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和母儿预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和母儿预后
刘莉莉;陈明芳;王凤美
【摘要】目的:评估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高危因素、发生率、死亡率及围
产儿预后。

方法:回顾性研究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生的子宫切除术,并将相关数据用SPSS13.0分析。

结果:在研究期间分娩总数为50330例,子宫切除共计33例,总发生率0.066%,经阴道产31324例,切除子宫7例,发生率为0.02%,剖宫产19006例,切除子宫26例,发生率为0.14%,剖宫产患者切除子宫的几率较顺产大。

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1~35周岁(36.5%),为经产妇(75.8%),足
月产(48.5%);病理性胎盘附着是产科子宫切除最主要风险因素(48.5%);常见的手术指征为病理性胎盘附着(48.5%)和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30.3%)。

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12.1%。

新生儿死亡1例,死亡率3%。

结论:减少宫腔操作,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急诊产科子宫切除手术的可行办法;提高抢救水平,减少院外分娩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dication of obstetric hysterectomy ,its risk
factors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outcome of
perinatal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ll patients who under went obstetric hysterectomy was conduc-ted from 1st January 2005 to 31st December 2011 at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Bao ’an District in Shenzhen .Data was analyzed by computer software ,SPSS version 13 .0 .Results:During the study time period there were total 50 330 deliveries ,and 33 cases of obstetric hysterectomy were identified ,giving a frequency of 0 .066% deliv-eries .7 were after 31 324 vaginal deliveries ,an
incidence of 0 .02% ,26 were after doing 19 006 cesarean sections ,an in-cidence of 0 .14% .Cesarean sections cause more obstetric hysterectomy than vaginal deliveries .Most of patients were 31~35 years old
(36 .5% ) ,multiparae (75 .8% ) ,delivered at term (48 .5% ) .The commonest risk factor was morbidly adherent placenta(48.5% ).The common indication for obstetric hysterectomy was morbidly adherent placenta (48 . 5% ) and atonic postpartum hemorrhage (30 .3% ) .There were 4 maternal and 1 perinatal deaths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was 12 .1%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was 3% .Conclusion:Reducing operation in uterine cavity and lowering cae-sarean section rate were good ways to reduce obstetric hysterectomy .It can reduce feto-maternal mortality to improve the rescue level and to lessen mismanaged labour .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3(000)014
【总页数】3页(P1838-1839,1842)
【关键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和死亡率;母儿预后;产科大出血;凶险型前置胎盘
【作者】刘莉莉;陈明芳;王凤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3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3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5181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指在妊娠期间、产时(包括阴道产及剖宫产)、产褥期实行的子宫切除术。

该手术由Horatio Storer在1869年首次进行,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
率的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急诊子宫切除术常常用于保守治疗失败、危及生命的产科大出血,而4个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1)宫缩乏力;(2)胎盘粘连、
植入、滞留、残留;(3)子宫、宫颈、阴道创伤;(4)胎盘早剥、死胎、HELLP综合征、羊水栓塞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1]。

计划性的子宫切除术适应证主要包括:妊娠合并卵巢、宫颈癌和术前诊断的胎盘植入。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及手术指征、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等在各个地区均不相同。

据报道,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在0.277%~0.033%之间,发展中国家发生率高,发达国家发生
率低[2]。

与该手术相关的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也呈现相同趋势,有发达国家报道无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3,4]。

这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妇女地位和受教
育程度、产前保健条件等有相关性,发展中国家的手术指征以子宫破裂排在第一位,而发达国家以病理性胎盘因素为主[3,4]。

笔者所在医院因为流动人口多,人
群具有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差异巨大之特征。

本研究旨在了解产科子宫切除术在本地区的相关情况,帮助相关部门在降低手术率、改善预后和降低手术相关死亡率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所有行子宫切除术病例。

限孕周满28周,排除不满28周因人流子宫
穿孔、宫颈妊娠等各种原因所行的子宫切除术病例。

1.2 资料收集查阅住院病历,收集关于发生例数、产妇年龄、产次、孕周、手术
指征、术式、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数的资料。

1.3 统计方法相关数据进行百分比统计和使用SPSS13.0分析,显著性差异水准按P<0.05。

2 结果
2.1 分娩数和手术率、手术方式等情况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分娩总数为50 330人次,行子宫切除术共33例,总发生率为0.066%,其中剖宫产19 006例,阴道
分娩31 324例,剖宫产率为37.8%。

患者全部行急诊子宫切除术,子宫全切23
例(69.7%),次全切10例(30.3%)。

2.2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
2.2.1 患者年龄分布:21~25岁者3例(占9.1%),26~30岁者10例(占30.3%),31~35岁者12 例(占 36.4%),36~40 岁者 6 例(占18.2%),40岁以上者2例(占6.0%)。

2.2.2 患者产次分布:初产妇8例(占24.2%),经产妇共25例(占75.8%),其中产2次者17例(占51.5%),产3次者6例(占18.2%),产4次者2例(占6.1%)。

2.2.3 患者孕周分布:孕周<33周者4例(占12.1%),34~36周者13例(占39.4%),37周以上者16例(占48.5%)。

2.2.4 与分娩方式的关系:19 006例剖宫产中有26例切除子宫,发生率为0.14%,而31 324例经阴道产中仅有7例切除子宫,发生率为0.02%,两者差异显著(P <0.005,χ2=2
3.65)。

