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时装和礼仪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
已达到了高峰。
Page 12
唐代女士头饰
Page 13
唐 代 男 士 头 饰
Page 14
女子发首,以戴各式便帽和梳 髻为主。所戴便帽,初行幂,次行 帷帽,再行胡帽。唐初女子有“蔽 面”习俗,妇女外出多戴幂,幂是 一种大幅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 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 身。高宗时,随社会风气的开放, 改戴“施裙至颈”的帷帽。至开元 盛世,妇女们干脆去除帽巾,露髻 出行,或仿效男子和胡人,裹幞头 和戴状奇艳丽的胡帽。胡帽因源于 西域和吐蕃各族,状式新颖多变, 有的卷檐虚顶,有的装有上翻的帽 耳,耳上加饰鸟羽,有的在帽沿部 分饰以皮毛等。此外,若出门远行, 还戴风帽,以避风尘。
Page 30
男士礼仪服饰
Page 31
唐代宫廷礼仪
Page 32
Page 33
唐王朝对元日、冬至大朝会的礼仪极为重视,如会
昌二年四月,中书省还就元日大朝会时宰相及两省官员不
合礼仪之事上奏武宗,得到了武宗的首肯。
唐朝后宫制度,是皇后之下有四夫人—「贵妃、淑
妃、德妃、贤妃。」,四夫人之下有九嫔—「昭仪、昭容、
Page 8
Page 9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 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 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 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 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 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 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 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 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唐朝的时装和礼仪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1211班 姓名:阿依努尔·麦合苏提 学号:20121135
唐朝服饰的特点:
•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
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
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
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
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
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
银鹅各一丛”。衣料有丝绸、棉布、葛、
短至腰部。裙子长而多幅。
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
Page 18
各种女子服装
Page 19
唐代婚礼服装
Page 20
唐代男子服装
唐朝时期男子普通穿着的是圆领 袍衫,圆领袍衫一般为圆领、右衽, 领、袖及衣襟处都有拼接边缘。文官 的袍衫衣长至足裸,武官袍衫衣长略 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袍衫穿着 很广泛,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 居家外出礼仪宴会均可穿着。
履头状式多样,有圆头、高头、云形、花形等,如唐诗所
云:“云头踏殿鞋”、“金蹙重台履”、“丛头鞋子红偏
细”等。靴多以锦为之,织造功致,纹饰美丽。屐于夏季
赤足着用,为民间女子所喜,如李白诗云:“屐上足如霜,
不着鸦头袜”。
Page 25
唐代时期的各 种鞋子
Page 26
唐代女子追求美容美饰, 其化妆及佩饰内容丰富,有发 式、头饰、面妆、佩饰等。女 子发式以梳髻为主,或挽于头 顶,或结于脑后,形制十分丰 富。名目有半翻髻、云髻、盘 桓髻、惊鹄髻、倭堕髻、双环 望仙髻、乌蛮髻、回鹘髻等数 十种。初唐时发髻简单,多较 低平;盛唐以后高髻流行,髻 式纷繁。发上饰品有簪、钗、 步摇、胜、铀、花等。多以玉、 金、银、玳瑁等材料制成,工 艺精美。
的特点是裙腰系得
较高,一般都在腰
部以上,有的甚至
系在腋下,给人一
种俏丽修长Leabharlann 感觉。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
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 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 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唐代服饰的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 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 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 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 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 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 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 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 肥壮的艺术风格。
本王.
Page 39
Page 40
Page 41
公主对别人的称呼与自称
太后:皇祖母 皇上:父皇 皇后:所有的子嗣均称其为母后 自己的母亲:母妃(如果是皇后称为母后) 其他妃子:*母妃(如德妃,称为德母妃) 请安时自称儿臣或名字,给太后请安时自称孙女儿或名字.在和自己的下级说话时
可自称本公主.
