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一、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壹()贰()叁()柒()
捌()玖()岳()湘()
二、根据“日积月累”填一填。

1.白马西风塞上,。

2.雾锁山头山锁雾,。

3. ,进水远山皆有情。

4.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按要求解释下面的词语。

1.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词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放水”,原指把水放出去,而现在常指体育比赛中串通作弊,一方故意输给另一方。

请你写出下面词语的新词义。

潜水:
桌面:
窗口:
登陆: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新创造出来一批词语。

如“高铁”指的是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请你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

克隆:
互联网:
多媒体:
上网本:
四、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作用,再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2.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可见纳米多多么小。

五、口语交际。

在你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

(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最后还要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六、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吧!
七、快乐读书吧。

你读过《十万个为什么》吗?它帮你解答了哪些疑问?谈谈你读过这本书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一、yīèr sān qī bā jiǔ yuè xiāng
二、1.杏花烟雨江南 2.天连水尾水连天 3.清风明月本无价 4.四面荷花三面柳
三、1.潜水:指只浏览页面,只看帖子而不发表意见。

桌面:指打开计算机并成功登录系统之后看到的显示器主屏幕区域,是计算机用语。

窗口:窗口是电脑的工作区,每个应用程序或文档都有自己的窗口。

登陆:比喻商品等打进某地市场,或进入某一网站。

2.克隆:指通过无性生殖而产生的遗传上均一的生物群,即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组成的一群细胞或者生物的个体。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能对多种载体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

上网本:指的是配备一种特殊处理器的无线联网笔记本。

四、介绍我们不熟悉的事物时,可以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狗、乒乓球等)相比较,这样便于读者理解。

示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五、略。

六、示例:(1)联系山西该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2)查阅资料。

(3)请教别人。

七、略。

一、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轩。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

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

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

”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

“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

”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

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

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
(2)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1)疑惑;怀疑;震撼
(2)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3)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

(4)B
(5)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

(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

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疑惑、怀疑、震撼
(2)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3)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

(4)B
(5)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

(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启示: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

②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________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

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不住了。

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

记住啊,就1小时。

”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

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jiào)吧。

”于是,这位朋友没有()把巴尔扎克叫醒。

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

他马上生气了。

对着
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________拜访________
(4)从下面的四组词语中选择一组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

()(只填序号)
①继续支持耐心延误②持续支持忍心耽误
③持续坚持信心耽误④继续坚持忍心延误
(5)你觉得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6)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7)在文中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答案】(1)惜时如命、珍惜时间等。

(2)lèi;jǐ;jiào;bèi
(3)勤劳;拜见
(4)②
(5)勤奋,惜时如命,伟大的文学巨匠……
(6)略
(7)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分。

首先理解词意,可通过词义的范围、程度的轻重、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几个方面结合语境辨析选择。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7)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短文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段句首。

故答案为:(1)惜时如命、珍惜时间等。

(2)lèi;jǐ;jiào;bèi
(3)勤劳、拜
(4)②
(5)勤奋,惜时如命,伟大的文学巨匠……
(6)略
(7)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语境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7)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

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

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

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

妈妈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4)文中第三段写“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

(5)第五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

(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答案】(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

(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品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

(3)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自尊心。

(4)她为我的想法感到欣慰
(5)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的厉害。

(6)为了让妹妹和“我”吃多一点馒头,“撒了谎”是因为“二丫娘在场,她想维护我的自尊心。


【解析】【分析】(1)此题为概括故事内容。

要通篇阅读,把握主要情节,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概括: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

(2)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这是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信息题: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味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

(3)分析人物形象方法,首先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把握文章主旨,这是基础。

抓住人物形态特点,感知其貌其情。

抓住人物言语内容,领悟其心。

抓住人物行为特点,品析其神。

(4)、(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赏析语句“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从内容上去考虑不难理解,越是抑制自己的食欲,食欲越是增强: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厉害。

故答案为:(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

(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味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

