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行业外观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观检验标准
一. 外观表面等级定义
结构件外观表面分为三个等级:1 级面、2 级面、3 级面,各表面等级定义如下:
1.1 1 级面
重要外观表面, 具有装饰性、体现产品外观形象、可以直接正视到的主要外观表面。
包括机柜、插框、盒式结构、拉手条的正面和正面上主要零部件的外表面,机柜前门开门后的正视面。
1.2 2 级面
主要外表面、半装饰性的经常可见的外表面。
主要包括机柜(插框)方孔条正面、外侧面、后面、高度不大于1。
8 米的机柜顶面。
小五金件、机柜机箱附件均定义为2 级面。
1.3 3 级面
次要外表面和内表面,主要包括机柜(插框)内表面、底面、高度大于1。
8米的机柜顶面以及安装支架、绑线架、内部框架、内部焊件的所有表面。
除1、2级面以外的表面均定义为3 级面。
二. 外观检验条件
2.1目视检测条件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 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 日光灯、距离500mm 处),相距为500mm,观测时间随不同检测面而不同。
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
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 。
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
要求检验者的矫正视力不低于
1.2。
不能用放大镜做外观检查。
2.2 检测面积划分
检查时,每一表面按其最大外形尺寸划为不同大小类型,表面大小划分标准如下表:
2.1可接受的外观缺陷总数如下表
三. 可接收的缺陷标准
3.1金属表面
缺陷类型缺陷定义对照图片
模具痕折弯等模具成型过程中在结构件表面产生的压痕、轻微凹坑等
摩擦痕加工过程中板材在机床台面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轻微划痕,无凹入感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抛光区对机材上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亮泽、光亮区域、焊接背面所呈现的打磨痕迹
焊渣焊接时飞溅到焊缝以外区域的表面残渣和颗粒,牢固地附在表面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
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无
3.1.2金属表面外观缺陷可接受范围一览表
提示: L表示单个缺陷长度,单位mm;S表示单个缺陷面积,单位mm2;D表示单个缺陷直径,单位mm;
缺陷类型表面大
小
表面状态
合格范围
1级面2级面3级面
模具痕不限各种不允许可接受可接受
磨擦痕
小
各种
L≤10且P≤2 L≤10且P≤3
可接受中L≤20且P≤3 L≤20且P≤4
大L≤40且P≤4 L≤40且P≤4
超大L≤80且P≤5 L≤80且P≤6
运动部件
摩擦痕
不限各种可接受可接受可接受
焊渣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烧伤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S≤10 且P≤2
凹坑
小
各种
不允许D≤2 且P≤3
可接受中D≤2 且P≤3 D≤3 且P≤4
大D≤3 且P≤4 D≤3 且P≤5
超大D≤3 且P≤5 D≤3 且P≤6
抛光区
小
各种
不允许S≤100且P≤2
可接受中S≤50 且P≤2
可接受
大陷面积总和≤5%
可接受
超大
注:
1、1级面摩擦痕、镀前划伤间距大于200mm以上;
2、1级和2 级表面上凹坑间距大于50mm;
3.2喷涂表面
缺陷类型缺陷定义对照图片
零件间色
差同种喷涂层要求的零件分别符合涂层颜色要求,但组装后在相邻零件表面出现涂层颜色差异的现象
喷涂保护面色差零部件的喷涂保护表面出现的发黄等和基材表面颜色不一致的现象
涂层破损涂层脱落、剥落、开裂等现象孔洞
涂层出现的针孔、小孔洞
杂质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在涂层中形成的不同斑点
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粒状凸起现象
喷涂保护斑点喷涂保护表面出现的漆点、粉点等
涂料堆积结构件孔口边缘积粉、积漆和积瘤等现象
毛边在喷涂保护区的分界线上因去除保护材料而出现的附着力牢固的、明显的涂层多余或缺少现象
浅划痕锐器在涂层表面产生的划痕,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
深划痕锐器在涂层表面产生的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
挂具痕喷涂时挂具和结构件接触部位局部无膜层现象
压铆印压铆工序正常加工过程中在结构件表面产生的凹凸痕迹
凹坑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焊接变形、打磨过深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
3.2.2喷涂表面外观缺陷可接受范围一览表
提示: L表示单个缺陷长度,单位mm;S表示单个缺陷面积,单位mm2;D表示单个缺陷直径,单位mm;P 表示被测表面允许的缺陷最大数量,单位个。
缺陷类型表面大小
合格范围
一级面二级面三级面
