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3-08-23T17:25:28.75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周小龙
[导读] 主动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不要把职工“拉出来”教育,而是主动“贴上去”服务。

周小龙/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把人放在首位,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
一、转变观念,服务人
(一)转变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在企业就是要坚持以职工为本,落实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从满足职工的正当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伸向每个职工家庭,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家庭,及时把握职工的脉搏。

(二)主动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不要把职工“拉出来”教育,而是主动“贴上去”服务。

针对职工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想方设法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引导职工做好本职工作,使他们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才能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劳动热情,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二、“疏导”为主,引导人
(一)理论引导。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当前要特别注重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要适时开展专题教育,培养党员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思想理论教育的表现形式要力求深入浅出,充满生机和活力,切忌过去那种“假大空”及“满堂灌”等僵硬和近乎教条式的做法。

(二)典型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把工作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要注重基层,善于发现、培育、推广基层工作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典型,让基层动起来、活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从空洞的说教变得有血有肉,入情入理。

(三)热点引导。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认识,增强理解,加强团结。

要紧密联系工作的实际,抓住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纪念日,以增强理想信念为核心,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成果教育。

针对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导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压成本、减收入、过“紧日子造成的情绪悲观失望,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谈心谈话活动。

因势利导,将其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增强工作信心和干劲。

三、注意感受,理解人
面对新形势、新的任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也应随着事业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推进。

(一)依托现代化传媒工具渗透。

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

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等新的载体,进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信息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如通过电脑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受教育者自己操纵计算机浏览党组织提供的学习软件,本质上是变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说教”为自由浏览,教育方式由过去的一方念一方听的听觉二维变成自己有选择地看的视觉三维,教育内容由过去的一个层次的文件变成多层次的大量文章、图文并茂的各种资料,使各层次受的教育者在同一时间里都有适合自己的内容选择;另外,在大量的学习教育资料之间,再穿插大量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使受教育者在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松驰有度地选择浏览对象,在主动的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有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发挥和利用信息网络的作用,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教育模式、让高科技为党的建设服务,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服务。

(二)活动载体的立体渗透。

通过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不同层次、立体交叉的文体活动,让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理。

如召开学习会、座谈会、讨论会、茶话会;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谈心、走访、慰问等活动;举办板报、收看录像资料等,调节精神,增长知识,转变思想观念。

同时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以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于其中,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三)坚持近距离渗透。

围绕求和、求乐、求美、求进等需要而进行的精神文化活动,使党员干部职工在单位内、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审美情趣。

四、放低姿态,尊重人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因人而异。

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项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这标志了一种深刻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以及伴随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激化,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有强制堵塞的办法做思想政治工作非但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一些人产生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内化”,讲求方式方法,要放低姿态,尊重人。

应多采用启发式、谈心式、对比式、交流式的办法,使之乐于接受。

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讲求有用、有效、易于接受。

必须深入实际,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有信心、一而再、再而三,不怕反复,不厌其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步感化人。

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分析,通过释疑惑、清淤障来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要善于运用群众参与、平台讨论、自我教育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工作,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以情感召人。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必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创造出一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

要设身处地为职工的利益考虑,通过为其办实事、办好事,获取相互间的信任和友谊,缩短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在获取人心的同时赢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能。

通过以情促管,排忧解难,凝聚人心。

如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子女就业、看病就医等问题,以情感召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力。

同时,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伴以必要的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职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五、探索创新,鼓舞人
(一)明理启智。

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研究一个具体的人的特定思想形成
的客观原因,帮助受教育者分析他们的需求与现实状况,从中寻求一条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并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帮助引导大家既站在宏观的角度,从社会发展大趋势、改革开放大格局、大环境中知形势,明方向;又站在微观的角度,明晰集体事业发展的脉搏、改革创新的小格局、小环境中增强工作的干劲,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客观问题,逐步达到自觉地改造个人主观世界。

(二)鞭策激励。

人由于在年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工作经历、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职工思想和行为会呈现多样性。

对于同一名职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变等等,其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倾向和不同的具体行为表现。

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必须按照职工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善于运用鼓励鞭策等方式,采用精神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多种激励手段,激发职工的上进心,鼓励积极行为,形成动力机制,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