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消息移动学习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短消息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
【摘要】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携式计算机、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文章尝试着多移动学习系统的定义、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又详细探讨基于短消息服务和移动学习模式和基于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移动学习系统的构建方法、技术要求以及应用瓶颈,以期提升与丰富现有的远程教育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使远程教育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关键词】移动学习系统、短消息服务、基于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功能模块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xzander Dye)。

一、移动学习系统的定义
移动学习作为网络教育的扩展,它除了具备网络教育的基本特性外,还具备以下自身的独有特性。

它除了具有e-Learning 的移动性、及时性、网络性、跨时空性、交互性、自主性以外,还具有学习虚拟性、超媒性、实用性及个性化等特性。

移动设备和情境很好地结合,移动技术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增强,移动设备的普适性,使移动技术在支持情境学习、社会性学习、非正式学习等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移动学习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将资源下载到本地及通过手机软件进行在线互动学习,并通过短信、窄带网络进行补充,即“在线更新、离线学习”的方式。

二、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原则
移动学习系统旨在为学习者创设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让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且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讨论。

设计一个实用的移动学习系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和开发工具,设计成一个标准化的、技术成熟的软件。

2)实用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做到功能完善,界面友好,使用户能方便地实现
各种功能。

3)可扩充性.可扩充性是指平台建设既要考虑目前移动学习实践对支撑环境的要求,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因此,软件功能上应有进一步开发的计划,硬件环境的选型要考虑扩充方案的成本。

4)适应性.采用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方便管理和维护。

5)可靠性. 对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等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三、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目标
利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支持功能,使用终端自适应技术,识别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终端,根据不同的应用终端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

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教育课程内容,经过内容自适应系统的处理后,转换为移动学习设备支持的学习材料。

在系统中运用上文提出的在线和存储移动学习模式,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any time,any where”获取学习材料。

在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时,应以移动学习的特点、理论基础和移动学习的实现实现以下目标。

1)系统定位合理.在建立移动学习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服务对象是谁,系统主要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本系统的定位是建立适用于大范围的移动学习系统,服务于学生和教师,让他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灵活地根据自我需求学习和工作。

2)支持多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系统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要能够支持个别化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讨论式学习模式等多种学习模式,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体现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 在移动学习系统中,由于不受时问地域的限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即真实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这样学习者可以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者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现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统一. 在移动学习系统中,应当满足学习者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需求。

由于在线学习费用高,会增添学习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在设计时就要考虑提供下载资源,满足学习者离线学习的需求。

而且,实现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结合,可使学习者能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式。

5)界面设计友好、简明. 由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大小有限,因此在界面设计时就应当做到界面简明、
四、基于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
在移动学习系统中,应当满足学习者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需求。

由于在线移动学习的目的是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通信网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访问的形式是受移动设备与移动通信网之间以及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协议制约。

因而目前的移动学习系统主要有两种模式: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和基于连接的移动学习。

本文重点探讨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该模式采用短信息交互方式,在用户间、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实现短信息的传送。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中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转化成数据请求,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再发送给用户终端。

利用这一模式可实现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并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可以定制学科知识短信息以及短信息接收的密度与频度,定制学科知识的复习策略,参与学习讨论,信息查询,自测练习等;教师可以对所有学生或某一门课程的学生提供激励支持和常规的管理支持服务,进行学习
资源管理,如创建和管理文本知识库、语音知识库、学习群组,管理学习者的短信息定制。

具体功能如下:
(1)学校对老师的教学活动通知。

(2)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通知。

(3)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

(4)教师浏览学生的问题并答疑。

(5)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查询。

总之,通过短消息可实现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教学服务器之间以及教师和服务器之间的字符通信,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再受时间、地点和场所的限制,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系统是依托的短消息服务技术进行的。

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是GSM网络传输有限长度的文字信息的服务。

如是图是一个典型的SMS系统的结构图。

SMS的传输过程是:当SMS短消息从一个可发送SMS的移动设备发出后,它从移动设备发
送到基站(base station),然后到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寻址到需要的短消息服务心()。

SMSC把短消息转发到短消息业务/网关移动交换中心(SMS-GMSC),SMS-GMSC向目的移动设备的归属位置寄存器()询问路由信息并把消息发送到合适的MSC,由该MSC把消息发给目的移动设备。

如果移动设备漫游到外地,被访问的移动网将把短消息转发到短消息业务/互连移动交换中心(SMS-IWMSC),SMS-IWMSC再将短消息传递给MSC,最后MSC再将消息传递给目的移动设备。

五、基于短消息移动学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短消息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可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学习系统。

通过分析,过系统分成六个功能模块:学生空间功能砌块、教师空间功能模块、管理员空间功能模块、短消息监听功能模块、短消息智能处理功能模块和短消息发送功能模块。

其中学生空间功能模块是学生和系统交互的界面,完成系统对学生角色的支持;教师空间是教师和学生、系统交互的界面,完成系统对教师角色的支持;管理员空间主要完成教务管理和系统维护的工作;短消息监听功能模块用来实时监听是否有短消息到达,如果有,马上转给短消息智能处理功能模块进行处理,从而完成对系统短消息的响应;短消息智能处理功能模块主要完成对各类短消息的智能处理和分发;短消息发送功能模块用来对外单发和群发短消息。

这六个模块都要和后台的数据库打交道,完成数据的存储、更新和检索等功能。

其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文重点介绍学生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教师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管理员空间的功能模
块设计。

(一)学生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设计时要求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它的模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注册登录。

学生注册登录系统,查看和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并进行注销。

(2)系统帮助。

学生空间的使用说明。

(3)课程定制。

学生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设定和修改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

(4)教务信息。

查看由管理员发布的各类教务通知。

(5)自主学习。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发送适合该生学习的新知识点、供复习用的旧知识点,或者是测试题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6)课堂讨论。

和学习本门课程的其他所有同学进行讨论。

(7)疑难解答。

随时向其他同学或者是授课教师直接请教问题。

(8)课程测试。

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或者学过的某一章的知识进行测试,
(二)教师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
教师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注册登录。

教师可以查看和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

(2)系统帮助。

教师空间的使用说明。

(3)开设新课。

教师向管理员提出开设新课程申请。

(4)课程管理。

浏览已开设的课程,发布和维护课程信息库,发布和维护课程试题库
(5)教务信息。

查看由管理员发布的各类教务通知。

(6)学生指导。

浏览学生学习记录,浏览学生测试记录,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组指导。

(7)课堂讨论。

浏览学生的讨论内容,参加讨论,给学生适度的引导和指导。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管理员空间的功能模块设计
管理员空间子功能模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系统设置。

管理员需要设置一些基本参数,如串口通信的基本参数设置等。

(2)系统帮助。

管理员空间的使用说明。

(3)用户管理。

管理员根据需求对用户信息库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4)开课管理。

管理员负责审批教师的开课申请。

(5)教务管理。

管理员在平台上发布各种教务信息。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李彦敏.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14-117. 【2】黄荣怀.Jyri Salomaa编著.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樊心月·2007·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评估规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冯统成·2007.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付卉·2005·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王建华,李晶,张珑编著.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09.
【7】崔光佐,陈虎,郝永胜等.2002.基于短信的移动教育系统结构研究与实现[J/OL].65~68.
【8】李爱民.2004.基于串口通信的SMS短消息收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王晋海,刘光昌.2003.短信息服务SMS的开发F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7):77~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