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文科地理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76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入答题卡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经过5年的漫长飞行,朱诺号于2016年7月4日进入木星轨道。

“朱诺号”拍摄了大量高分辩率照片并收集了宝贵数据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大气层下的木星,但目前仍未发现木星上有生命物质存在,下图左为“朱诺号”与木星,右图示意太阳系部分行星.
1. 右图中示意木星的是:
A. V
B. E
C. M
D. J
2. 木星上无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可能为:
A. 太阳光照不稳定
B. 无大气层
C. 宇宙环境不安全
D. 温度太低
【答案】1. C 2. D
【解析】
1. 根据太阳系结构行星分布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示意木星的是V ,A对。

B、C、D错。

2. 木星上无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可能因距离太阳远,温度太低,D对。

太阳系中,太阳光照稳定,宇宙环境安全,A、C错。

木星有大气层,B错。

点睛:根据太阳系结构,判断各行星位置。

日地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温度适宜。

木星距日远,温度低。

太阳系中行星共同的宇宙环境是有稳定的光照,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2017年11月27日电据外媒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日前接连喷发,当地民众和当局都对此提高警惕。

由于有再发喷发可能,印尼当局27日将阿贡火山的警戒级别从三级别调高至最高的四级。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左上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 ①⑥
B. ④⑧
C. ⑦⑧
D. ④⑦
4. 照片中山体的岩石来自: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侵入型岩浆岩
D. 喷出型岩浆岩
【答案】3. C 4. D
【解析】
3. 读图,图中箭头标注①⑥表示各类岩石都能熔化成岩浆,A正确。

④表示变质岩受外力作用变为沉积岩,④正确。

岩浆不能生成沉积岩,⑦错。

变质岩不能生成岩浆岩,⑧错。

C错误,选C。

4. 照片中山体的岩石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的岩浆岩,即山体岩石来自喷出型岩浆岩,D对。

侵入型岩浆岩是在地壳中冷凝形成的,没有喷出地表。

A、B、C错。

5. 左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

右图是大气受热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读图,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昼夜气温较高,过境时有降雪天气,过境后昼夜气温均比过境前低,说明是冷锋天气系统过境。

图A是冷空气主动力前进,是冷锋天气系统,A对。

图B是暖锋,B错。

图C是气旋,图D是反气旋,C、D错。

6. 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主要是因为当日:
A. 白天①强,夜晚③弱
B. 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 白天③强,夜晚②弱
D. 白天②强,夜晚④强
【答案】D
【解析】11日该地有降雪天气,白天阴天,云层削弱的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夜晚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最小。

图中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影响,夜晚地面辐射③也不受影响,A错。

白天气温较低,④弱,B错。

②是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夜晚不存在,C错。

白天②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④强,大气保温作用强,D对。

点睛:白天阴天时,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太高。

夜晚阴天时,云层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少,气温不太低。

所以温差小。

分清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所代表的作用类型。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8.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7. C 8. B
【解析】试题分析:
7. 仔细读图,图中亚洲大陆上为高压中心,海洋上为低压中心,北半球为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答案选A。

8. 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A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A错;比图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B对;C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但南半球为东南信风,风向错误,C错;D图显示的是春秋两分日的情况,D错。

答案选B。

考点:等压线图的判读,气压带、风带的推移规律。

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 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 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 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10. 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D 10. 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9. 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甲处中间岩层向向凹,判断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
错误;丙处为火山,但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地带;故C项错误。

丁处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的边界,在大洋一侧形成海沟,故D项正确。

10.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为③环节,选C项。

下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所示风带是:
A. 东北信风带
B. 盛行西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12. 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 市场广阔
B. 光照充足
C. 海上交通便利
D. 气候温和湿润
【答案】11. B 12. D
【解析】试题分析:
11. 结合岛屿位置,图中所示风带是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B对。

东北信风带风向指向西南,A错。

东南信风带风向指向西北,C错。

极地东风带风向吹向西南,D错。

12. 根据图例,M所在地区农业类型是乳畜业,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和湿润,D对。

