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性休克

合集下载

麻醉科围术期应急预案

麻醉科围术期应急预案

麻醉科围术期应急预案在麻醉科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如病人生命体征的突然变化、手术并发症等。

为了确保病人和手术的安全,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围术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术前评估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应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手术史、过敏史等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此外,还需对麻醉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麻醉医生应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调整麻醉方案,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三、应急处理1. 麻醉并发症麻醉并发症主要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

对于低血压,应立即加快输液速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呼吸抑制则需立即停止麻醉,给予呼吸支持。

2. 术中大出血术中大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应急措施包括快速输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等。

同时,需要明确出血原因,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3. 气道管理在麻醉过程中,应确保气道畅通。

如病人出现气道阻塞,可采用面罩吸氧、放置鼻咽通气道等措施。

如情况严重,应及时行气管插管,确保氧气供应。

4. 药物过敏如病人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抢救。

5. 术中知晓术中知晓是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有意识。

这可能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为了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可以采取适当的镇静措施,并确保麻醉深度足够。

如已发生术中知晓,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给予更多镇静剂、调整麻醉方案等。

四、术后管理手术结束后,病人需在麻醉复苏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复苏室内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以便在出现并发症时立即采取救治措施。

在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应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呼吸及循环功能正常。

对于出现的任何并发症,应立即进行相应治疗,并告知家属。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专家共识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专家共识
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其临床表现分为4 级: I 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出现斑丘疹和寻麻疹; II 级:除表现皮肤症状外,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
呼吸困难和胃肠道症状; III 级:出现皮肤症状;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心律
紊乱;支气管痉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IV 级:心脏停搏。
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立即引起组胺、 类胰蛋白酶、白介素、缓激肽和血小板活 化因子等炎性介质的释放;
类过敏反应不涉及免疫球蛋白的介入,无 肥大细胞激活,仅激活嗜碱粒细胞,释放 组胺,症状较轻,其约占围术期过敏反应 的40%。
过敏反应的严重性与何相关?
致敏物质的种类,致敏物质进入体内的途 径、速度和剂量密切相关;还与患者原有 疾病,特别是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紧密相关。
正在接受 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或椎管内阻滞的患者,发生过敏 反应都较为严重,且复苏极为困难。
一.过敏反应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或物质为:
肌松药:首先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其
次为泮库溴铵、维库溴铵、米库氯铵、阿 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 乳胶、抗菌素、明胶、脂类局麻药、血液 制品和鱼精蛋白等;
二、临床症状
麻醉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大部分均有心血管系统 表现、支气管痉挛和皮肤、粘膜症状,也有部分患 者仅有其中1~2 种表现。
三.治疗
原则:一旦出现典型症状,考虑出现过敏 反应,须立即采取正确措施,稳定呼吸和 循环系统,挽救患者生命。
(一)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二)稳定循环
1、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补充因毛细血管渗 漏的液体丢失,维持有效循环容量。
2、及时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β2 受体激动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α 受体激动作用可以使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 缩,并能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并使血压 上升;同时能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是过敏性 休克的首选抢救药物,可静注30~50μg,

