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接触网技师理论考试答案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高级技师理论考试答案卷(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共 6 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
1、铜接触线局部磨耗大于_30_mm2时需更换或切断后做接头。
2、用力学计算法求出的Y值表示软横跨承力索最低点在左侧相邻分段上的竖直分力。
3、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柱位于道岔导曲线_外侧_两线间距600mm处。
4、电气化铁道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__施工设计__三个阶段。
5、弹性是指接触悬挂在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升高性能。
6、过电压可分为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两类。
7、接触网带电部分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350 mm。
8、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线路,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 3100 mm。
9、向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的行车凭证为调度命令。
10、不能采用V形天窗进行的停电检修作业,须在垂直天窗内进行,其地点应在接触网平
面图上用红线框出,并注明禁止V形天窗作业字样。
11、160km/h及以下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应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 0-350 mm之间选用。
12、实际侧面限界与标明的侧面限界之差不得大于 30 mm,且实际侧面限界不得小于《技
规》规定的最小值。
13、CAD的含义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14、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15、在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中,一个Δ型联结的对称三相负载,若改接成Y型联结,则其功
率为原来的 1/3 倍。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台功率为1.1kW的感应电动机,接在220 V、50 Hz的电路中,电动机需要的电流为10 A,则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为( B )A、0.3; B、0.5; C、0.7; D、0.9
2、拉(压)杆应力公式σ=P/A的主要应用条件是(B)。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外力合力的作用线必须沿着杆件轴线;
C、轴力沿杆轴各段的分布为常数;
D、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直杆
3、曲线区段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500m的曲线长度占锚段长度50%及以上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 D )m。
A、2000;
B、1800;
C、1600;
D、1500
4、支柱负载计算一般以(C)时为计算条件。
A、最低温度;
B、最高温度;
C、最大风速;
D、最大覆冰
5、隧道净空高度6050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5400mm,允许偏差(B)mm。
A、-30;
B、+30;
C、±30;
D、0
6、制造电机和变压器的硅钢片属于(A)材料。
A、软磁;
B、硬磁;
C、矩磁;
D、非铁磁
7、混凝土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大于(A )根的不得使用。
A、4;
B、3;
C、2;
D、1
8、外径60mm腕臂与(D)型绝缘子配套。
A、XP-70;
B、XP-70T;
C、QBN2-25;(D)QBN2-25D
9、绝缘子在机械方面除了需保证应有的抗拉及抗弯(棒式绝缘子)的破坏负荷强度外,还应留有(C)的安全系数
A、1.0~2.0;
B、2.0~3.0;
C、2.5~3.0;
D、3.0~4.0
10、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形悬挂方式,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20km/h至160km/h的区段,接触网最小综合张力为(B)KN,接触线最小张力为()
A、25,10;
B、28,13;
C、30,15;
D、30,20
11、轨道车在调车作业中,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C )km/h。
A、15;
B、10;
C、5;
D、3
12、160km/h以上区段且线间距小于(C)m时,一般不进行车梯作业。
A、4.5;
B、5.5;
C、6.5;
D、7.5
13、在电分段、软横跨等处作业,中性区及一旦断开开关有可能成为中性区的停电设备上均应接地线,但当中性区长度小于(A)m时,在与接地设备等电位后可不接地线。
A、10;
B、30;
C、50;
D、70
14、下列项目中属于1年检测1次的项目是(A)
A、避雷装置(雷雨季节前);
B、常动隔离开关;
C、接地电阻;
D、线岔
15、限界门应设在沿公路中心线距最近铁路的线路中心不小于(C )m的地方。
A、8;
B、10;
C、12;
D、20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0道题,每题1.5分,共15分)
1、静力学基本公理有(ABCD)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2、正弦交流电的基本要素是(ACD)
A、角频率;
B、瞬时值;
C、初相位;
D、最大值
3、状态修的特点是做到(ACD)的检修。
A、有计划;
B、有周期;
C、有针对性;
D、有目标
4、短路试验在(BCD)等几个特殊点进行。
A、吸上线处;
B、馈线上网点;
C、供电臂中点;
D、末端
5、接触网周围产生的电磁干扰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AD)
A、高频电磁辐射;
B、外部电源干扰;
C、雷电干扰;
D、接触不良引起放电
6、为了减小弹性的差异,必须尽量使(AD)两处的弹性均匀一致。
A、跨距中部;
B、中心锚结;
C、锚段关节;
D、悬挂点
7、正常情况下影响接触线寿命的直接原因是(AB)。
A、磨耗;
B、导线疲劳;
C、事故;
D、自然灾害
8、弹性吊弦形式可增加定位的(AD),减少定位器对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的作用力,有利于消除硬点。
A、弹性;
B、坡度;
C、强度;
D、稳定性
9、根据锚段关节所起的作用,可分为(ABC)锚段关节。
A、非绝缘;
B、绝缘;
C、电分相;
D、四、五跨
10、防污型绝缘子根据防污等级又可分为(ACD)三种类型。
A、轻污;
B、正常;
C、中污;
D、重污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下面改正。
16道题,共24分)
(×)1、接触网的步行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不少于三人,其中一人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
改正:接触网的步行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不少于两人,其中一人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
(×)2、中心锚结绳范围内吊弦或电联结器安装不得超过1组。
改正: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器。
(√)3、钢柱基础顶面宜高出路基面200mm。
改正:
(×)4、十进制数55转为二进制数应为1110111。
改正:十进制数55转为二进制数应为110111。
(√)5、汇编语言适用于工业控制和智能仪表中的编程。
改正:
(√)6、在160km/h以上运行区段,最短吊弦长度不小于500m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300mm。
改正:
(×)7、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
更换长度超过3m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等电位。
改正:利用V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
更换长度超过5m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等电位。
(√)8、凡是三相电路,其总有功功率总是等于一相有功功率的3倍。
改正:
(√)9、对单开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50-800m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改正:
(√)10、在气隙中,磁阻与气隙长度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
改正:
(×)11、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应不小于6200mm。
改正: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应不小于6330mm。
(√)12、“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处接触线的上方。
改正:。
(×)13、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线最小张力为30KN。
改正: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线最小张力为15KN。
(×)14、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300mm。
改正: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
度),允许误差±200mm。
(√)15、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
改正:
(×)16、当正馈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0.8m。
改正:当正馈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1m。
五、问答题(5道题,每题3分,共15分)
1、进行验收的施工质量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各种检查记录表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有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0)、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2、竣工文件中的工程施工记录有哪几项内容?
