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三4月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三4月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综合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三上·五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近年来国内的影视创作,数量居高不下,质量也日渐提高。
然而__________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作品。
诸如抗日神剧类,其极端的恶搞和戏谑历史,可谓“罪莫大焉”。
毫不避讳地说,抗日神剧折射出的就是创作者的“三观”不正,导致其艺术水准的不达标。
如此创作,实难引导观众人心向善、志趣向上,精神向高。
创作者自毁“三观”,然后再去毁他人“三观”,不但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令文艺工作者被损坏了基本操守。
影视作品特别是军事题材创作,只有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实现彻底的突破,方可赢取可观的成绩。
(),它的压力就在于如何在历史原型与现实艺术表达之间架起符合观众共同审美的桥梁,如何处理场面、镜头情节、立意和人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带给观众理性价值判断。
影视创作理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__________,理应给观众提供正向引导和现实教育。
因此,做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多出有实力、见功底的作品,方是正道。
一方面,创作者需要自我修炼,作品也需要反复打磨;另一方面,出版发行部门需要强化审鉴监管,提高准入门槛,把好出入口关。
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各种类型风云际会,各种作品__________的创作活跃期,做好审美甄别和良莠区分,去芜存精,正向引导,这应是__________。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光怪陆离相得益彰熙熙攘攘当务之急
B . 琳琅满目相得益彰纷至沓来首当其冲
C . 光怪陆离相辅相成熙熙攘攘首当其冲
D . 琳琅满目相辅相成纷至沓来当务之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但令文艺工作者被失去了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B . 不但损坏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C . 不但失去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D . 不但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失去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虽然,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也是有压力的
B . 当然,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也是有压力的
C . 当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D . 虽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2. (6分) (2018高一上·江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
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
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
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
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
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
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
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
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
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摘编自彭燕《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消费》)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
B . 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 . 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 . 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所以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艺术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
B . 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赏玩绘画的形式滞后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 . 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 .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艺术消费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 . 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 . 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人的商业化运作。
D .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3. (13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1)
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 .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 .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 .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E .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虽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却又说话办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人物形象。
(2)
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
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这说明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
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
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
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
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
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
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
’当时从讷所议。
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
”则天从之。
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
方庆谏曰:“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
陛下万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则天纳其言而止。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
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
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家:安家
B .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冒:贪污
C . 欲以是月诣阙献俘诣:前往
D . 比于楼船比:等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B . 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天下可运于掌
C . 当时从讷所议某所,而母立于兹
D . 以山径危悬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方庆家世显赫,其祖随王褒入关;其父王弘直,秉性耿直,敢于劝谏;王方庆年少有为,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 . 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在任数载,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严格,政绩卓异,得到时人的高度赞赏。
C . 王方庆学问渊博,他议政或谏言,总能引经据典,如对在皇帝忌月上报战功时究竟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坚持要奏军乐。
D . 王方庆正直敢言。
武则天曾临幸万安山玉泉寺,因山路危险,她想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山,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2016高三上·焦作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
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会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刻画了蜀道的高危难行。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
(3)李煜的《虞美人》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波涛如怒”。
六、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7.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桑巴荣耀”发布之前,有关它的一切都是秘密,光是测试过程就历时两年半。
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些球是在中国生产的,在官方视频里,甚至刻意回避了工人的脸,但从着装以及身体特征看显然都是中国人,里面甚至还有一句中文“不要动”。
①参与测试的球员包括世界顶级球星梅西、卡西利亚斯、施魏因施泰格和齐达内等。
②制造这样一个富有科技含量的足球,至少需要几十道工序,过程复杂繁琐,技术要求严格,绝大部分生产工序都是机器完成的。
③这些测试都是“偷偷”进行的,“桑巴荣耀”通过图案伪装经历了FIFAU-20世界杯的多场对抗性国际赛事的考验。
④当时使用者并不知情,它还曾被用作2013年2月瑞典对阿根廷友谊赛的比赛用球。
⑤三大洲10个国家的30支球队以及600多名世界顶级球员参与了测试过程。
A . ④①③②⑤
B . ①④⑤③②
C . ⑤①③④②
D . ④②⑤①③
七、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7高二上·长安期末)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不改原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都说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9. (5分) (2017高二上·合肥期末) 下图是《2016年中国数字电商消费者调查报告》,请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透过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三条信息。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7·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鸥鸟,常数万只聚在一起飞行,而它们飞行的步调惊人地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在指挥着它们。
其实,每只鸥鸟是通过观察身边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一、综合题 (共1题;共6分)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3-1、答案:略
3-2、答案:略
3-3、答案:略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4-1、答案:略
4-2、答案:略
4-3、答案:略
4-4、答案: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1、答案:略
5-2、
五、默写 (共1题;共5分)
6-1、答案:略
6-2、答案:略
6-3、答案:略
六、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7-1、答案:略
七、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1、答案:略
9-1、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