围术期快速静滴万古霉素致全麻患者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围术期快速静滴万古霉素致全麻患者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是麻醉医师常常提及却又警 惕性不足的部分遥 普通人群中严重过敏反应的实际发 生率尚不清楚袁但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率在上升[1]遥 患者容易发生围麻醉期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有既往 过敏史尧术中使用舒芬太尼尧术中使用肌松药尧术中输 注抗生素和异体血浆等[2]遥 全麻患者的特殊状态如全 麻药引起的低血压尧皮肤症状因覆盖手术单不易被发 现尧缺少患者主诉尧肌体反射被抑制等增加了诊断难 度[3]遥 本文分享笔者进修期间 1 例全麻诱导后快速滴 注万古霉素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袁现阐述如下遥 1 病例资料
窑 麻醉与疼痛 窑
中国当代医药 2021 年 7 月第 28 卷第 19 期
围术期快速静滴万古霉素致全麻患者 严重过敏性休克 1 例
陈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麻醉科袁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多是突发和不可预测的袁病情变化迅速袁常常累及心血管系统遥 围术期因为循环容量
不足尧麻醉诱导尧各种类型休克等病因而出现的血压下降尧心率增快尧血氧饱和度下降遥 因此如何快速有效进行鉴
患者袁女袁69 岁袁身高 156 cm袁体重 66 kg袁体重指数 渊body mass index袁BMI冤27.12 kg/m2遥因野髋关节置换术后 疼痛冶于 2020 年 6 月 9 日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144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 28 No. 19 July 2021
属瑞金医院骨科袁拟全麻下行野左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冶遥 既往高血压病史 10余年袁服用氯沙坦钾片渊扬子江药业袁 生产批号院15030502冤50 mg/d袁 入院血压 145/82 mmHg 渊1 mmHg=0.133 kPa冤袁检查检验无明显异常袁否认药 物过敏史遥 2020 年 6 月11 日 13颐40 入室袁常规心电监 护袁测呼吸次数渊respira tory rate袁RR冤15 次/min袁心率 渊heart rate袁HR冤67 次/min袁血 压渊blood pressure袁BP冤 138/78 mmHg袁指脉氧饱和度渊saturation of blood oxy鄄 gen袁SpO2冤96%遥 建立 16 号静脉通道袁予以醋酸林格氏 液输注遥 13颐45 给予右美托咪定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袁生产批号院20060631冤袁30 滋g袁iv袁后超声引导 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0.375%罗派卡因渊As鄄 traZeneca AB SE-151 85 Sodertalje袁Sweden 瑞典袁生 产批号院AstraZeneca AB袁Sweden冤20 mL袁 患者无不适

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预案

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概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迅速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本预案旨在规范过敏性休克的紧急处置流程,确保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死亡率。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事件的场景。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小组,具体负责现场处置、医疗救治、信息报告等工作。

3. 医疗机构应设立过敏性休克救治小组,负责患者救治、药品和设备管理等工作。

四、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流程1. 发现过敏性休克患者(1)发现过敏性休克患者后,立即呼叫过敏性休克紧急处置小组。

(2)紧急处置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 现场处置(1)确认过敏原,迅速脱离或停止接触过敏原。

(2)保持患者平卧位,松开衣扣、裤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3)清除口、鼻咽、气管内的分泌物,防止窒息。

(4)对喉头水肿患者,必要时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

3. 医疗救治(1)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2)给予肾上腺素0.3-0.5mg肌肉注射(儿童0.01mg/kg,最大不超过0.5mg),根据血压水平可重复2-3次。

(3)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给予高流量氧气或机械通气。

(4)如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

(5)如有支气管痉挛,给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

(6)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

4. 信息报告(1)紧急处置小组立即向医疗机构领导报告事件情况。

(2)医疗机构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3)如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医疗机构求助。

五、后续处理1.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2. 对过敏原进行追踪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置培训。

过敏性休克PPT课件

过敏性休克PPT课件
给氧,发现有阻力,,面罩控制呼吸无改善,spo2下降致93%, 直接气管插管,插管过程顺利,接麻醉机控制呼吸。HR60-45次/ 分,最低Bp68/35mmHg, spo2:93%,Paw:29cmH2O.
病例一
病例一
• 处理:阿托品0.5mg,多巴胺2mg,生命体征基本无变化。 • 问题1:心率、血压为什么这么低?
• 血管扩张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回心血量减少 • 心输出量下降 • 冠状血管痉挛 • 心肌缺血 • 心肌收缩力受损 • 心力衰竭
症状3:循环系统
• 病人表现为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 • 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心
跳停止。 • 少数原有冠脉动脉硬化的病人,出现心梗。 • 在10.5%病例中,心血管表现为唯一特征。
• I 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出现斑丘疹和荨麻疹; • II 级,除表现皮肤症状外,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和
胃肠道症状; • III 级,出现皮肤症状;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心律紊乱;支气管
痉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 IV 级,心脏停搏。
症状1:皮肤粘膜
1、皮肤粘膜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 2、表现:皮肤潮红、瘙痒、广泛的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3、喷嚏、水样鼻涕。
症状4:意识
• 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 • 脑缺血及脑水肿加重,出现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 • 抽搐、肢体强直。
症状5:其他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刺激性咳嗽、连续喷嚏。 • 大小便失禁。
处理
• (一)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 (二)稳定循环 • (三)缓解支气管痉挛 • (四)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 • (五)抗组胺药物的联合应用:异丙嗪+雷尼替丁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症状。

在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下,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应急预案。

1. 紧急呼叫急救服务,在发现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对方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并迅速寻求医疗救助。

2. 确认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可能确认患者的过敏原,并帮助其避免继续接触该过敏原。

