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认识分子导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认识分子导学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有: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分子的看法,分子的大小。

本节是学生探 索物质微观结构的初步,而历史上研究物质结构正是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猜想
开始的,所以教材从这里睁开,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成立物质
教 结构的模型。

而后介绍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的看法 ,认识到分子很小,并且一般 物体中分子的个数好多,为后边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原子结构作准备。

材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程睁开学生的学习过程。

德谟克里
解 特的“原子〞猜想固然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但能够说是“物质是由微
粒构

成〞的看法的源泉。

对此,这里教材为了展现人类研究的历程 ,做了较为详尽的说
明,并且把猜想方法单列明示出来 ,意在突出猜想方法的内涵。

而对分子的看法、 分子的大小,那么以介绍、图片展现和经过计算、体验为主 ,让学生想象和感觉分子
的大小。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
变的最
知识与技术 小微粒,大部分分子直径的数
目级为
10

10 m 。

,一般物体中含有大批分
子。

教 1.学习领悟猜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渐

形成丰富的想象力。

感情、态度与
经过剖析案例,意识到我们身旁常有的现象里可能隐含着深刻的
物理学道理,进而激发研究微观世界的兴趣。

价值观
要点:认识和感觉分子的小和多 ——教师展现相关图片 ,设置相关计算,让学生
重 体验、感觉分子的小和多。


难点:猜想方法——猜想是研究微观世界经常用的方法 ,教课过程中教师可指引
点 学生重温德谟克里特当年的思路 ,让学生经历作出猜想、并说出作出猜想的思路的 处
过程,最后教师明确两点:(1)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时 ,因为人们没法用肉眼直接

察看,由此经常采纳猜想的方法来研究; (2)猜想终归不过猜
想而已 ,确立猜想能否
正确,要经过实践的查验,只有那些被实践证了然是正确的猜想 ,才被以为是科学 的理论。

初期的人们都把自然现象归于某种单调的 ,如水、气、火等。

古希
自然物质腊的
“四元素说〞和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都属于这种学说,这种做法固然达成了
对自
拓然界的一致解说,但其实不令人服气。

用单调的自然物质作为自然界一致的根基是行
展不通的。

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是复杂
多样的
,将“多〞一致成“一〞是不行行
的,
资特别是在现象的层次上,更是不可以服人。


原子论者留基伯、德谟克里特提出了科学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原子论思想。

原子
论主张世界是一致的,自然现象能够获得一致的
解说
,但一致不是在宏观的层
次上进行的,不是将一些自然物归纳为另一些自
然物
,而是将宏观的东西归纳为微
观的
1/3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分子导学设计
东西,这些微观的东西就是原子。

把一个物体一分为二,它变得更小,但仍旧是一个物体,它还能够被一分为二。

这个过程能否能够无穷地进行下去呢?原子论者说,不可以。

切割过程进行到最后,
必定会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原子。

所谓原子,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不行再
切割的微粒〞。

原子太小,我们看不见,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世界的共同根基是原子。

为何世界上诸种事物会相互不同样呢?原子论者回复说,这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形状、大小、数目上不同样。

这个回复虽看似平时,但非同一般。

原由在于,
它们看起来相互有质的差别,原子论把这些质的差别还原成一些量上的差别,就使
一致的自然界能够用数的科学来描绘。

原子论在希腊时代还不过思辩的产物,主假如一种哲学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原子论者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自己其实不是科学家。

可是作为一种优秀的科学思想,原
子论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近代科学从头中兴了原子论,并在实验的根基上结构了
物质世界的原子结构。

今日,“原子〞已不再是一种哲学的思辩,而是一个物理学
看法。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那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0
世纪,人们对原子核的内部构成又有了新的发现。

因为本节课是全章的第一节,所以第一是章标题的引入。

章标题能够采纳直接引
入的方法,而后让学生阅读章首诗。

阅读后由教师组织,就学生没有读懂的词句进教行沟通议论。

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先由其余同学解说,解说不出或解说有误差,
学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明确的看法。

如“物质的本源是什么〞——是在研究构成物质
建的微观粒子;“哪处是宇宙终点〞——是在找寻宇宙的结构和界限;“夸克何时走
议出禁闭〞说的是当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独立存在的夸克粒子,夸克被关闭在质子、中子或其余粒子之中,所以称为“夸克禁闭〞;“太空深处可有人家〞是指人类近
年来探访外星生命的事情。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对学生的看法予以评论和梳理。



阅读、沟通议论。



学点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现象察看: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现象剖析:铁铲用久会变薄、花园中四周飘香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以为,石
块、铁铲、花粉它们是很细小地一点一点消散的。

所以,他猜想,大块物体是由__极小
__的物质粒子构成的。

德谟克里特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__原子__〞。

2/3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分子导学设计
学点2什么是分子
案例展现:如图10-1-2所示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大分子结构图。

图10-1-2
概括总结: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的确存在着能保持物质__化学性质__不变的
最小微粒。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把它叫做__分子__。

我们常有的物体都
是由__分子__构成的。

学点3分子的大小
案例展现:如图10-1-3所示是指扫描地道显微镜(STM)在一个遗传分子上扫描的形状。

图10-1-3
概括总结:分子一般需要用__电子__显微镜进行察看。

大部分分子直径的尺度,其数目
级为__10-1
,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__3×10-
2
6
__m。

分子质量也很小__kg。

活动展现: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图10-1-4
概括总结:(1)把一小滴油酸滴在水面上,并使其尽量散开,油酸分子直径__等于__薄油层的厚度。

(2)一小滴油酸的体积约为V,把它滴在水面上散开,可形成面积为S的薄油膜层,由此
可推测,油酸分子的直径__d=V
__。

S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