2.2.5 危险因素:多数患者拥有1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病理性胎盘附着占首位(胎盘粘连或植入16例),其后依次为前置胎盘(15例)、产前出血(15例)、剖
宫产史(11例)、多胎妊娠(本研究中5例均为双胎)。

有9例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疤痕子宫合并附着于前壁的前置胎盘)。

2.2.6 手术指征:病理性胎盘附着(胎盘粘连或植入)是首要指征,共16例
(48.5%);其次为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共10例(30.3%);接下来依次
为子宫破裂(2例,6.1%)、宫颈裂伤(2例,6.1%)、羊水栓塞(2例,6.1%)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3.0%)。

2.2.7 母婴结局:本研究共有4例(12.1%)产妇死亡,死于凶险型前置胎盘者2例,羊水栓塞1例,子宫破裂(院外分娩)1例。

大部分围产儿存活,死亡1例(0.3%),轻度窒息2例(6.1%)。

3 讨论
3.1 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是为挽救患者生命而牺牲其生育权利的比较激进的手术,往往在患者生命受到产科大出血的威胁而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均无效时采用。

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在0.277%~0.033%之间[2],手术率和与其相关的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与其相关的围产儿死亡率高达42.8%~78%[2],孕产妇死亡率为12.2%~20%[2,5,6],发达国家的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为0[3,4]。

此次研究中本院手术发生率为0.066%,相关的围产儿死亡率3%,均低于2008
年赵孟君所报道的手术率0.15%和围产儿死亡率14.19%[7],介于其他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这得益于我国近年来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使医疗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得到较大提高,院外分娩人数减少。

但是孕产妇死亡率是12.1%,
高于赵孟君报道的4.7%[7],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水平相当,可见在掌握抢救时
机和提高抢救水平方面仍有较多改善空间,通过不断加强医疗队伍的学习,提高对相关疾病的风险认识及处理水平,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发生率和死亡率。

3.2 大部分患者处在31~35岁年龄段(12%),与社会经济发展、妇女地位提高、我国的晚婚晚育政策以及多发生于非初产妇(75.8%)有关。

3.3 分析风险因素可见,病理性胎盘附着(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成为最重要的风险因子,与发达国家相同[3,4]。

而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的常见原因有多次人
工流产、宫腔感染等[1]。

因而应该对适龄人群大力宣传避孕知识,避免意外妊娠。

随着人流人群的低龄化发展,特别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正常生理知识和正确的避孕知识的教育,防患于未然。

有剖宫产史是危险因素,根据报道,有剖宫产史者比无剖宫产史者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风险增加15~20倍[8]。

由于多种原因,我
国已成为一个剖宫产率极高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剖宫产率高达46.2%[9],冠绝全球。

剖宫产术本身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与经阴道产对比,两者有显著差异。

故应大力宣传自然分娩的优点、剖宫产的缺点,大力推广镇痛分娩,采取医保限制等行政措施降低无手术指征的剖宫产术,以达到降低子宫切除率的目的。

3.4 在本次研究中,最常见的急诊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是病理性胎盘附着因素(16例),其次为宫缩乏力(10例),与发达国家相同[3,4],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手术指征子宫破裂、宫颈裂伤[2,5,6]在本研究中分别只有 2例,这也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院外分娩人数及滥用缩宫素的情况减少。

3.5 凶险型前置胎盘定义为继发于剖宫产术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10]。

常常出现产前、产时、产后大出血,患者常继发休克、DIC、需要输血、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等。

本研究中死亡产妇中有2例(50%)可为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

故围
手术期充分的准备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尤为关键。

择期剖宫产优于急诊剖宫产,术前应将手术风险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特别是要告知行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增大,以减少术中家属签字时的犹豫时间,争取抢救时机。

术前应充分估计手术难度,充分备血,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手术和麻醉医生进行手术。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Najma Bano Shaikh,Shabnam Shaikh,Jan Muhammad
Shaikh.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bstetric hysterectomy 〔J〕.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0,22(2):100-104.
[3]Wong TY.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a 10-year review in a tertiary obstetric hospital〔J〕.N Z Med,2011,124(1345):34-39. [4]Tadesse W,Farah N,Hogan J,et al.Peripartum hysterectomy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J〕.Obstet Gynaecol,2011,31(4):320-321.
[5]Omole-Ohonsi A,Ashimi OA.Emergency Ovstetric Hysterectomy-a seven-year review〔J〕.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07:15-18. [6]Udoma E,John M,Etuk S,et al.Mortality following emergency obstetric hysterectomy in Calabar,Nigeria〔J〕.Nig J of Med Prac,2003,66:52-55.
[7]赵孟君,王世杰,魏文红.产科子宫切除术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908-3909.
[8]Stanco LM,Shrimmer DB,Paul RH,et al.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J〕.Am J Obstet Gynecol,1993,168:879-883.
[9]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ülmezoglu AM,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Research Group.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90-499.
[10]Chattopadhyay SK,Khariff H,Sherbeeni MM.Placenta previa and accrete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1993,52:151-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