3. 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帮助其找到舒适的姿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用口对口呼吸或心肺
复苏术。

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5. 急救处理,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应立即将患者移至医疗机构,并配合急救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抢救。

6. 事后处理,在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并协助患者进行过敏原的排查和治疗,以避免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应当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普及过敏性休克的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以上就是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熟知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患者,保护生命安全。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标准——麻醉科学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标准——麻醉科学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
标准——麻醉科学
一、心脏手术的麻醉和低心排的治疗;严重心脏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麻醉与体外循环;脏器移植手术的麻醉。

二、严重高血压病人(包括嗜铬细胞瘤等)手术的麻醉及其手术期控制性降压;湿肺病人的麻醉处理;气管、支气管断裂手术或成型术的麻醉和呼吸管理。

术中急性肺梗塞的诊断和处理;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

三、围手术期呼吸衰竭、肺水肿、心律失常和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新型麻醉药和X监测技术的应用;各种机械呼吸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四、重症感染性休克、重症复合创伤及出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和治疗;心肺脑复苏的进展;体液变化、酸碱失衡的基本知识。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五、较重的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和术中治疗;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肝或肾功能衰竭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六、糖尿病人手术的麻醉。

妊高症病人手术的麻醉。

新生儿、婴幼儿手术的麻醉。

小儿术中输血输液。

七、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处理。

局麻药中毒的
抢救和治疗。

围术期常见休克的处理及常用复苏液体选择

围术期常见休克的处理及常用复苏液体选择

低血容量性休克
3、术中由于补液:多数患者存在血液稀释的状态。血液稀释后血 红蛋白的计算公式: ▪ Hb(稀释后)=Hb (基础)×体重(kg)×7%/ [体重(kg)×7%+补液量(L)] 4、胸、腹腔是大量贮藏血液最常见的部位,怀疑隐匿性失血时首 先排查胸、腹腔,其次查看穿刺、手术部位。
低血容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4、麻醉期间根据过敏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5级。 I. 仅有皮肤表现:红斑、风团、有或无血管性水肿。 II. 中度:累及多个器官。皮疹、低血压、心动过速、支气管高反应性(咳嗽、通气障碍)。 III. 重度:累及多个器官危及生命,需要特殊处理。循环虚脱、心动过速或者过缓、心律失 常、支气管 痉挛,皮肤表现可无或者待血压稳定后才出现。 IV. 呼吸心跳停止。 V. 对心肺复苏无反应、死亡。
临床常用复苏液体
1. 平衡盐溶液 ▪ 生理盐水 ▪ 即0.9% 氯化钠溶液,是临床上最早和最常用的一种等渗晶体液。虽然名
为生理盐水,其实并不生理,与正常的血浆成分相差较大,其氯含量较 血清高 50 mmoL/L。另一方面,生理盐水不含血浆中的钾、钙、镁等电 解质,也缺乏维持血浆正常 pH 值所需的缓冲剂。 ▪ 因此,大量输注生理盐水后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减少肾脏血流, 増加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引起电解质紊乱。
5% 的人血白蛋白将增加与输注量相同的血容量,而 20%~25% 的浓缩 溶液则会达到 4~5 倍输注溶液体积的扩容效果。 ▪ 白蛋白可引起持久性血浆容量扩张,其血管内半衰期为 9.1 小时,故输 注时应小心确保蛋白质有足够的水化作用。蛋白量应受到监控以免循环 超负荷或水分过多。在安全性方面,尽管白蛋白是人血制品,但其仍是 所有胶体中最安全的,尤其适用于脓毒血症患者的液体复苏。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优秀课件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优秀课件
◆甲强龙:1mg/kg,最大不超过1g
.
15
谢谢!
.
16
.
12
稳定循环
1)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补充因毛细血管渗漏的液体丢失,维持有效 循环容量。
2)及时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既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也能使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还能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并 使血压上升;同时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3)若循环受严重抑制可持续静脉输注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 管加压素和胰高血糖素。
.
6
1、如正在接受β-受体阻滞剂、ACEI或椎管内阻滞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 都较为严重,且复苏极为困难。
2、如果症状出现非常快,皮肤症状缺失和心动过缓,则病情严重。
β-受体阻滞剂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椎管内阻滞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盐酸索他洛尔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腰硬联合麻醉
.
7
I级 II级
▪ 麻醉过程中接触某种药物或物质后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取血测定类胰 蛋白酶和组胺水平升高,测定到特异性抗体,6周后完成所接受的药物 和物质的皮肤试验如为阳性,即可确定为过敏反应。
▪ 通过测定组胺、类胰蛋白酶、特异性IgE抗体、皮肤试验、嗜碱性粒 细胞活化试验可帮助确定过敏反应。
.
10
治疗
.
11
1、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2、稳定循环 3、缓解支气管痉挛 4、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 5、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异丙嗪+雷尼替丁
.
13
缓解支气管痉挛
1)吸入纯氧,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2)吸入沙丁胺醇或溴化异丙托胺 3)给予吸入麻醉药,加深麻醉 4)可静注氨茶碱
.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wei)险。

