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第二次大练习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期第二次大练习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题3分)
1.A(“‘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正说明人们意识到“道德两难”的困境,而不是解决了它。
)
2.D(“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曲解文意,应为“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
)
3.B(见文章结尾。
A,说“经济攀升、社会急剧变迁是其根源”缺乏依据也不合事理;C,说“只有社会才有力量”解决“道德两难”的问题,过于绝对。
D,因果倒置,“道德困境”是造成“见死不救”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4.C数:列举(罪状)
5. C连词,就(A以:凭借……的身份;因为B者:用在列举人名后,类于“这些人”;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D于:在;向)
6. B陈汝言并非战败,而是所干的坏事败露。
7. (1)答案: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
(共5分,“下”译为对……客气1分,“胜己”译为“超过自己”1分,“寮属”译为“下属”1分,大意2分)
(2)答案: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共5状语后置1分,“被遇”1分,“汝言”1分,“抑何多”1分,大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倚”,“倚偎之意”,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2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
(3分)
9.细节:觅户钩(2分)妙处: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2分)以及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3) 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境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B给3分,答D给2分,C答给1分,答A、E不给分。
(A.对卡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C对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E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2)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疚)、钦佩(敬重)。
(2分;答出2点给1分,答出3点以上给2分)
主要作用:①通过卡尔先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②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4分;答出一点给2分)
(3)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
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
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
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
③敢于担当,坚强。
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
(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
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
③以“别难过,妈妈”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
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
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
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
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2.D(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
13.B(A.表意不明,“自己”是指林书豪还是科比?C.宾语残缺,应在“垄断”后加上“的问题”;D.搭配不当,“舞台风格”不能“大饱耳福”。
)
14.D(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15.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
(5分;其中主干正确3分,没有遗漏正确信息、语序得当2分;如改写后不是一个单句,不给分)
16.(4分;一句2分,其中修辞相同句式一致1分、内容得当1分)
[示例]
1仿佛一叶扁舟,却能引你想象大海的浩瀚;仿佛一棵树苗,却能引你想象森林的广袤。
2仿佛一滴水珠,却能引你想像大海的宽广;仿佛一粒泥土,却能引你想象大地的厚重。
3仿佛一朵浪花,却能引你想想大海的浩瀚;仿佛一粒细沙,却能引你想象沙漠的无垠。
4仿佛一阵清风,却能引你想象自然的清新;仿佛一滴细雨,却能引你想象云朵的纯洁。
5仿佛一粒新芽,却能引你感受春天的温暖;仿佛一片残雪,却能让你想象寒冬的肃杀。
6仿佛一缕晨光,却能引你想象朝阳的喷薄;仿佛一个稻穗,却能让你感受稻田的丰厚。
五、17.(60分)
写作提示: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审题的角度较多。
阅读时可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构思,如“乐观”、“钟情”、“希望”、“魔法”、“灵性”、“网络”、“蹿红”等。
从事件、心态、行动、网络魔力等几个角度出发,可得出以下立意:
(1)从“扫把姐”的行动的角度出发,可立意为:①平凡的事情坚持做,最终也会臻于非凡之境。
②把工作当成艺术,即可化平凡为神奇。
劳动创造美。
(2)从“扫把姐”的心态出发,可立意为:①心怀梦想的人可开创新生活。
②兴趣助人成功。
③热爱生活,升华平凡人生。
④做人要乐观(或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平凡人生)。
⑤专注本职工作,让生活有滋有味。
(3)从“扫把姐”爆红的事件出发,可立意为:①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只要努力,平凡人(草根)也能成功]。
②成功在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
(4)从“网络”在此事中的角色与作用出发,可立意为:①网络(媒体)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②网络成为草根圆梦的舞台。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