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第 1 页 共 13 页
社会调查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关于2009年2月份广东省蔬菜农药残留状
况调查报告——潮汕地区
专 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 级 1061班 姓 名 杨洁娜 学 号 200611221121 完成时间
2009 年 08 月 20 日
关于2009年2月份广东省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
姓名:杨洁娜学号:200611221121
摘要:为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省农业厅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专项监测。
本文通过访问的方式对广东省潮汕地区2009年2月份蔬菜农药残留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将蔬菜样品分成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和豆类四个种类;样品来源按流通领域分成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和超市分别统计分析,从总体的结果显示潮汕四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定性检测阳性率的平均值为 1.80%,定量检测超标率平均值14.12%,其中揭阳市的超标率为30%。
关键词:潮汕地区蔬菜农药残留
1 前言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
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农药的出现为解决果蔬疾病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是药三分毒”,农药在治理农产品疾病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的安全带来威胁。
据调查,不乏违反使用禁用的农药或不合理使用农药, 导致部分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隐患。
目前我国蔬菜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一是有机磷农药。
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症状。
二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毒性一般较大,还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
第 2 页共13 页
中,其次为肝、肾、脾、脑中,血液中最低。
有机氯农药还发现于人乳中。
母体中的有机氯农药不仅可以从乳汁中排出,而且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下一代发生病变,故国家对特定农产品的可使用农药类型及残留量均有明确规定。
本次我们在珠海农产品质量检验监督中心实习的四位同学共同利用暑假实习之余的时间进行访问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广东省各市蔬菜瓜果中农药的残留状况, 本文主要撰写分析广东省中潮汕地区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在农产品农药使用安全控制、预防农药急慢性中毒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依据。
2 调查概况
潮汕地区(广东“东翼四市”),粤东沿海潮汕平原地区,今潮州、揭阳、汕头和汕尾4地级市区域的通称。
粤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杰地灵,地理条件优越,它是广东省连接华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还是连结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节点,随着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意见的出台,更凸显了粤东在全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中的地位。
粤东四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粤东四市正携手朝着实现与珠三角经济优势互补,打造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桥头堡”的目标迈进。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国际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
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
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或更多的人受到环境污染而引起多种疾病,如何解决因环境污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在食物中增加抗氧化剂协同清除过多有破坏性的活性氧、活性氮。
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具对各种疾病的预防作用。
作为一
第 3 页共13 页
名潮汕人,虽是身处异乡,却是心挂家乡的发展和前景,于是经过协商决定让我负责这次关于2009年2月份广东省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调查中潮汕地区部分的分析报告。
这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广东省农业厅为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专项监测。
抽查时间:2009年2月
抽查地点:珠海市、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等12个地级以上市,每个市选取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抽查。
抽查种类:普通白菜、菜心、生菜、油麦菜、芹菜、甘蓝、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菜豆等。
抽样方法:样品由抽样单位当场封样,受检单位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抽样单位均应在封条上签字或者盖章。
抽样后样品由抽样单位进行处理,样品分为三份,一份留做复检样,一份留做备份样,一份用于检测,所有样品均由抽样单位负责带回保存。
抽查项目:克百威(包括3-羟基克百威)、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氧乐果、磷胺、久效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甲基异柳磷、六六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百菌清等26种农药,检测方法按照NY/T 761-2008 规定执行。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全省的蔬菜农药残留定性检测阳性率1.77%,定量检测超标率6.23%,粤东四市的定性检测阳性率1.80%,定量检测超标率14.12%,明显在定量检测的超标率远高于全省的平均值,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粤东四市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强度,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好农药的使用品种以及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环境的保护,铺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 4 页共13 页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农药残留的总体状况
作为潮汕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汕头市,率先开始实行农业标准化管理,在《汕头市农业标准化“十一五”规划》中汕头市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制修订地方标准100项,力争使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达到250项,到2010年努力使全市60%以上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依托,在示范区内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综合标准化管理,新建25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起1~2个标准化管理农产品批发生产的示范基地,逐步规范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但根据2009年2月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来看,汕头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还不容乐观,在1136个定性检测样品中,有7个显示阳性,阳性率为0.62%;50个定量检测样品,有5个超标,超标率达到10%。
其他三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格显示,其中揭阳市的定量检测超标率更达到30%。
而在珠三角地区定性检测的阳性率为2%左右,定量检测的超标率在1%~5%之间,相对潮汕地区来说,总体上农药残留量就小很多,故在加强检测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规范好农药的使用,向其他在农药管理方面有好成效的城市多加请教学习,尽可能采取农场式集中管理生产的方式,有利于有关部门更好的进行组织管理。