在应对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情况下,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步骤、急救措施以及应急演练等内容。

二、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过敏性休克紧急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 范围:适合于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以及个人。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开展过敏性休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过敏反应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避免过敏原的接触。

3. 过敏原监测:建立过敏原监测机制,及时了解过敏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4. 过敏源避免:对已知的过敏源,个人或者组织应采取措施避免接触,如避免接触花粉、宠物等。

5. 过敏源标识:对于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应在明显位置标识,提醒患者及时避免接触。

四、应急响应步骤1. 发现过敏反应:当浮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难点、喉咙肿胀等,应即将怀疑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

2. 紧急呼救: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说明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3. 确保安全: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的危(wei)险。

4. 检查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术。

5. 赋予药物:如果患者有过敏反应史,可根据医生指导赋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等。

6.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7. 送往医院:将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五、急救措施1.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症状。

2. 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呼吸难点或者呼吸住手,应即将进行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

3. 静脉注射液体:赋予静脉注射液体,维持循环稳定,防止休克的发生。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ppt课件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ppt课件
Ⅳ型变态反应
由细胞介导,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诱发因素
01
02
药物过敏
如抗生素、麻醉药、造影剂等 。
食物过敏
如虾、蟹、芒果等。
03
04
感染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其他因素
如冷热刺激、运动、精神紧张 等。
03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诊 断与预防
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呼吸、心血管等系 统的变化,如出现荨麻疹、呼
01
02
03
04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 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更为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在围 手术期过敏反应中的应用,提
高治疗效果。
加强围手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 和监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
操作流程。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围手 术期过敏反应领域的不断发展

停止过敏源
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可能导致 过敏的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 。
通知医生
立即通知手术医生,并告知患 者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处理 。
识别过敏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 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等 ,应立即确认并记录。
紧急处理
如患者情况严重,应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吸氧等紧急处理措 施。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过敏反应的情况和处 理过程,并向上级报告。
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抗过敏药物
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使用抗过 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补充血容量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导致低血压的患者 ,应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气 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019.4.8围术期过敏反应

2019.4.8围术期过敏反应

关于剖宫产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调查显示,乳胶是分娩过程中过敏反应的 最主要过敏原,过敏发病率高达1/310[2]
镇静催眠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病率较低,丙泊酚占所有过敏原的2.5%,而硫苯 妥钠所占比例低于1%,依托咪酯则更罕见[3]。 胶体引起的过敏反应较为少见,但症状严重。明胶引起的围术期过敏反应占 0.35%,而羟乙基淀粉仅占0.06%[4]
18:08 患者生命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 拔除气管导管,安返病房。
围术期过敏反应通常为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甚至危及生命的全身 或系统性的严重过敏反应
引起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
肌松药、乳胶、抗菌素、明胶、局麻药、血液制品、鱼精蛋白等
2003年HEPNER等[1]在法国做的一项关于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引起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抗原中肌松药占69.2%,天然乳胶占12.1%,抗生素占8%,镇静催眠药 占3.7%,胶体占2.7%,阿片类药物占1.4%,其他物质占2.9%。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治疗
肾上腺素为唯一的一线治疗药物,必须尽早使用,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当出现 严重过敏反应时考虑静脉注射
法国的指南[11] 推荐在过敏反应Ⅱ级和Ⅲ级时应静脉滴注肾上腺素. Ⅱ级时剂量为10~20ug,Ⅲ级时100~200ug。也可每隔3~5min肌肉注射0.3~0.5mg或者采用 0.05~0.1ug/kg.min的剂量持续输注。 如果过敏反应很严重,使用0.1mg肾上腺素(1:10000)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以上。肾上腺素可在注射前稀 释成1:10000的溶液。静脉输注的速度如控制在1~4ug/min,可代替反复注射肾上腺素 与此同时,需进行有创血压检测,根据血流动力学每1~2分钟重复一次。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治疗
当过敏反应达到Ⅳ级时,需要心肺复苏和高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静脉注 射1mg)。 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不敏感的难治性过敏性休克,可尝试每5分钟静脉注射 1~2mg胰高血糖素或以0.1ug/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 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稳定。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处置培训资料

