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物业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道新干线和山阳新干线,带动旅游 人口每年2亿人次,产生的食宿、旅游等 的消费支出约为5万亿日元,增加就业50 万人。高铁建成后,客流量的诱发率平 均为25%,
高铁对沿线产业的影响
4 沿线旅游、商贸产业的发展
东京229公里的大和市,在建成上越新 干线浦佐站后,诞生了国际大学,观 赏戏剧会、茶道会的机会增多,美术 馆、音乐厅的建设也增多。
• 两条代表性线路 “东海道” 及“山 阳”新干线的营业 收入与支出之比分 别达到了100∶42及 100∶66,表现出很 好的收益性。
• 日本于1963年初建 设的东京至大阪的 “东海道”新干线 到1971年已收回了 全部建设投资,前 后仅用了8年时间。
运营量
30%
VS
70%
新干线 其他铁路
120
位于东京新宿副都心的西南 方向19-33公里处,距离横滨
新宿
市中心西北部约25公里的多
摩地区的丘陵地带;
多摩新镇
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2-3公
里,包括了东京都多摩市、
稻城市、八王子市和町田市
的一部分,是日本最大新镇; ♪ 为了缓解东京住房压力,日本政府采用以铁路为导向的新镇
新镇开发计划在1965年得到
年的累计效益
金额为17479
亿日元。
科技效益
新干线技术是集 各种技术大成的 新技术集合体, 其技术涉及了电 源电力、材料、 信息及控制、高 精度土木工程、 防震等众多领域, 由于新干线的开 发带动了这些学 科领域的发展, 使得日本的交通 综合技术站在世 界前列,其长远 效益不可估量。
投资效益
日本第一条新 干线的总投资 额为4000亿日 元,基础建设 投资直接拉动 效益按1∶1.16 计算,当年新 干线的开工也 为日本经济发 展提供了相当 的动力。
里昂距巴黎2小时(1981年TGV开通)
•从1983年至1990年,站区周边区域办公物业从 17.5万平米增至25.1万平米,整体增长43%,年 均增长5.2%。 •商务乘客人数增加最多的是服务、贸易相关行业 的旅客。整体商务旅行乘客增加了约56%,其中 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乘客人数暴涨了112%。
1 案例参考--- 对沿线城市的影响:促进城市开发和房地产的加速
信息产业的聚集和发 展进一步带来大量的 高素质产业人口
生活质量的提升进一 步带动产业的聚集和 高素质人口进入
高素质人口聚集促进 社会服务业的繁荣与 升级
案例研究: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日本新干线
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新干线事实上已成为直接效益非常高的投资项目
• 目前新干线的运输 量约占日本铁路运 输量的30%,而营 业收入则占了45%。
•空间区位:旅行时间的减少使南特和巴黎的联系 更加紧密了,对企业选址、扩张和迁移的影响非 常大,许多公司将总部从巴黎迁到南特。 •城市形象:TGV车站建筑被更新为现代的流线型 帆船造型寓意着高铁连通了大西洋。另外,由于 TGV的高科技性和其在商业上的成功,对南特产 生了渗透性的影响。TGV开通后南特开始积极的 招商,并帮助企业在南特扎下根来。 •直接影响:提高城市可达性、降低了旅行成本、 提高了生产力、产生了企业选址的积聚效应。
海湾地区快速运输系统
有利于区域形成强大而密集的城市中心,促使城市土地密集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
的资源和信息、技术的重新分配
1 案例参考--法国高铁
法国TGV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影响:促进城市开发、房 地产和服务业加速发展、吸引了企业落户
巴黎 勒芒
南特
旺多姆
里昂
南特距巴黎1.5小时(1989年TGV开通)
全美最富有的100个郡
排名第5
全美本科学历人口比例最高
的10个郡
排名第2(56.3%)
交通仓储 教育服务 艺术娱乐休闲
房地产 贸易
企业管理 其他服务 金融保险
医疗 住宿餐饮
零售 管理支持服务
专业服务
信息信息
0.99% 1.25% 1.36%
2.38% 3.07% 3.39% 4.97% 5.70% 6.61% 6.93%
日本高铁
进了沿线知识经济的发展
2.5 2
1.5 1
0.5 0
全国平均水平 干线沿线 非干线沿线
人口增长 1.13 1.35 1.07
工商企业数量 1.2 1.49 1.15
财政收入 2.19 2.5 1.9