第 5 页共13 页
表 1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情况表
3.2 各个种类蔬菜状况
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哪些种类的蔬菜在农药残留方面更加严重,以下就蔬菜分为叶菜类、瓜果类、豆类和根茎类四个种类进行分析讨论。
市场的蔬菜交易量大、周转快,检测工作难度大。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检验部门确定了检测工作中的两个重点:一是叶菜类。
由于叶菜类生长期短,易发病虫害,喷施农药频繁,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比较常见。
二是病虫害高发期。
每年的4—11月份是蔬菜病虫害的高发期,使用农药比较多,也容易产生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
为了提高蔬菜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们注意把握好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分别采用普检和抽检相结合、送检和复检相结合、仪器检测和速测灵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即对易产生残留农药超标的叶菜类蔬菜进行普检,对不易产生残留农药超标的茄果类蔬菜实行抽检;对叶菜类应用速测灵检测法检测,对茄果类蔬菜应用仪器检测;对检测结果有疑问的进行两次以上的复检或交叉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 6 页共13 页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农药的定性检测的阳性部分以及定量检测的超标都是集中在叶菜类蔬菜,而其他种类的蔬菜阳性率和超标率都不是很稳定,其中汕头的根茎类蔬菜的定性检测只用了5个样品,故60%的阳性率的代表性不高;潮州市的豆类蔬菜的定量检测样品5个,超标率为20%,根茎类蔬菜的定性检测样品10个,阳性率20%,由于样品个数少代表性也不高,但从一个侧面说明根茎类的农药残留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根茎类蔬菜农药残留问题。
另外,由于本次调查的是二月份的检测结果,还不是每年中蔬菜病虫害的高发期月份,故农药的超标数据还不可以代表整年总体上的情况,这一份调查数据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
图1 汕头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第7 页共13 页
图2 汕尾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图3 潮州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第8 页共13 页
图4 揭阳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3.3 各流通领域的状况
据了解,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的蔬果,通过储存,其农药残留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对于可以冷藏的刚采摘的新鲜蔬菜尤其是瓜果类蔬菜冷藏存放3—5天后,农药残留量将大大减少,因为蔬菜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在低温下一定时间内会逐渐分解减弱;对于那些容易衰败的蔬菜,多次用水冲洗之后,其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调查结果显示定性检测阳性率的总体趋势是从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到生产基地逐步降低,定量检测超标率是超市和生产基地相对高,特别是汕头与揭阳的生产基地定量检测阳性率更加达到20%和30%。
这些数据似乎看不到很强的规律,主要是现今交通发达,为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各类蔬菜从生产基地到各个市场与超市的时间都是非常短暂的,并没有给予农残量减少的足够时间。
当然我们也不会希望买到采摘之后放置多天的蔬菜,利用清洗、冷藏、储存方法来减少蔬菜中农药残留适合于家庭中的使用。
采用分别从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分别采样
第9 页共13 页
的方法,出发点在于各个层次采样,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到人们接触到的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总体情况,使数据更加有说服力。
表 2 汕头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统计表
表 2 汕尾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统计表
第10 页共13 页
图 5 潮州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统计图
图 6 揭阳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统计图
4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蔬菜作为市民生活中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自然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和影响,蔬菜的安全性还不能完全得到保证,食用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会引起慢性中毒,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蔬菜的安全性,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付出共同的努力以达到共荣的结果。
4.1从政府方面来说
4.1.1 充分提高对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认识。
建立市场检测机构,加强对进场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是落实市场准入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保护措施。
现阶段我省的蔬菜还不是大规模的集中种植,依然存在大量的小农生产者,管理上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应当做适当的引导和合并,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
4.1.2 从抓农残检测入手,推动市场准入的开展。
扩大场地、建章立制、强化措施,制定了“检测制度”、“操作流程”、“月度检测重点”等一整套管理规定。
严把关,切实把好通向市民餐桌的关口。
对检出的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市场作出了必须“就地销毁”的规定,确保从这里出去的蔬菜让市民感到安全、放心。
4.1.3 求实创新,构筑农产品安全销售网络体系,促进市场准入工作向纵深推进。
如加快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进度、提高市场蔬菜本土化程度、逐步推行会员制。
通过对蔬菜的加工、包装、计量等手段,将安全放心的袋装、盒装蔬菜推向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进一步延伸市场配送车队服务的范围,形成农产品产、运、销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机结合。
4.2从生产者方面来说
4.2.1 限制农药使用范围。
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如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BT、苦参素、卡死克、
除尽、菜喜等;以预防为主,进行消毒,播种前对土壤或种子进行消毒,药剂有多菌灵、甲霜灵、普力克、代森锰锌等。
4.2.2 科学选择农药的剂型及用法。
乳油农药喷雾使用时残留较多,可选用粉剂、水剂、颗粒剂等剂型喷粉、拌种或撒施等。
大棚蔬菜要选用烟雾剂或粉剂防治病虫。
4.2.3 控制农药的用量与次数,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施药量越大、浓度越高,次数越多,两次施药间隔期越短,残留也相应越高。
农户在施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用量和次数施用,不要随意增加用药量和施用次数,在采收前一定时间内停止使用化学农药,没有达到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蔬菜要杜绝上市销售。
4.2.4 采用低容量高压喷雾技术。
利用该技术施药,不仅能降低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而且其防效、工效、农药利用方面较常规喷雾优越。
4.3从消费者方面而言
首先,提高蔬菜安全性识别能力和学习有效去除农药残留方面知识,购买合格产品保证食用安全;其次,提高维权意识,当遇到因农药残留过量而造成中毒事件时,一定要到相关部门立案,为相关部门打击不合理使用农药提供方向和有效的数据支撑;最后是支持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配合各种调查和访问,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鸣谢
感谢珠海市动植物防疫监督检验中心黄裕华主任、梁日葵先生对我们这次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调查的所提供的资料与支持;感谢食品科技学院周春霞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修改建议;感谢同组调查的陈锋、苏燕琼、何佩映同学的相互配合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