围手术期过敏反应处置培训资料

谢 谢!
实验室证据(即刻):
Hct
其值升高,见于过敏与类过敏反应
IgE
其值升高,表明过敏反应
C3与C4检测 仅C3升高为类过敏反应
C3与C4升高为过敏反应
Hist
其值升高见于过敏与类过敏反应

WBC计数
总数减少(嗜碱消失!)
见于过敏与类过敏反应
WBC 组胺释放 阳性仅见于类过敏反应
预防:
高危病人 有不良反应史 几天内反复接触同一种药物 >70岁 组胺释放反应阳性
过/类过敏反应程度分级(Ring & Messmer)

H量
皮肤

(ng/ml)
胃肠
呼吸
心血管

1~2
荨麻疹



红斑

6
荨麻疹
恶心
呼吸困难 心动过速(>100次/分)
红斑
低血压(SBP<20mmHg)

100
荨麻疹
呕吐
支气管痉挛
休克
红斑
大便失禁
发绀

>100
荨麻疹
呕吐
呼吸停止
心搏骤停
红斑
大便失禁
C1 → C4 → C2 → C3 → C5 → C6 → C7 → C8 → C9
传统
旁路
组胺等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组胺释放可以引起支气管收缩,肠道平滑肌收缩,血管通 透性增加,肺血管收缩,诱发瘙痒,皮肤血管扩张及心脏 应激性增加。
血小板活化因子为一种脂质介质,可引起人类血小板聚集, 亦能引起肺及肠平滑肌收缩,并收缩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 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 前列腺素D2(PGD2)是人类肥大细胞环氧化酶的主要代谢产 物,可以引起血管收缩,肠和肺的平滑肌收缩,PGD2可 以引起颜面潮红及低血压。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诊治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诊治

临床表现: ABCDE
E-Exposure
4.血管性水肿与荨麻疹类似但是可导致深部组织水肿 ,可出现于眼睑、嘴唇有时出现在口腔与咽喉。
大多数过敏反应仅有皮肤表现而并不发展为过敏性休 克。
非全麻病人的过敏性休克表现
1.所有的过敏反应是从血压略升和胃肠平滑肌收缩 开始的,故病人可能首先表现出胃肠不适症状,如 腹痛、恶心、呕吐等; 2.继而因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 难,病人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发绀。
3.感染性休克:麻醉前可出现以下症状:①体温 >38℃或<36 ℃ ②心率> 90次/分③呼吸急促, 次数超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 <4.3kPa④ 白细胞计数增高;
立即处理
1.遵循ABC(airway, breathing, cireulation)原则; 2.撤除一切可能的致敏因素(肌松药、抗生素 、 胶体、乳胶等); 3.寻求上级帮助,准确记录时间; 4.保证气道,需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入纯氧; 5.低血压时,抬高患者下肢;
后续处理
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儿童的药物使用剂量。 [氯苯那敏] 1)12岁:10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2)6~12岁: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3)6月到6岁:2. 5m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4)<6月:250ug/kg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有休克表现,即血压骤降至 10.7/6.7kPa (80/50mmHg)以下,甚至测不出,心率升至120 次/分以上,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蒙胧,重 则昏迷。
二、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 相关的症状。
病因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或物质: 1.肌松药:(50%-70%) (1)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常见43%); (2)非去极化肌松药: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课件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课件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围术期过敏性休克,预防是关键,应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同时,医生应具备快速识 别和救治的能力,在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 安全。
05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预防与处 理培训
培训目标
掌握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基本 概念、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特点
发病突然、病情严重、进展迅速,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发 生严重后果。
发生机制
过敏原
患者对某种药物或手术中使用的 物质过敏,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抗体形成
当患者首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产生 特异性抗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 抗体与过敏原结合,触发过敏反应。
炎症介质释放
过敏反应发生时,大量炎症介质释 放,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痉挛等病理生理改变。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 者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药物因素
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常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 因素。
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 过敏反应。
麻醉药
部分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对 麻醉药过敏,导致过敏性 休克。
手术因素
手术类型
手术环境与消毒剂
涉及大型手术或器官移植等复杂手术 时,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风险增加。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病 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培训方法与考核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进行培训。
对不合格的医护人员 进行补考,确保培训 效果和质量。
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 员进行考核,包括理 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 核。
THANKS
感谢观看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的案例分析

