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的小故事大全_廉政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廉政的小故事大全_廉政故事
导语,古代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廉政人物和事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故事。
欢迎阅读。
古代廉政的小故事大全_廉政故事
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
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
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
了。
范仲淹教子节俭
范仲淹不但自己节俭奉公,居官清廉,对子女要求也甚为严格。
他任参政知事后,可谓位高权显,薪高禄厚,他召子孙儿女及家人于庭堂,当范仲淹看到满堂儿孙一个个衣着朴素,袖藏经卷时,心里很高兴。
告诫子孙说:“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
父母。
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
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
”子孙们个个点头称是。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范仲淹主张一切从简。
有的说其媳妇将饰以锦罗帷幔,范仲淹大不高兴,立即传训其子说:“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
”最后,范仲淹媳妇不得不朴素、清简地结婚成亲。
范仲淹严教子女朴素俭约,对其子孙影响颇深。
其子纯仁曾深有体会地说:“惟俭可以养廉,唯恕可以养德。
”其品德颇受后人推崇!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
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
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
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
”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
”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
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
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古代廉政的小故事大全_廉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