市场、交通不是自然条件,A、C错。

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B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风向,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3. 下图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A. 白天,海风
B. 夜晚,海风
C. 夜晚,陆风
D. 白天,陆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白天升温快,海洋升温慢。

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陆地上空气流下沉,海洋上空气流上升,说明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此时是夜晚。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所以C对。

考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海陆风。

14. 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台风减弱后的气流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北半球台风减弱后是气旋,气流状况是逆时针辐合。

图A气流呈逆时针辐合,A对。

图B、图C是高压中心,反气旋,B、C错。

图D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D错。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上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A. ①—下渗
B. ②—蒸发
C. ③—水汽输送
D. ④—降水
16. 我国“南水北调”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 在水循环示意图中,①表示地表径流,A错。

②表示大气降水,B错。

③表示水汽输送,C对。

④表示蒸发,D错。

16. 我国“南水北调”影响的环节主要是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环节是①,A对。

②表示大气降水,③表示水汽输送,④表示蒸发,B、C、D错。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上图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 甲
B. 丁
C. 丙
D. 乙
18. 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B. 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 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是现代型,即三低模式。

图中甲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表示原始型或传统型,A错。

乙符合三低模式,与中国目前情况相符,B对。

丙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是过度型,C错。

丁人口是负增长,D错。

18. 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A对。

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无关,B、D错。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不利于人口可持续发展,C错。

点睛: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是现代型,即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但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不是负增长。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2014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运营,曾让刘伯温感叹“云贵万重山”的贵州迈入了高铁时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贵广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气候因素
D. 技术因素
20. 贵广高速铁路的突出作用有
A. 加大煤炭、天然气资源的输送量
B. 减轻东部地区环境污染
C. 增强我国南北方的产业联系
D. 推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
【答案】19. A 20.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且属于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区,地质复杂,建设高铁难度大,随着我国高铁建设技术的提高,地形和技术都不是影响贵广高铁的主要因素,AD错;贵州位于西部
经济落后地区,广州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区,铁路联系两地,平衡两地发展,所以是经济因素,B对;贵广高铁途径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气候因素不是主要的,C错。

故选B。

20. 贵广高铁是客运专线,不运送煤炭,另外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管道运输,A错;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很小;高铁途径省市均属于南方,与增强南北方联系无关,C错;贵州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广州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区,高铁的建设能推动东西部的交流和发展,缩小差距,D对。

故选D。

【考点定位】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交通线的主要意义
【名师点睛】交通区位条件评价: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角度一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若数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A. 住宅区
B. 商业区
C. 绿化带
D. 工业区
22. 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分别是:
A. 西北风、向北流
B. 东北风、向南流
C. 东南风、向南流
D. 西南风、向北流
【答案】21. B 22. D
【解析】试题分析:
21. 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故①表示商业区,B项正确;住宅区位于商业区的周围;工业区位于城市的郊区。

22. 据图可知,化工厂位于城市的西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不能是西北风,A项错误;化工厂应该位于河流的下游位置,故河流的流向大致是向北流动,D项正确,排除B、C项错误。

考点:城市功能分区
我国某企业拟开发欧洲市场,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产品最可能是:
A. 化肥
B. 智能手机
C. 地板砖
D. 汽车
24. 该产品的生产布局需考虑靠近:
A. 海港
B. 航空港
C. 汽车站
D. 火车站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 根据材料,该产品运输时间短,说明采用的是航空运输方式。

空运运价高,说明该产品轻薄短小,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

最可能是智能手机,B对。

化肥、地板砖笨重,产品附加值较低,汽车体积太大,不适宜空运,A、C、D错。

24. 该产品需要采用航空运输方式运送市场,生产布局需考虑靠近航空港,B对。

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快,要求运输速度快,海运、公路、铁路运输速度慢,不利于快速占领市场,不需要靠近海港、汽车站、火车站,A、C、D错。