[临床医学]围术期过敏反应

[临床医学]围术期过敏反应

胶体
明胶和右旋糖酐的致敏率大于白蛋白和羟 乙基淀粉:尿素联明胶过敏率大于改良液 体明胶。
右旋糖酐的过敏与IgG相关,可通过预先注 射右旋糖酐半抗原预防,但仍有极少数病 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血制品
交叉配合试验阴性的输血病例中,约有1— 3%的患者可能发生非溶血性变态反应,与 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严重过敏性休克的 发生率约为1:20000~47000单位血制品。
4、血清特异性IgE抗体 推荐用于诊断NMBA、乳胶、戊硫代巴比妥
过敏,也可用于吗啡、苯哌利定、丙泊酚 过敏的检测 一般在过敏发生后数周内检测,目前也可 在过敏当时检测。 5、过敏介质释放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和流式细胞分析 6、给予试验剂量 适用于局麻药、乳胶和B-内酰胺类
诱发因素
吗啡与NMBA过敏患者的IgE有强烈的交叉反应, 但是由于阿片类麻醉药是单价基团,不能与肥大 细胞上的两个IgE同时结合,所以不能引起临床症 状
皮试有助于诊断, 但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无意义。
局麻药:
过敏反应少,严重过敏反应在酰胺类和酯 类局麻药中均有报道,但酯类引起过敏的 可能性更大?过敏反应可能生产过程中添 加的防腐剂有关:
3、皮肤试验
是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的主要检测手段 皮内( IDT)或者皮肤点刺试验(SPT)常在过敏
后4—6周进行。 对NMDA和p-内酰胺类准确度最高。还可用
于对合成明胶、乳胶( SPT)、蓝色染料敏感 性的测试。不适用于对苯二氮卓类、阿片 类和巴比妥类的测试 对皮试药物的浓度及结果的准确判断要求 高,
高危人群
1、对任何一种麻醉用药过敏的患者: 2、在既往麻醉及手术中,曾发生过不能解
释的危及生命的情况者。理论上任何怀疑 发生过围术期过敏的患者术前应当完成全 面的过敏原检测。