东北新干线沿线与非沿线城市就业人数统计
年份
1970年 1982年(通车) 1995 年
沿线城市就业人数 1.0
Port Sunlight (英国,利物浦) 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
副中心新城
东京临海副中心新城(日本,东京) 拉德芳斯副中心(法国,巴黎)
行政中心新城
Canberra(澳洲,堪培拉) Brasilia(巴西,巴西利亚)
资料来源:文献检索、世联分析
案例1:TOD新城——日本多摩
多摩新镇基本概况
•沿线知识经济的发展1、为沿线各城市资源、 技术资源、生产资源和市场间的优化组合提 供便利条件;2、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和流动; 3、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 案例参考--- 日本新干线促使二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三产的快
日本高铁
速发展
1 促进沿线产业带的形成
新干线将京滨、中京、阪神、北九州4 大工商业地带连接起来的静冈、冈山 、广岛等兴建新的工业地带,形成沿 太平洋伸展的“太平洋工业带”
同,可以分为6大新城发展模式
1 粗放型城市发展
模式
2 过渡型城市发展
模式
3
新城发展 模式
新城发展模式
田园新城 TOD新城 边缘新城 产业新城
国际案 例
Letchworth(英国,伦敦) Welwyn Garden City (英国,伦敦) 千里新城(日本,大阪) 多摩新镇(日本,东京都) 沙田新市镇(中国,香港) Radburn(美国,纽约) Columbia哥伦比亚新城(美国,马里兰州)
大企业落户沿线中小城市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
1 案例参考--- 日本新干线的建设目的:紧密3个沿海工业带的联
日本高铁
系、加强经济辐射力、缓解交通压力
盛冈
3 新泻
大宫 4
横滨 东京
1 名古屋
神户
大阪
2
博多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形成了东京、横滨、名古屋、 大阪、神户等“沿海型”工业地带,3大经济圈 成为日 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 经济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圈,以大阪、神户 为中心的近畿经济圈)。
10.20% 11.52%
14.82%
18.58%
资料来源:美国政府统计网站;Fairfax经济发展委员会
Fairfax的发展以中产阶级和生产型服务业的 郊区化为起点,形成了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
的良性循环
市区的高昂地价推动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 郊区化
优质居住社区建设吸 引高素质的中产阶级 郊区化
中产阶级的郊区化为 信息产业聚集准备了 劳动力
2、限制私家车发展,鼓励铁路捷运系统的使用 政府制定了交通补助政策,承担雇员通勤成本,因此人们对交通时间 敏感,而不是交通费用; 增加了对快速铁路的依赖性。
3、政府主导,与铁路运营商共赢的开发模式
4、交通网络和节点整合 车站广场的建设、行人友好氛围的营造以及公交出租车站等换乘站点 的建设; 保证TOD站点的强大辐射力和吸引力。
运行线路
法国
巴黎至马赛的地中海TGV 巴黎至波尔多的大西洋 TGV 巴黎至伦敦穿英吉利海底 隧道的欧洲之星TGV 巴黎至布鲁塞尔的THALYS
西起巴黎东至德国法兰克 福的东部TGV 莱茵-罗纳TGV 里昂至意大利都灵TGV 法国阿维尼翁至西班牙 FIGUERAS TGV
• “Y”的底端在中心商业区内
100:42
100
80
60
收入
40
20
支出
0 东海道线
运营收入
45% 55%
新干线 其他铁路
100:66
收入
支支出出
山阳线
案例研究: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日本新干线
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新干线是一项成功的选择,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对推进整个日本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经济效益