答:竣工文件中的工程施工记录有以下4项内容:
(1)钢柱基础隐蔽工程记录二份;
(2)支柱埋设隐蔽工程记录;
(3)接地装置埋设隐蔽工程记录;
(4)绝缘子,分段、分相绝缘器,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试验记录。
3、事故现场一切通讯中断,无法与电调、行调及车站联系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事故现场一切通讯中断,无法与电调、行调及车站联系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若设备损坏影响列车运行时,应做好事故地点两端的行车防护,不允许任何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2)与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联系,断开有关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3)断开接触网有关开关并加锁,必要时派人看守;
(4)在可能来电的分段和绝缘器处派专人进行防护;
(5)按规定装设接地线;
(6)工作领导人要设法将事故有关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尽快报告电调、行调及上级有关领导。
4、利用分段绝缘器进行分段的处所主要有哪些?答:利用分段绝缘器进行分段的处所主要有:货物线及有货物装卸作业的站线,机车整备线,同一车站内不同车场之间及双线区段车站内上、下行之间。
这些处所由于受线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布置绝缘锚段关节,因而设置分段绝缘器。
5、编制和审定线、索检修工艺时应注意什么?
答:接触线、承力索为二种不同功用的导线,应分别编制其检修工艺。
编制和审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检修流程图和检修步骤中,要注意结合现有工机具,对测量、外观检查、小缺陷处理(如对承力索断股绑扎)等工序进行合理的衔接;
(2)重大缺陷(如电气或机械补强、切断线做接头、调整拉出值等)的处理操作步骤应详细。
切掉导线损伤或烧伤部分需做两个接头时,应明确制作连接线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3)机械或电气补强工序中,应明确补强线两端超出缺陷范围的长度;
(4)线索调整步骤中,要详细说明查阅安装曲线的方法;
(5)技术标准应详尽,有关注意事项有针对性且完备。
六、综合题(3道题, 共16分)
(5分)1、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区段,采用了GJ-70+TCG100,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0℃,吊弦离中心锚结1000m。
计算:(1)跨距l为50m(K=5)、60m(K=6)时的吊弦间距;(2分)
(2)温度为40℃时吊弦偏移值。
[a j=17×10-6(1/℃),a c=12.0×10-6(1/℃)](3分)解:(1)当l=50m时,
m
K
l
X6.9
)1
6(
)4
2
50
(
)1
(
)4
2
(
=
-
⨯
-
=
-
⨯
-
=
当l=60m时,
m
K
l
X4.
10
)1
6(
)4
2
60
(
)1
(
)4
2
(
=
-
⨯
-
=
-
⨯
-
=
(2)因L=1000m,a j=17×10-6(1/℃),a c=12.0×10-6(1/℃),t x=+40℃,
10
2
20
40
2
min
max=
-
=
+
=
t
t
t
p
℃
所以)
(
15
.0
)
10
40
(
10
)
12
17
(
1000
)
)(
(6mm
t
t
a
a
L
E
p
x
c
j
=
-
⨯
⨯
-
=
-
-
=-
答:跨距为50m,60m的吊弦间距分别为9.6m、10.4m;温度为40℃时吊弦偏移值为0.15m。
(5分)2、把电阻R=6Ω,电感L=25.5mH的线圈接到U=220V,f=50H Z的电源上,求电路的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视在功率。
解:先求出电路的阻抗π
∣Z∣=Ω
=
+
=
⨯
⨯
⨯
+
=
+-10
8
6
)
10
5.
25
50
2(
62
2
2
3
2
2
2π
L
X
R
则 电路中的电流 I=)(2210220A Z
U == 功率因数6.010
6cos ===
Z R ϕ 有功功率P=UI ϕcos =220×22×0.6=2904(W )
无功功率Q=X L I 2
=8×222
=3872(var) 视在功率S=UI=220×22=4840(V ·A )
(6分)3、绘出直线中间柱正定位负载计算分析图(包括附加导线,风从线路侧吹向田野侧)。
写出与风吹方向相反的总弯矩计算式。
答:(1)直线中间柱正定位负载计算分析图如图3-2-6:
图3-2-6 直线中间柱正定位负载计算分析图 (2)总弯矩计算式:M0=QX ·Z+21Qw ·Z+(p 之-pj )Hj-PcHc-PfHf-21
P0H- Qfaf-21
Qfw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