零件间色差不限可接受可接受可接受喷涂保护面色差不限不允许可接受可接受光泽差异不限可接受可接受可接受涂层破损不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涂层鼓起不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孔洞不限不太显眼可接受可接受
杂质
小S≤1,且P≤1 S≤1,且P≤2
可接受中S≤2,且P≤2 S≤2,且P≤4
大S≤3,且P≤3 S≤3,且P≤6
超大S≤3,且P≤5 S≤3,且P≤8
喷涂保护斑点不限偏离边界≤5 可接受可接受涂料堆积不限不太显眼可接受可接受毛边不限不太显眼可接受可接受
浅划痕
小L≤15,且P≤1 L≤15,且P≤2
可接受中L≤20,且P≤2 L≤20,且P≤3
大L≤40,且P≤3 L≤40,且P≤4
超大L≤60,且P≤4 L≤60,且P≤5
颗粒
小S≤1,且P≤1 S≤1,且P≤3
可接受中S≤2,且P≤3 S≤2,且P≤5
大S≤3,且P≤5 S≤3,且P≤6
超大S≤3,且P≤6 S≤3,且P≤10
凹坑小不允许D≤2,且P≤3
可接受中D≤2,且P≤3 D≤3,且P≤4
点状熔化
痕点焊位置的材料凹陷、局部变形
等
擦拭印清洁涂层表面不当而留下的水
印样痕迹
涂层鼓起由于气泡、涂层底层膨胀等导致
局部产生涂层凸包
无
光泽差异
同一表面或者不同表面间的涂
层光泽不均匀,从不同角度可看
出差异
无
大D ≤5,且P≤4 D≤5,且P≤5
超大D≤5,且P≤5 D≤5,且P≤6
模具痕不限可接受可接受可接受
压铆印不限除盒式产品1级面外,
均可接受
可接受可接受
点状熔化痕不限不允许不允许可接受挂具印不限不允许补漆可接受补漆可接受擦拭痕不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注:
1、1级和2 级表面浅划痕间距大于200mm 以上。
2、1级和2 级表面上凹坑、颗粒、杂质间距大于50mm。
3、涂料焊渣、堆积不能影响装配,如面板上方孔。
4、不太显眼指视距1。
2 米左右缺陷不可见。
5、所有直径小于0.25mm 的缺陷均可视为不可见。
6、任何外露基材的缺陷均不可接受。
7、挂具印尽量设置在最低级表面,如仅有1 级面,必须满足S≤3,且P≤4
8、凹坑深度≤0.5 倍板厚。
9、污迹、手印均需擦去。
10、必须用颜色与原膜层相近的涂料修补。
电镀表面
3.3.1缺陷定义
缺陷类型缺陷定义对照图片
镀前划伤电镀或氧化前的基体材料上的迹,手
摸有明显的凹感
镀后划伤电镀之后因为操作不当等人为造成的
表面划伤痕
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前基体材料腐蚀、材料中杂质、材料微孔等原因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
状花纹外观
镀层起泡电镀不良、或因基材原因而出现的镀层鼓起甚至脱落现象
雾状镀铬、镀镍表面的模糊、不清晰、
不光亮现象
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去除、露出锌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无钝化膜现象呈现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黑点镀锌彩色钝化膜因初期腐蚀变化而出现的零星分散小黑点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而形成的斑纹、印迹
挂具印电镀或氧化时挂具和结构件接触部位局部无镀层或膜层现象
指印电镀或氧化后表面的指纹等缺陷
局部无鉻
层镀鉻表面因电镀工艺局限在凹槽、深孔、折弯内角等低电位区出现鉻层未
镀上的现象
修补膜层损伤、轻微腐蚀等原因而用涂料所做局部遮盖处理
腐蚀各种原因导致的表面金属生锈、氧化
现象
无
变色镀锌彩色钝化膜发生的变黄、变白、
变浅等表面颜色不一致现象
无
3.3.2电镀表面外观缺陷可接受范围一览表
缺陷类型表面大小表面状态
合格范围
一级面二级面三级面
镀前划痕
小
各种
L≤15且P≤2 L≤15且P≤3
可接受中L≤20且P≤3 L≤50且P≤4
大L≤40且P≤4 L≤60且P≤5
超大L≤60且P≤5 L≤100 且P≤6
镀后划伤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基材花斑不限各种不允许缺陷面积总和≤被
测面积的5%
缺陷面积总和≤被测
面积的10%
露白、黑点小镀彩锌不允许S≤2 且P≤3 S≤3 且P≤4
中
S
≤
3
且
P≤4 S≤3 且P≤5 大S≤3 且P≤5 S≤3 且P≤6
超大S≤3 且P≤6 S≤3 且P≤10 水印
小
压铸件氧
化除外
不允许S≤10 且P≤3
可接受中S≤5 且P≤3 S≤20 且P≤4
大S≤10 且P≤4 S≤50 且P≤5
超大
压铸件氧
化
S≤20 且P≤2 可接受
挂具印不限各种不允许可接受可接受雾状不限
镀鉻、镍不允许S≤100且P≤2
可接受
铜排镀镍S≤100且P≤2 可接受
指印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手印不限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腐蚀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局部无鉻层不限镀鉻不允许凹槽、深孔、折弯内角等低电位区允许修补(3) 不限各种S≤4 且P≤3 S≤5 且P≤4 可接受镀层起泡不限各种不允许不允许S≤2 且P≤4 变色不限镀彩锌可接受可接受可接受
注:
1、镀后划伤允许用相同或相近颜色油漆修补;两者颜色差异△E≦1.5
2、挂具印尽量设在最低级表面,如果仅有1级面,必须满足S≤3且P≤4
四.其他常见不良现象
4.1丝印不良
丝印位置不对丝印重影
漏丝印丝印断线
油墨飞溅丝印模糊
4.2铆钉,松不脱不良
孔内无丝牙丝牙过短
压铆开裂漏铆钉
压铆位偏松不脱无弹性
编辑:审核:批准:日期:版本:A/0
编制:撒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