下左图表示某城市及其郊区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右图是该城市空间结构简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是:
A. a
B. b
C. c
D. d
26. 根据图1中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在右图中相适宜的布局位置分别是:
A. ①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⑤④
D. ①②⑤
【答案】25. A 26. A
【解析】
25. 商业区对交通通达度要求高,付租能力最高,位于市中心,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表示商业区是a,A对。

b是居住区, c 是工业区,d 是花卉区,B、C、D错。

26. 根据图中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有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①处不污染城市水源。

③处污染水源,B错。

水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适宜布局在城郊,地价较低,⑤地价高,C错。

且需要有便利交通,④处适宜。

②处距城市远,人们购物不方便,D错。

星级宾馆等级高,付租能力强,没有污染,适宜布局在市区,⑤处交通便利,购物方便,A对。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上图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正确的是:
A. 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 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C.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D. 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8. 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寒潮
B. 旱涝
C. 地震
D. 泥石流
【答案】27. B 28. B
【解析】
27. 图中阴影区域位于东亚、东南亚、南亚河流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其特点是精耕细作,B正确,选B。

A、C、D错。

28. 该区域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季节变化大,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B对。

南亚、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不受寒潮影响,A错。

距板块交界地带较远,地震灾害少,C错。

位于平原地区,泥石流灾害少,D错。

点睛:东亚、东南亚、南亚河流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

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季节变化大,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

板块交界地带地震灾害多,平原区距板块交界地带较远,地震灾害少。

29. 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一些网民称其为“APEC蓝”。

读下图2014年11月13日北京PM2.5污染物排放构成图,完成下题。

要使美丽的“APEC蓝”成为“新常态”,以下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 禁止外地机动车进入
C. 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 洒水车日夜不停工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禁止”、”全面关停”、“日夜不停”等不切实际,对于我国而言,现在的能源消费构成中仍然以煤为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排放量是有效措施。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问题。

30. 下列不属于贵州为实现“守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行的措施是:
A. 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农产品自给
B.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C. 工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
D. 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A
【解析】贵州为实现“守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行的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B属于。

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农产品自给,会加重地表植被破坏,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属于,选A。

工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大力发展旅游业,C、D属于。

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预计发展水田约 87万公顷,其中新增水田约 44 万公顷,改善水田约 43 万公顷.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1. 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
A. 夏季日照时间长
B. 纬度低,生长期长
C. 可开垦荒地多
D. 灌溉水源充足
32.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
A. 以水稻种植为主
B.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 水利设施完善
D. 科技水平高
【答案】31. C 32. B
【解析】
31. 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可开垦荒地多,C对。

夏季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养分积累,不是潜力魇原因,A错。

该地纬度高,气温低,生长期长,B错。

灌溉水源与南方地区相比,没有优势,D错。

32.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B对。

以春小麦种植为主,便于机械化生产,A错。

水利设施、科技水平没有优势,C、D错。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衣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贴面楼”(楼房紧挨着楼房,几乎贴面而立)。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3. 农民建“贴面楼”的直接目的是:
A. 满足流动人口定居
B. 等待拆迁获取补偿
C. 出租“贴面楼”增加收入
D. 改善自家居住质量
34. 农民建“贴面楼”的事实反映这一城市市区:
A. 土地供给充足
B. 房屋租金较高
C. 经济发展缓慢
D. 人居环境恶化
【答案】33. C 34. B
【解析】
33.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外来打工人员多,在市区居住困难。

城市周边农民建“贴面楼”的直接目的是出租“贴面楼”增加收入,C对。

起到了满足流动人口定居的作用,但不是农民的直接目的,A错。

目的不是等待拆迁获取补偿,B错。

不是自家居住,D错。

34. 农民建“贴面楼”的事实反映这一城市市区地价高,房屋租金较高,民工到较远的租金便宜的郊区租房,B对。

建“贴面楼”说明土地供给不足,A错。

外来人口多,经济发展速度快,C错。

“贴面楼”体现的是城市周边的居住条件,不表示市区的人居环境恶化,D错。

点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外来打工人员多。

市区地价高,房屋租金较高,在市区居住困难。

农民工到较远的租金便宜的郊区租房。

城市周边农民建“贴面楼”的直接目的是出租“贴面楼”增加收入。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地区水资源实际用水量占可利用水量的比率。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5. 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地区是:
A. 河西走廊
B. 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36. 海河流域与河西走廊相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原因是该流域:
A. 水资源需求量大
B. 降水量小
C. 水资源浪费严重
D. 水体污染小
【答案】35. D 36. A
【解析】
35. 读图,图示纵轴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根据数值,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地区是柴达木盆地,D对。

