋避冲突。

【小牛试刀】
1.【单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题干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表明鱼和熊掌都想要,但只能选择一个,这种矛盾心理属于双趋冲突。

故本题选B。

2.【单选】春节将至,车票不好买,想在除夕在家,机票贵,如果想避开高峰期回家,日期又不如意,这种矛盾心理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有利和有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

题干中,描述了两个目标:一是除夕(返程高峰)回家,日期如意,但是机票贵;另一是非除夕(避开高峰)回家,避开高峰,机票便宜一些,但是日期不好。

两个选择各有利弊,属于双重趋避冲突。

故本题选D。

3.【单选】某同学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怕学习吃苦。

这种动机冲突为(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多重趋避冲突
D.趋避冲突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机冲突。

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
而引起的冲突。

题干中,既想,又怕,同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属于趋避冲突。

故本题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