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练习卷-b(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耘(______)铮(______)磬(______)漪(______)
陂(______)腔(______)衔(______)浸(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gēng zhī zhǒng guā jīn pé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ō lí duǎn dí mù tóng chí t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昼出耕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绩麻
2.稚子
..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
3.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
4.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__。

诗人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场面,流露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扬。

2.《稚子弄冰》的作者是___代的杨万里,诗人从小孩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3.在《村晚》一诗中,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语言表达
5.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诗人描绘幽雅美丽的图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竹笋。

8.这首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

“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10.这首诗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yún zhēng qìng yībēi qiāng xián jìn
【解析】
【详解】

2.白昼耕织种瓜金盆玻璃短笛牧童池塘
【详解】

3.在田间锄草把麻搓成线或绳幼小的孩子池塘的岸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详解】

4.宋范成大农村劳动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宋幼稚嗜玩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乡村晚景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
【详解】

5.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敲出来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在地上发出像玻璃(玉石)一样的破裂声。

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详解】

6.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7.衔”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的天性。

【详解】

8.欲动
9.B
10.作者描写了土地、雨、草、花、荒地、竹笋。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解析】
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土膏欲动”,是说随着土地的解冻,地气已经回苏。

着以“欲动”二字,不仅将静态的显影转化为动态的观照,而且还赋人情予物态,写出了“土膏”在春光的沐浴下不甘偃息、意欲有所作为的内心萌动。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A、C、D正确;B:诗中虽然提到“土膏”“畦”“鞭笋”这些与农作有关的事物,但只是作为“物”来描写,并没有人的活动,即辛勤劳动,所以B句中“农民的劳动生活”是错误的判断。

3.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