Page 47
唐朝时期中国服装传入日本
Page 48
唐朝的文史服:
Page 49
Page 50
唐 代 时 期 的 军 用
Page 51
唐朝服饰概述
Page 52
Page 53
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
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
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
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
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
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
唐代女服的领
子,有圆领、方领
、斜领、直领和鸡
心领等。短襦长裙
Page 42
唐朝公主
Page 43
唐朝的婚嫁礼仪:
首先是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 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 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名思义,媒,指谋合二姓之 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媒人出来混,其实按照古代的 行规,手上是要有家伙的。一是斧,二是秤。有斧是源于 《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 妻如何?匪媒不得。有秤,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古人在门 当户对方面讲究很多,比如有良贱不婚,例如贾宝玉不能 娶晴雯当正室,贾琏不能扶正尤二姐都合其中之义。当然 也有例外,比如宋代有榜下择婿之风,正所谓书中自有颜 如玉,只要中进士,自然有富家小姐自动送上门。类似现 在考上公务员,就不愁没有女人。
Page 10
Page 11
唐朝时期的头饰:
唐代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
有牡丹花纹样。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
的云纹的体现。从鞋的式样上看,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
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丝鞋的纹样绣作虎
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
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
Page 27
项饰有项链、项圈、璎珞
Page 28
唐朝的礼仪: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 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 程碑。
唐朝以前中国社会的女子一直深受礼教的束缚,唐朝女子 服装的改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
唐朝女子当时最时髦的打扮是:身穿襦裙服,加半臂,足 登凤头丝履,头代花髻。褥裙服是衣长到腰节的超短上衣 与长裙连接的一种服装,所以又称短褥裙。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
之下又有九位婕妤、九位美人、九位才人,称为二十七世
妇,二十七世妇之下又有二十七位宝林、二十七位御女、、
二十七位采女,合称「八十一御妻」。
Page 34
Page 35
唐朝时期的礼仪: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 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 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 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 “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 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 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 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 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 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 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 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 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Page亦36自称“儿”同常时一样。
Page 29
大体来说汉唐时代的和亲,不管皇室 还是民间,相对是比较宽松的。唐朝中后 期,控制的相对严格一些,比如规定,非 常驻户口的番人原则上是不能在当地娶妻 的,即便是有唐朝绿卡的胡人娶了汉女, 也不能带回番地。边境就更严,自从无忧 城之变后(吐蕃嫁了个女子到唐朝的维州, 生了两个儿子,长大之后开关献城与吐蕃, 然后吐蕃改维州为无忧城。古龙的《陆小 凤》里凤舞九天一节大概就是影射这段故 事),就开始严管了。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
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 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 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 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 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 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 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 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 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 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 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Page 15
唐代皇后头饰
Page 16
Page 17
唐代女子服装
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袄为
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 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半臂是短袖的紧
冠帽、鞋履几类。唐制规定, 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缦衫
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
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
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
Page 21
Page 22
唐代男子军事服装
唐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 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剃发 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 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 依律泾渭分明。
Page 23
Page 24
唐代女鞋
唐代女子足下着履、靴、屐等。履以锦、麻、丝、
绫等布帛织成。亦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绣饰,
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
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
色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
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
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
后者为日常穿着。唐代女子
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
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
和绣文,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
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
后妃自称
贵仪以上(包括贵仪):本 宫
贵仪以下:我,臣妾,自己 的名字
所有妃子给上级请安时 均自称臣妾或自己的名 字
Page 37
唐 代 妃 子 装
Page 38
皇子对别人的称呼与自称:
太后:皇祖母 皇上:父皇 皇后:所有的子嗣均称其为母后 自己的母亲:母妃(如果是皇后称为母后) 其他妃子:*母妃(如德妃,称为德母妃) 请安时自称儿臣或名字,给太后请安时自称孙儿或名字. 在和自己的下级说话时可自称本皇子,如已经封王可自称
Page 44
Page 45
唐朝的婚礼服:
Page 46
经济政治文化对唐朝服饰的影响: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 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 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 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 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 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 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 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 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 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