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 届高三10 月阶段性考试
物理
(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8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甲图,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B.研究乙图,祝融号在MN段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

D.研究丁图,选取地球为参考系,空间站处于运动状态且为完全失重状态。

2.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时间t后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平
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
A. gtsinθ
B. gtcosθ
C. gttanθ
D. gt/tanθ
3.氢原子能级跃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并从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大量
氢原子处于n =4 能级上,其能级图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些氢原子能级跃迁过程中所发出的
a 、
b 、
c 三种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b 光照射处于n =4 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会发生电离
B.b 光光子的动量最大
C.相同条件下,a 光最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在真空室中,c 光的波长等于a 、b 两光波长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 小题,每小题6 分,全部选对得6 分,少选得3 分,错误得0 分。


8.某水平圆形环岛路面如图(a)所示,当汽车匀速率通过环形路段时,汽车所受侧向静摩擦
力达到最大时的最大速度称为临界速度,认为汽车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中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所受的合力为零
B.汽车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
C.如图(b)甲车的临界速度大于乙车的临界速度
D.如图(b),若两车质量相同,以大小相等的角速度绕环岛中心转,乙车比甲车更易发生侧滑
9.工人在仓库卸货时常利用传送带将重物从高处运到低处。

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货箱正在逆
时针运动的传送带上,其中3 号货箱刚被轻轻放到传送带
上,且货箱各表面材质和粗糙程度均相同。

若 1、2、3
号货箱与传送带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 f1 、F f2 和F f 3 ,则
可能有 ( )
A.F f 1 = F f 2 = F f 3 B.F f 1 = F f 2 < F f 3 C.F f 1 = F f 3 < F f 2 D.F f 1 < F f 2 < F f 3
10.缓冲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或消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其运动过程与下述模型相似,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与轻弹簧上端相距x处由静止释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力,则在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
A. 最大加速度为g
B. 最大加速度大于g
C. 最大速度为2gx +
D. 最大速度为gx +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4 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14 分。


11.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A.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B.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C.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D.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
(2)下列哪些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F1 、F2 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B.两个分力F1 、F2 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
D.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3)如图2 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

若按实验中要求的符号表示各个力,则可判定实验结果中尊重实验事实的是。

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电子体温计,其结构如图1 所示。

(1) 兴趣小组测出某种热敏电阻的I − U 图像如图2 所示,那么他们选用的应该是下图
电路( 填“甲”或“乙”) ,由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按图3 所示的电路测量热敏电阻t0C时的电阻R t。

小明将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打到a处和b 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化更明显,由此判断开关打到(选填“a ”或“b ”)处时进行实验系统误差较小。

(3)小明为了消除系统误差,他设计用电流计G和电阻箱替代V ,电路如图4 所示。

实验绘制出了图像是如图5 所示直线,斜率为k ,纵截距为b 。

为电阻箱阻值读数,为A示数,lg 为G示数。

则R t= 。

(4)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7 所示,在设计的电路中(如图6 所示) ,已知电源电动势为5.0 V(内阻不计),电路中二极管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启动(导通)电压为3.0 V ,即发光二极管两端电压U ≥3.0 V时点亮,同时电铃发声。

实验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高于38℃时红灯亮且铃响发出警报,其中电阻(填“R1 ”或“R2 ”)为定值电阻,其
阻值应调为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40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 分)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由于压强减小,气泡体积会变大,一个气泡从深为10m
的湖底部沿竖直方向缓慢上浮8m ,气泡内的气体对湖水做功0.3J ,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湖底与湖面温差不计。

取湖水的密度为p = 1.0 × 103 kg/m3,重力加速度g = 10m/s2,大气压强为1.0 × 105 pa 。

求:
(1)上浮过程中气泡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气泡体积变为原来的几倍。

14.(14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给物块一个水平初速度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物块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7mg,斜面体ABCD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AB长为L,倾角为30 °, BC竖直且长也为L,若物块做圆周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突然断开,此后物块恰好从A点无碰撞地滑
上斜面AB,最终落在地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答案用字母和根号
表示)求:
(1)小物块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时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3)求小物块从细绳断开到落在地上的水平距离。

15.(16 分)如图所示,一长度为10L的长木板锁定在倾角θ= 37∘的光滑斜面上,在距长木板下端L处有一弹性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

现将一小滑块(可看作质点)轻放在长木板的上端并同时解除长木板的锁定,则以后长木板每次与挡板碰撞均以原速率反弹,且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长木板的质量为小滑块质量的两倍,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sin37∘=
0.6 ,Cos37∘= 0.8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答案用字母和根号表示)求:
(1)长木板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小滑块和长木板的加速度;
(2)长木板与挡板第三次碰撞时,小滑块离挡板的距离;
(3)从开始释放到小滑块滑离长木板所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