围术期过敏反应-

围术期过敏反应-

04
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过敏源分析
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过 程中使用的药物和材料, 初步判断过敏源可能为 麻醉药或抗生素。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 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 围术期过敏反应。
治疗过程
立即给予患者抗过敏药 物治疗,同时进行生命 体征监测,患者症状逐 渐缓解。
预防措施
针对患者情况,对手术 中使用的药物和材料进 行严格筛选和控制,同 时加强围术期监测和管 理。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制定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指南
01
制定详细的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指南,规范防治流程和技术标
准。
加强监管力度
02
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围术期过敏反应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完善法律法规
0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
严厉惩处。
THANKS FOR WATCHING
04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患者年龄45 岁,体重70公斤,身高
175厘米,男性。
01
03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过敏反应表现:手术后 10分钟,患者出现呼吸 急促、胸闷、全身皮肤
瘙痒等症状。
05
手术类型:冠状动脉搭 桥手术。
02
手术过程:手术历时3 小时,术中生命体征平 稳,未出现异常情况。
围术期过敏反应
目录
• 围术期过敏反应概述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诊断与鉴别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案例分析 • 围术期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01 围术期过敏反应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产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可知。
诊断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
胎膜早破
1
•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前既有糖尿病 史,孕期既往无糖尿病史,故予排除。
1
• 张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孕妇使用腹压时不自 主尿液流出,需要和胎膜早破相鉴别,该孕 妇可见阴道流液,石蕊试纸变色,故可鉴别。
2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有烂苹果 气味,可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 尿常规酮体阳性,血糖明显升高,该 孕妇目前精神正常,神志清,故予排 除。
产科检查: 骨盆测量:23-2418.5-8.5cm,宫底高35cm 腹围 95cm,先露头,浅入盆,胎位 LOA,胎心140 次/分,律:齐, 宫缩:无,胎儿体重估计3600克,
阴道检查:宫口未开,宫颈管消 退50%,先露位置V=-2.5,宫颈硬 度中,宫口位置中。 胎膜:已破,羊水清。
辅助检查
2020.6.1本院门诊B超提 示:宫内单活胎(双顶 径96mm,股径75mm, 羊水指数147mm,胎心 144次/分,脐动脉:S/D: 2.09,胎盘位置前壁,功 能III级)。
手术室围术期过敏性休克
汇报人:XXX
目 录 CONTENTS
病例讨论
病例介绍
围术期过敏性休 克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疾病简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 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 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 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 (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 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 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2
• 阴道炎:有阴道炎时可有阴道排液增 多,有时需和胎膜早破鉴别,但阴道 炎多有阴道或外阴不适,该孕妇无外 阴瘙痒,石蕊试纸变色,故予排除。
诊疗计划
相关检查 完善相关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生化及胎 心监护等
孕24+周在我院常规行产前检查,予行"口服75g
糖耐量试验",结果提示"空腹血糖4.79mmol/L,
服糖1小时后血糖1117mmol/L;服糖后2小时血
糖6.99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பைடு நூலகம்
2
病程中患者状态
病例基本信息
查体
P:76次/分,R:19次/分,BP: 113/63mmHg,T:36.8℃;
妊娠期糖尿病 A
2020.6.1本院门诊B超提示:宫内单活 胎(双顶径96mm,股径75mm,羊水 指数147mm,胎心144次/分,脐动脉: S/D : 2.09 , 胎 盘 位 置 前 壁 , 功 能 III 级)。
C 单胎
胎膜早破 B
D 孕2产0孕39+ 周
因“停经39+周,阴道流液1小时”入 院 。 产 科 检 查 : 骨 盆 测 量 : 23-2418.5-8.5cm,宫底高35cm 腹围95cm, 先露头,浅入盆,胎位LOA,胎心140 次/分,律:齐,宫缩:无,胎儿体重 估 计 3600 克 , 阴 道 检 查 : 宫 口 未 开 , 宫 颈 管 消 退 50% , 先 露 位 置 V=-2.5 , 宫颈硬度中,宫口位置中。胎膜:已破, 羊水清。
其他症状
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
近年来,围手术期用药越来越复杂,人工合成药物的种 类越来越多;此外,环境因素导致人们接触人工合成化物 质的机会大大增加,导致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逐年增高。
据国外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 反应发生率可达1/130001/3500,其中肌肉松弛药、天然 乳胶和抗生素在诱发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中占主要 部分。麻醉药物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致死率可达6%,是围 术期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
病例介绍
病例基本信息
个人信息
姓 名:XX 性 别:女 年 龄:32岁
职 业:其他 工作单位:无 婚 姻:已婚
入院原因:因“停经39+周,阴道流液1小时”入院。孕妇平 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9年9月3日,行经如常。
病例基本信息
现病史
1 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在家中出现阴道流液,量偏多,色清,
湿透内裤,无阴道流血,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无畏 寒发热,无咳嗽咳痰等不适,自觉胎动如常,遂来我院, 门诊拟"孕2产0孕39+周LOA待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 尿病"收入院。
过敏性休克
疾病病因
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外界的抗 原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 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 应的IgE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 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特质,能与皮肤、 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此后当同一抗 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 Ⅰ型变态反应,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 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 活性物质。
围术期过敏性休克
降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 关键,但从人力和物力上考虑,目前广泛的过敏原普查尚 无法实现。
围术期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是再次发生的高危人 群,及时准确地查出真正的诱发药物,是预防这类患者再 次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关键。
由于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找出安全替代药物为 患者再次手术时提供选择也尤为重要。
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症征之一,包括皮肤 潮红、瘙痒,继而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 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等。
呼吸道阻塞症状
喉头水肿、和(或)支气管痉挛(哮喘)是本病多见的表 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患者出现咽喉堵塞感、胸闷、 气急、喘鸣、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初步诊断
妊娠期糖尿病
1
2
胎膜早破
单胎
3
4
孕2产0孕39+周
诊断依据
孕 24+ 周 在 我 院 常 规 行 产 前 检 查 , 予 行 " 口服 75g 糖 耐量 试验 ", 结 果 提 示 " 空 腹 血 糖 4.79mmol/L , 服 糖 1 小 时后血糖1117mmol/L;服糖后2小时 血糖6.99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 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