(3)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自尊心。

(4)她为我的想法感到欣慰;
(5)指尽管我极力控制,口水却越咽越多,肚子叫的也越发的厉害。

(6)为了让妹妹和“我”吃多一点馒头,“撒了谎”是因为“二丫娘在场,她想维护我的自尊心。


【点评】(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
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5)、(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课外阅读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

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

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

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

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

红门、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都被我们甩在身后了。

我脑子里萦(yínɡ)绕着唐槐、汉柏、金刚经以及各种各样有关泰山的神话、传说,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当红日出山、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坐在中天门熙熙攘攘的茶社里了。

也许是太疲劳的缘故吧,我仰看那白云缭绕的泰山主峰上的南天门,对攀登泰山极顶简直有些失掉信心了。

忽然,爸爸指着攀登在山路上的一队挑夫让我看。

“那是干什么的?”我问。

“挑夫!泰山上的挑夫!”爸爸激动地大声说。

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这样激动!
那一队挑夫在茶社门前停下来休息。

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

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

我想,即使最好的体操运动员,也不一定会有这样健美的肌体吧!
“当天能来回吗?”爸爸问道。

“能。

一天至少一趟!”他平静地回答。

“您不累吗?”我脱口而出。

“哈哈!”他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小朋友,你想,肩上百把斤的担子,脚下百把里的山路,能不累吗?”
“那您为什么非干这活儿?”
“傻孩子!和你上学念书一样,这是我们的工作。

”他严肃起来,一板一眼地说:“现在国家在奔“四化”,发展旅游事业,不光国内,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来逛泰山。

要是山上没有旅馆,没有饭店,那住在哪里?吃什么?要吃、要住,就离不开咱这挑担子的。

不错,这活是累,是苦,可你不干,我不干,谁干呢?”
“要是用机器运输就好了。


“对,这样就省劲多了!所以,你们从小得好好念书,长大了搞出机器来。

可是你记住,就是机械化了,也得干。

不花力气,图省劲,干什么也不行……好,你们歇着吧,俺们该走啦。

”说着,就招呼同伴们去挑担子。


他们又上路了,踏上了攀登东岳之巅的最艰难的旅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子,用不急不缓的稳健动作换着肩,走着“之”字形,奋力地攀登。

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

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放开喉咙大声喊道:“爸爸,走啊!追挑夫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________
猛然:________
(2)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3)“我”在泰山看到的中年挑夫是什么样子?请写下来。

(4)“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5)“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1)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

;忽然、突然。

(2)第一段:写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攀登泰山,来到这里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段:写在途中我们和挑夫的谈话。

第三段:写我要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崛起,为祖国腾飞而献身。

(3)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

(4)是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挡住的精神。

(5)在挑夫精神的鼓舞下,我再也沉不住气,决心肩负革命的重担,为中华崛起、祖国腾飞而献身,所以,觉得全身都是力量。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理解句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①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

②忽然、突然。

(2)第一段:写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攀登泰山,来到这里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段:写在途中我们和挑夫的谈话。

第三段:写我要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崛起,为祖国腾飞而献身。

(3)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

(4)是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挡住的精神。

(5)在挑夫精神的鼓舞下,我再也沉不住气,决心肩负革命的重担,为中华崛起、祖国腾飞而献身,所以,觉得全身都是力量。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义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

5.课外阅读
微笑的魅力
在人的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提问题,我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津津有味,做作业格外顺利。

回到家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我会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要是我有了病,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会觉得连病痛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微笑__________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__________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呢!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拣起来。

一看,笔尖弯了!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那样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
谁知,当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丹丹,告诉她笔摔坏了,表示要赔她钱时,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了,微笑着安慰我:“菲菲,不要紧!一支钢笔值啥?谁叫咱们是好朋友呢!”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一刹那间,我觉得丹丹简直比我的亲姐妹还要亲!我扑过去,我俩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啊!微笑对人们太重要了!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常开,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解释下列下划线词的意思。

津津有味:________
忐忑不安:________
(3)用“‖”把文章分为4段。

(4)写出文中的过渡句。

(5)文章具体地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6)“微笑的魅力”具体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7)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不但|而且
(2)兴趣浓厚的样子。

;心神不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