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执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监督执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卫生监督执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卫生监督执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及保护公众健康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
卫生监督执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卫生监督执法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法律法规、财政投入、卫生监督员、管理相对人和其它等五方面。

本文认为卫生监督执法的影响因素,有以下方面:
1 卫生监督执法影响因素
1.1卫生立法方面
1.1.1 没有卫生基本法
我国尚没有一部卫生基本法律。

因此,在有关卫生工作性质,基本方针,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职责、医疗卫生体制、公共卫生监督体制、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只能依据卫生政策。

虽然宪法中对此作了基本原则的规定,但尚不能充分体现公共卫生特点,应以基本法明晰公共卫生是造福于当代,惠及于子孙的公益性事业[1]。

1.1.2卫生法制建设不完善
卫生法制建设和卫生执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1)立法方面,许多重要法规尚未出台,有些配套规章出台相对滞后,导致法律文件的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强;(2)执法方面,与立法有一定程度脱节,各级机构的职责定位和权限分工不明确,执法缺位、越位与错位并存;没有形成综合执法,执法力度薄弱;(3)现有法律贯彻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法、违章问题惩治不力;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上级机构对下级的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对管理相对人的申诉权利、执法中的听证、行政复议不重视或工作质量不高;对地方性卫生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政职权缺乏了解;(4)理论研究薄弱,对卫生法学的本质、特征、作用、调整对象,以及卫生法律体系的构成、立法原则与权限划分等理论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5)卫生法制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2.
3.4]。

1.2 财政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执法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一要靠中央政策的支持,二要靠地方政府的规划与领导,所以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和投入。

关于卫生监督工作的许多文件,均提到了卫生监督经费由各级财政保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对卫生监督经费的投入力度,然而卫生监督机构改革以后,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度却不够,财政资金投入也不足,同时政策上不允许收费,我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等缺口很大,也没有任何专项执法经费,机构发展缓慢。

如高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大队,财政拨款117.9万元,经费总支出是137.4万元,单位累计负债是19.5万元,卫生监督执法经费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也是公共卫生执法工作开展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政府对卫生监督投入不足,使正常的卫生监督工作无法开展,为弥补经费不足,不得不开展有偿服务,造成了有收入的工作多做,没收入的工作少做或不做,此举违背了卫生监督执法的根本宗旨,影响了卫生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5]。

2.5 加强执法相对人的教育
执法相对人也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影响因素。

要加强对相对人的管理和教育,提高管理相对人的素质。

对相对人开展卫生法培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卫生认识水平、维权意识和有利于卫生监督执法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2.6 其它方面
卫生监督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制约因素较多,单靠卫生部门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8-9]。

在卫生监督执法的过程中,卫生监督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工商、质监、药监、供销、商检、司法、公安和新闻媒体等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合力,营造和谐,达到共赢,有利于提高卫生监督水平和效率。

卫生监督执法是一项社会工程,要把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适应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使各项公共卫生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必须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卫生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卫生认识水平、维权意识和辨别违法行为的能力,改变公共卫生执法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的“秀才执法”的印象,强化全社会的卫生法规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参考文献
[1] 姜柏生. 论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05,18(2):27.
[2] 崔新,何翔,张文红等.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历史沿革[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2):158.
[3] 赵同刚.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推进卫生依法行政[J].中国卫生法,2002,10(6):9.
[4] 王玉卿.医疗卫生法制建设亟待加强[J].中国检察.1994,(3):20.
[5] 胡二好,全福才.公共场所卫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4A),234-235.
[6] 陈啸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贯彻实施情况[EB/OL].(2005-11-02) [2008-11-07].http: //wsj·yi-wu·gov·cn/wsdt/wsdt/200805/t20080528_127392·html.
[7] 谷政,蒋收获,陈刚等.我国卫生监督领域现存问题界定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1):8-12.
[8] 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4):12-16.
[9]涂国平.关于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774-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