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开发利用率较高,A、B、C错。

36. 海河流域与河西走廊相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原因是该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A对。

海河流域降水量较大,B错。

水资源供应不足,水资源浪费少,C错。

工业生产排放污水多,水体污染严重, D错。

下图为世界局部大洋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对欧洲海洋性气候有影响的洋流是:
A. B. C. D. ④
38. 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大渔场是:
A. B. C. D. ④
【答案】37. A 38. B
【解析】
37. 读图,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图中①是北大西洋暖流,②是秘鲁寒流,③是墨西哥湾暖流,
④是加那利寒流,对欧洲海洋性气候有影响的洋流是,A对。

其它没有直接影响,B、C、D 错。

38. 结合上题分析,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大渔场是秘鲁渔场,是由②秘鲁寒流单独形成的,B 对。

、④处没有世界性大渔场,A、D错。

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C错。

二、多项选择题(包括8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三项是符合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39. 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
B. 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 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 夏季降水丰富
40. 关于该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判断,正确的有:
A. 冬季受东北风控制
B. 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
C. 南半球没有该气候的分布
D. 该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答案】39. ABD 40. ABC
【解析】
39.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18℃,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小,A、B对。

雨季较长,夏季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错,D对。

40. 结合上题分析,该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冬季受东北风控制,A、B对。

只在北半球有分布,南半球没有该气候的分布,C对。

该气候分布在大陆南岸、东南岸,D错。

点睛:最冷月气温大于15℃,位于热带。

位于北半球,5-10月是雨季,夏季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41.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有:
A. 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光照
B.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C.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土壤
D. 河西走廊的小麦种植——水源
【答案】BD
【解析】东北地区的纬度高,热量不足,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只能一年一熟,A错。

横断山区的海拔高,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度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主导因素是地形,B对。

珠江三角洲的地势低平,容易发生涝灾,基塘农业是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错。

河西走廊的位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小麦种植主导因素是水源,D对。

42. 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有:
A. 源头——规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 上游——开发坡耕地,发展水稻种植
C. 中游——依托天然航道,发展内河航运
D. 河口——利用巨大流量,开发水能
【答案】AC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东部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该地盛行偏东风。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3. 某市房地产企业计划将甲处开发为高档住宅区。

甲处的优势条件有:
A. 环境优美
B. 购物方便
C. 地价比市中心便宜
D. 交通便利
44. 该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无线通信系统
【答案】43. AC 44. AB
【解析】
43. 读图,甲处的优势条件有森林,空气质量好,有景点,环境优美,A对。

距市中心远,购物不便,B错。

地价比市中心便宜,C对。

位于山区,交通不便,D错。

44. 该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遥感技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土地利用状况信息,A对。

有地理信息系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B对。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不能土地利用进行规划,C错。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通信,D错。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5. 此时,下列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有: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46. 关于该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冷锋将向西北方向移动
B. 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 该锋面系统出现在南半球
D. 该天气系统常出现在反气旋中
【答案】45. BCD 46. AC
【解析】
45. 图示为锋面气旋,结合符号判断,此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此时,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有②,位于冷锋锋后,B对。

①位于冷锋锋前,无降水,A错。

④位于暖锋锋前,⑤位于低压中心,有降水,C、D对。

46. 该天气系统是南半球的锋面气旋,C对。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冷锋将向西北方向移动,A对。

暖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B错。

该天气系统不会出现在反气旋中,D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