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水里的动物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水里的动物》
大班主题:水里的动物
一、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水里的动物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水里的动物。

2、尝试用美工方式表现水里的动物的形态。

3、懂得保持江河湖海的清洁。

4、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自然角饲养鱼、龟等水生动物。

1、准备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
2、准备各类纸张、橡皮泥等美工材料。

四、活动过程:
1、谈话激趣:“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哪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3、动物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折、画、剪贴、泥塑等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

利用幼儿创作的作品,共同布置“河里的动物”、“海里的动物”等主题墙饰。

4、组织幼儿讨论:水里的动物假如离开了水会怎样?它们要在什么样的水里生活?为什么有些河、湖会有死鱼或死虾漂浮在水面上呢?我们怎样才能让水里的动物生活得更好?
5、欣赏音乐:播放音乐磁带〈动物们得救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音乐里的故事。

例如:海里的鱼、虾、墨鱼等动物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有一天,工厂的污水派到了江里,然后流到大海,鱼、虾等动物感到非常难受,痛苦地挣扎着。

幸好大象伯伯及时赶到,他用鼻子一吸,把污水吸走了。

动物们得救了,又快乐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6、童话表演: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故事的内容自选角色,扮演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随音乐有创意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有关动物的音乐及头饰,让幼儿自由表演。

2、建议家长带幼儿到水产市场观看各种水生动物或在家里饲养金鱼、乌龟、海螺等水生动物。

附赠材料:
幼儿园有效备课的原则
幼儿教师要想有效备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思考原则
教学活动的筹备,是教师研读教学内容、分析儿童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的过程。

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经过充分的思考,才能在心中留下印记。

很多教师打开备课本就想查阅其他教师的教案或网上现成的案例,这样虽然便捷,却“不走心”,无法对该活动有深刻的理解,导致在教学活动现场依然茫然和糊涂。

当活动过程中产生混乱或问题时,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混乱或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早知道,而这个“早知道”就是认真备课应该达到的效果。

而且,参考他人的备课还会导致自己的思想被東缚,容易被他人的思路带着跑,从而使自己的大脑麻木、僵化。

所以,教师在筹备教学活动时,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

不要急着
去看其他人的已有教案,而应自己先来分析一下本教学活动是在什么主题背景之下产生的,主题的目标是什么,本活动承载的目标又是什么,本活动涉及的领域发展和情感态度发展有哪些,儿童在前一段时间都有怎样的经验积累,等等。

如此这般地把事前研究与课后反思结合在一起,一定会为教师的能力带来很大的提升。

(二)交流讨论原则
当然,独立备课只是一个人的思考,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受个人局限等原因而无法把教学活动筹备得十分完善。

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对教材不够熟悉,对儿童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更容易出现思考不够全面设计安排不够科学等问题。

因此,备课时除了独立思考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这也被称作“集体备课”。

很多幼儿园把集体备课作为平行班教师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就是整合大家的智慧共同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位教师事先都进行过独立的思考,不然,大家坐下来时都是稀里糊涂的,既
没有思路也没有困惑,又能讨论些什么呢?有些幼儿园在集体备课时会进行分工,比如,某人备某几个活动,某人备另几个活动,等等。

这样一来,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就习惯于只听某人谈想法嗯嗯嗯”“好好好”地附和,争鸣和讨论消失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被发现了。

所以,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需要事先对所要讨论的活动进行独立思考,带来自己独特的想法以及感到困惑、迷茫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尽可能把困惑、问题都抛出来,并把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想法及理由也提出来,从而产生讨论、质疑、争议,这才是真正有的集体备课
(三)实事求是原则
教学活动筹备的结果是要真实地实施活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尽量尊重现实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备课态度认真,有时候会把所使用的教具材料设计得非常先进、高端、复杂,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根本无法使用,这样的“备”,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课程的实际进程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来筹划整个教学活动。

比如,
筹备教唱新歌时,要思考自己班级的孩子是否已具备理解这个歌曲内容的经验,如果没有,是否应该增加一个谈话环节;如果已经有了,是否可以缩短开场的启发环节,抑或把这个经验的准备放在该教学活动之前的生活环节去渗透……总之,要想筹备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充分准备原则
备课,就是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做好一切准备。

这个准备既包含教师思想上、心理上的准备,也包括教具、操作材料、器材设备、辅助资料等的物质准备,更包含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

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要求教师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

老教师不要有“反正我以前开展过这个活动,没啥大问题”的骄傲心态,年轻教师则不要有“大概就这样了”的马虎心态。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践行“终身备课的理念,即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要认真地思考,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物质准备,是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障,它既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如图片、动画、手偶等),也包括设备和环境的
准备(如电脑的运用、桌椅的摆放等)。

这些准备如果不充分,很有可能会引起环节之间的不流畅,进而打乱幼儿顺畅的思维,或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破坏他们愉快而饱满的学习情绪。

而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则是教学活动是否能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因为学前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那样有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集体教学的最大意义是帮助儿童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向“最近发展区”迈进,所以儿童到底在前期已经拥有了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筹备中最需要考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