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 原因
影响 对策 趋势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老 龄化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 件好,人均寿命长;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 利制度;③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的素质 高,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长,劳动力的培训 费用高;④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经济发展活力不足;②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 担过重;③老年人生活孤单、困难等
(1)社会经济负担加重;(2)影响社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3)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 题;(4)劳动力不足;(5)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 变化趋势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仍 会持续增加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将比较稳 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
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fā dá ɡuó ji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除此之外,我国还存在
着
其他不合理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
)
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类型 Ⅰ原始型 Ⅱ传统型 Ⅲ现代型
出生率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⑩低 高 低
第六页,共42页。
(3)人口增长模式(móshì)的地区差异
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我国
基本实现了由 型 的转变
传统型向现代
全世界
由 传统型转向现代型 的过渡 阶段
第七页,共42页。
chéng)下面两 题。
第十三页,共42页。
1.(2014课标Ⅰ,10,4分)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 人口增长(zēngzhǎng)特征的是 ( )
第十四页,共42页。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计算的能力(nénglì)。依据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等 于移民人数与总人口数之比,可计算出各时期的人口数量,1930年约为1 25百万、1950年约为143百万、1970年约为200百万、1990年约为250 百万,据此可判断出①图符合该国人口增长情况,故A正确。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命题视角三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bù tónɡ)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 下 题。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6.(2015天津十二区县一模,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shùnxù)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 答案 D 人口增长模式演变顺序(shùnxù)一般为原始型(高出生率、低自然增 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自 然增长率),结合图中甲乙丙丁情况,可判断答案。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2.(2015福建文综,8,4分)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答案 B 本题(běntí)考查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比较,a 方案到2050年,老龄化问题会特别严重;c方案到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会增高,人口总数难以控制;而b方案能兼顾两方面问题,使人口结构更为 科学。故B项正确。
特别提醒 (1)人口增长(zēngzhǎng)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 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 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第八页,共42页。
1.人口自然(zìrán)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死亡率高,容易出现劳动 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加大经 济、就业的压力,导致积 累减少,加剧贫困,引发资 源、环境、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 担过重,劳动力和兵源短 缺
第十页,共42页。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增长缓慢
④ 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人口
⑤ 死亡率 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2.原因分析 一个地区人口(rénkǒu)的自然增长,是由⑥ 出生率和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特别提醒 人口(rénkǒu)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rénkǒu)数量的变化,而不 一定是数 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5%)
高(>2.5%)
低(<1.0%)
传统型
高(>2.5%)
低(<1.5%)
高(>1.0%)
现代型
低(<2.0%)
第十一页低,共(<421页.5。%)
低(<1.0%)
(3)依据(yījù)图形区分
第十二页,共42页。
命题视角一 人口增长过程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wán
第十五页,共42页。
2.(2014课标Ⅰ,11,4分)该国人口自然(zìrán)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zìrán)增长的计算。人口自然(zìrán)增长也就是不 考 虑移民人数的增长,依据上题计算出的各年代的总人口数,以及图中对 应的移民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各时间段人口增长的数量,如1910年总人 口约为90百万,而移民人口数约为13百万,则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量为7 7百万;再依次算出1930、1950、1970、1990年的人口数量,可看出1950 —1970年间人口自然(zìrán)增长数量最多。故C项正确。
第十六页,共42页。
读图,回答(huídá)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niánjiān)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第十七页,共42页。
3.(2016天津文综,5,4分)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guòchéng)基本符 合的是 ( )
第十八页,共42页。
答案 D 由图可知,1990—2000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zēngzhǎng)的,但每 年净增长(zēngzhǎng)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反映出1990—2000年该省的人口增长 (zēngzhǎng)率呈下降趋势。2000—2014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是太大,反映出该时 段的人口增长(zēngzhǎng)率相对平稳,故D项正确。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 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 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 动力数量依赖大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对 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 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 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 保障制度改善
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 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充足,促进经济的 发展
人口压力减小,利于社会 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第十九页,共42页。
命题视角二 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yà zhōu)、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 过 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第二十页,共42页。
4.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答案 D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变化。从图中看出1950—2010年世界 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A错误(cuòwù);图中 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阶段是1990—2010年,B错误(cuòwù);1990—2010年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C错误(cuòwù);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 长率由19‰上升至23‰左右,D项正确。
第二十七页,共42页。
1.(2015福建文综,7,4分)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答案 D 本题以我国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图为背景,考查人口结构 和人口问题(wèntí)的相关知识,以及读图比较分析能力。从a、c两方案的人口 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是少儿人口比重;其次是青壮年人口比 重;老年人口比重差异最小;人口性别比差异不大。综上所述,D项正 确。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
(1)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2)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3)政治独 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1)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2)有良好的社会 保险和福利制度;(3)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 意愿不强
影响
(1)粮食供给不足;(2)教育、就业问题突出;(3) 人民生活贫困化;(4)人口素质偏低;(5)产生持 久的环境压力等
模式 特征 人口增长 状况
主要原因
速度 数量
影响
利
弊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 增长率低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高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低
慢,波动较大
快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或 低速增长
快速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 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 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 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考点二 人口(rénkǒu)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jiějué)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 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 如下表:
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第三页,共42页。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⑦ 自然(zìrán)增长率 三项指标构 成。
第四页,共42页。
2.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以下(yǐxià)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为:原始型→⑧ 传统型 →⑨ 现
代 型。
第五页,共42页。
(2)总结不同模式(móshì)中,三项指标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鼓励老有所为,延长 退休年龄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 少
发展中国家
一般来说,人口增长快,青少年比重大
①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人口死亡率 下降;②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但对 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③社会保险和福利制 度不完善;④受“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影 响;⑤女性受教育程度低
地理 (dìl ǐ) 课标 版
第一(dìyī)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页,共42页。
考点一 人口的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zìrán)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
第二页,共42页。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① 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qījiān)人口增长 ② 先快后慢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③ 明显加快 。 (2)空间差异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5.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本题考查亚洲(yà zhōu)、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变化状况。图 中①197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最高,则①为非洲;④人口自然 增长率最低为欧洲;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③,因此②为亚洲(yà zhōu),③为北美 洲。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 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
庭增多
位和机会等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命题视角一 人口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jiégòu)。读图完成下 面 两题。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医 疗卫生、交通、住房等条件改善困难;③人民 生活贫困;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 境压力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 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第九页,共42页。
2.不同人口增长(zēngzhǎng)模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zhōnɡ ɡuó)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
中国(zhōnɡ ɡuó)家
如中国(zhōnɡ ɡuó)、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