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职业倦怠做幸福人民教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职业倦怠做幸福人民教师
时间步入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提速,竞争日趋激烈。

外部环境的压力,使人们的心理承受力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教师职业所承受的压力徒增。

如何缓释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应激的外部环境,作为个体的教师基本无力企及。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调适个人的心理状况。

我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总结出八条办法,说出来与同仁共勉。

一、情绪宣泄法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都是沿途开满鲜花,也有密布的荆棘。

有时会产生消极、郁闷、愤懑等不良情绪。

每当我心绪不佳临界极限时,常会找一个无人的地方或大声呐喊,或高声歌唱,或摔砸物品来宣泄释放自己的情绪,化解胸中块垒,且每每奏效。

之所以要找无人的地方,一是不能影响别人,二是专注发泄,不受影响,三是别被人误解为精神病之类。

要以不具攻击性、不损害别人为原则。

据说,国外就有专门供人们发泄情绪所设置的场所。

诸如砸玻璃、摔碗盆之类。

我们不妨也来个“洋为中用”。

二、避实就虚法
这虽是兵法上的一个术语,但用在化解倦怠的心理上也大有裨益。

比如我们在接受一项棘手的任务,碰到一个久攻不下的难题,遇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等情况时,往往会产生焦躁、焦虑、焦急等情绪,有时会寝食难安,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

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不一味地去硬碰硬,可以暂时放下这个烫手的山芋,采取迂回战术,避实就虛,避重就轻,避其锋芒,“曲线救国”,找最佳突破口,不要让自己进入死胡同,常常会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

三、注意转移法
当受到领导不恰当的批评时,当和同事、邻里发生不愉快时,当学生的行为令你气愤不已时,心情都会产生压抑、郁闷。

这时,如果你一味地钻牛角尖,对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定要论出个是非曲直不可,喋喋不休,纠缠不断,那大可不必。

只能是心情越来越坏,是自寻烦恼。

“吕端大事不糊涂”,我们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我通常的做法是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如跑跑步、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等。

那些烦心的事不去想了,也就渐渐淡化了。

满心的不高兴随之烟消云散,心灵渐渐形成一道迷人的彩虹,那就是你海纳百川博大胸怀里的文化积淀。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为人处事不能斤斤计较,要多一些中庸。

在生活中,自会游刃有余,而不致偏激。

四、精神胜利法
鲁迅笔下的阿Q最擅此法,但那是消极的、贬义的,我们也不妨奉行一下“拿来主义”,但要赋予它积极的意义。

比如看到同行、同学,以及周围的人比你的地位、待遇、工资高,你一定不要犯红眼病,知足者常乐,要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想“人家骑马我骑驴,后边还有挑挑的”,要想“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要想“钱财乃身外之物”,人不能把钱财带进棺材,钱却能把人送进棺材。

晋代的石崇、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现代的成克杰之流,莫不如是。

这样一想,便情也释然,心也恬然。

五、自我陶醉法
我从教多年了,按常理,应对工作感到枯燥、乏味了,热情似乎该消减过半了,我之所以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其源头活水之一就是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这不是盲目的孤芳自赏,而是由积极的文化精神追求使然。

比如说我的字写得其实很糟糕,但我一有闲暇,就常常练习书法,尽管收效甚微,但我融入了那个境界,我就感到快乐。

我也不懂什么诗词歌赋,更不会写,但煞也作怪,平时就是愿胡诌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姑且叫它是顺口溜吧),并把它保存下来,空闲时翻将出来,摇头晃脑地吟咏一番,且乐此不疲。

此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情也殷殷,其乐也融融。

六、主动减压法
现在社会四面八方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苛刻,动辄老师怎样,各级各类的检查,名目繁多的评比,更是让教师应接不暇,身心俱疲,应激环境异常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主动科学、合理地自我减压。

社会让我承担千斤重,我只能承担八百斤,这倒不是消极怠工,而是量力而行,让自己的精力、体能发挥至最优化。

摒弃剔除那些无端的内耗因素。

比如,有些领导或上进心强,或急于求成,或追名求利,总是好大喜功,头脑发热,勤于折腾,我们要用冷静、理智的目光,审慎地去看待。

对于我们应做的事,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努力去做好,对那些不合理的折腾,我们如果直接对抗,就会产生矛盾、冲突、误会,损害领导自尊,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而较好的办法是:如果善意的提示不能奏效,则需采取消极抵制的办法,尽量减轻不科学的压力。

试想:如果我们一个劲地内耗,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竭,哪里还能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呢。

须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另外,我们要学会幽默,当环境压抑、场合空气沉闷时,我们不妨适时合理地幽他一默,沉闷的气氛会变得轻松,心中的郁闷一笑了之。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要做到张弛有致,进退得法。

七、袒心倾诉法
教师的角色定位很多,我们不是“桃花源中人”,在某些方面受到误解、委屈,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是常有的事。

如果我们总是把它封闭在心底,日积月累,心里
就会不堪重负,“积劳成疾”,我们不妨把它说出来,对朋友、同事、家人袒露心扉倾诉,也可以直接找组织、领导谈心,或能稍许缓释心理压力。

赵本山的一个小品里有一句台词,叫做“说破无毒”,我感到还是有些道理的。

有的人不善于或不愿意倾诉,情感心灵封闭,极易产生恶果。

遁入空门者有之,自杀者有之。

据报载,前不久河北省的一名教师就因生活不堪重负,性格孤僻而自杀,令人扼腕。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主动融入群体,不可特立独行。

近读《红楼梦》有所感悟,你看林黛玉心胸狭小,整日“泪光点点”,结果郁郁而死;尤三姐性情刚烈,因而“耻情归地府”;冷二郎总是自命清高,因此“一冷入空门”,说起来还是刘姥姥有可取之处,能随遇而安。

八、换位思考法
我国是一个讲民主的国度,但民主自由不是漫无边际的。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平时工作生活中总会有组织、领导来制约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关键是有的领导并不具备为官的品质、能力,整日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却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有的还是些贪官污吏,让这样的人来领导你,你难免产生不平之气。

这也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

总是想,你凭什么就该管着我。

我的体会是经常换位思考。

我以前年轻气盛,思想偏激,总是和领导产生碰撞,以致碰撞得头破血流,受害匪浅。

现在我想开了,看淡了,对于领导的批评,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错则一笑释然。

我总在想,如果来个角色互换,让我当领导,又能怎样呢?肯定还不如人家。

古人说,千里为官只为财,我们共产党的官员就很不错了,但个别人总是会有的。

假如我是官员,也不一定就两袖清风,一肩明月,因为你要保位升官也是需要投资的。

这样一想,我反倒觉得官员们活得很累,暗自庆幸自己是一介平民,心里也就平和了。

另外,我们在个人目标的设置、信念的树立等方面要量身打造,合情入理,不可好高骛远。

在饮食方面,也要涉猎一下营养学,注意调节。

据专家说,这也和缓释化解职业倦怠有关。

我们姑且信之。

总之,大千世界,人各有志,情况不同,因人而异。

但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缓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