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新苏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
1.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
A. 右下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左上方
【答案】D
【解析】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 D
2.下列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 某超市泡面的价格
B. 某校园生物的种类
C. 某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
D. 全国青少年身高情况
【答案】D
【解析】解 ABC.某超市泡面的价格、某校园生物的种类、某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范围较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可操作性较强适于普查 ABC不符合题意
D.全国青少年身高情况范围大不容易掌控可操作性差适合抽样调查 D符合题意
故选 D
3.当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后()
A. 细胞数量变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量变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量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D. 细胞数量变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
胞数目越少体积变大视野越暗
故选C.
4.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数值是()
A. 腋窝温度、36.8\^circ C
B. 手心温度、36.5\^circ C
C. 口腔温度、37.2\^circ C
【解析】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体温测量主要指标有三部分分别是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和直肠温度最接近体温的地方是直肠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7\sim
37.7^\circ C (平均为37.2^\circ C )腋窝温度为36.0\sim 37.4^\circ C (平均为
36.8^\circ C )直肠温度为36.9\sim 37.9^\circ C (平均为37.5^\circ C )其中直肠温度
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测量不方便因此大多采用腋下和口腔测量
5.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可理解为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
故选 B
6.为了了解某地区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应选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查找资料法
D. 调查法
【答案】D
【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
和分析所以想要了解我县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选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7.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做法正确的是()
A. 细心观察全面记录
B. 将好看的花草采回家
C. 只记录喜欢的生物
D. 品尝异果
【答案】A
【解析】调查记应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
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选项A的做法正确
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选项B、C、D
的做法均不正确
尤其是选项D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
8.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 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 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答案】C
【解析】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有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由此可见 C符合题意
故选 C
9.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A”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图甲中A不在视野中央因此应该先将它移至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 A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将A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故选 B
10.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A. 提出问题
B.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
C. 结论具有可重复性
D. 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11.下列植物可在室内种植的是()
A. 郁金香
B. 夹竹桃
C. 菊花
D. 月季
【答案】C
【解析】解 A、郁金香的花朵含有毒碱不适合净化空气不符合题意
B、夹竹桃可以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液体接触时间一长会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所以不适合在屋里养
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月季在它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不适合在
室内养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左上方方向移动要使
它不离开视野则应该把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
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
【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要将视
野中微生物往左上方方
向移动要使它不离开视野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故选 C
13.借助科学仪器扩大观察范围下列生物能通过普通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的是()
A. 蜗牛
B. 草履虫
C. 衣藻
D. 变形虫
【答案】A
【解析】解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
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
镜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
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这样肉眼无法看清的生物体
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而像蜗牛这样个体较大的生物利用放大镜观察就能满足需求.故选 A
14.我们预防蛔虫病方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不喝不洁净的生水
B. 瓜果蔬菜要洗干净
C. 饭前便后要洗手
D. 杀死蛔虫及蛔虫卵
【答案】D
【解析】解 A、不喝不清洁的水也是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A正确.
B、瓜果蔬菜要洗干净才能食用也是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B正确.
C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能去除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
可有效预防蛔虫病 C正确.
D、杀死蛔虫及蛔虫卵不属于我们日常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D错误.
故选 D.
15.为了倡导人人种树的意识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植树节()
A. 9月10日
B. 3月12日
D. 8月1日
【答案】B
【解析】
16.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观察就是通过视觉获取周围的信息
②调查范围无论大小都要逐个调查
③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④探究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
感观外加辅助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错误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错误
③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④探究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正确
17.实验小组进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B. 水蚤身体透明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动
C. 同一只水蚤依次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D. 为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答案】C
【解析】解 A.本实验要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因此实验变量是烟草浸出
液的浓度故A正确
B.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水蚤身体透明因此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
动故B正确
C.同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故
C错误
D.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故D正确
故选 C
18.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
【解析】ABD、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而不是任意设置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ABD错误
C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C正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9.(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19.(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19.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19.(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
【答案】(1)26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
【答案】(2)上升, 下降
【解析】(2)表中数据告诉我们水温低于14℃或高于42℃受精卵不孵化水温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
【答案】(3)已经死亡
【解析】(3)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受精卵死亡因此若将14℃和42℃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
【答案】(4)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解析】(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答案】(5)体外受精
【解析】(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20.(1)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4________ 5________ 7________ 14________
20.(2)能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
8________ 9________
20.(3)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会________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我们可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回到视野中央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1.(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_一定的环境也能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
21.(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
21.(4)除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1.(5)羊每天排出尿液和粪便体现生物能进行________
【答案】(1)生长
【解析】解(1)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
【答案】(2)适应, 影响, 改变
【解析】(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瓶子树改善了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说明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答案】(3)繁殖
【解析】(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
【答案】(4)病毒, 细胞
【解析】(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5)新陈代谢
【解析】(5)生物排出尿液和粪便说明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22.(1)图甲中第一层为________类食物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2.(2)对青少年来说应该摄入更多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________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应的是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________层
22.(3)就某校全体学生这一群体来说本次调查方法为________调查(选填“全面”或者“抽样”)
22.(4)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五层食物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 它们在体内消化成________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22.(5)第七类营养素是________ 小强同学最近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而医生并未给他开药建议他多摄取四________ 的食物以补充__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3.(1)图中的标号①是________(填名称)反光镜是图中的(填序号)
23.(2)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
⑥________ (填名称)
23.(3)在“观察动物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野的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________移动【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