1970年,东京— 大阪新干线带来 的全产业增加值 为2238亿日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 当年日本国民生 产总值0.3%, 而建设新干线的 总投资额为4000 亿日元,即不到 2年的时间“产 业发展的间接效 益”已超过新干 线的建设投资。
1.3
1.85
非沿线城市就业人 1.0
1.3
1.54

•通向仙台、岩手的东北新干线1982年开通 后,沿线城市的人口和企业分别增加30%和 45%,地方财政收入明显增加。
•促进了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 和技术的传播,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缩小了城乡差别。
•将沿线各城市连接成扩张功能区或整体的经 济走廊。
根据国际和国内高铁站点研究分析表明:高铁对于沿线物业的 角度 影响体现在交通的的高效率和变输能力,以及人群的集中能力,
城市区域空间范围、产业结构、发展理念将产生巨大变化
法国TGV高速火车已形成以巴黎为中心、辐射法国各城市及周边 国家的铁路网络,使法国和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 为法国的国土规划整治和各地区发展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 沿公共汽车线路带状发展, 沿公共交通线伸展出几条 相对高密度的发展带,布 置城市住宅和就业岗位,这 样通过有限的伸展轴,可避 免城市的圈层扩展
• 沿轴线布置土地开发,增加 对客流的吸引率,形成和交 通设施的集中建设,必然带 来土地交通可达性的提高, 促进城市的良性循环
美国著名的BART(Bay Area RapidTransit System ,旧金山
高铁沿线城市房地产交易量和价 格的到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站 区周边区域上升明显。
2 加速沿线城市房地产发展
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
沿线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 3
由于城市空间区位的改变,与大 城市联系的紧密性提高,吸引了 大学、科学园等落户。
与大城市联系的紧密性提高,吸 引了大量生产企业和商贸服务业 公司将总部搬迁至沿线中小城市
案例2:空港产业带动—美国费尔法克斯郡(Fairfax)
Fairfax已经成为美国最大最成功的新城
杜勒斯高速公
杜勒斯国际机场路
华盛顿特区
Fairfax county
Fairfax的绝对支柱产业
——以信息技术服务为龙头带动的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各部门从业人数所占比例(2001062平方公里 人口:约100万 距离杜勒斯机场16公里 距离华盛顿市中心10公里 杜勒斯高速公路穿郡而过 美国最成功的新城RESTON 坐落于此
发展计划。
批 准 , 到 1996 年 共 建 有
2.608万套住宅,新镇中心位
于多摩火车站区设有商店、
银行、企业、事务所、政府
机关、学校、研究所、公共
福利和文化娱乐设施。
多摩新城开发的成功之处
1 、限制城市中心发展,促进站点周边高密度高强度发展 控制在东京中心的就业和人口的集中,包括限制在东京中心区建设工 厂和教育设施; 鼓励在铁路站点周边的高强度发展。
时间效益
环境效益
高速的移动系 新干线是一种
统可创造大量 对环境负荷小
的时间经济价 的运输工具,
值,根据《日 其能耗、COX、
本运输白皮书》 NOX、噪音、
的数据,至
交通事故等因
1995年,东
素折合成金额
京—大阪新干 的效益评价每
线创造的单纯 年约为731亿
的时间效益为 日元,至1995
1.7兆日元。
沿线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 3
沿线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2
1975年新干线从大阪进一步延伸到九 州后,冈山、广岛、大分乃至福冈、熊 本等沿线地带的工业布局迅速发生变化 ,汽车、机电、家用电器等加工产业和 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的 钢铁、石化产业。
2 发展模式 依据新城发展的内在核心驱动因素和城市功能的不
•当时连接这些地区的东海道铁路虽只占铁路总长的3%, 却承担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总量的23%。
新干线 区间
1
东京-大阪
2
大阪-博多
3
东京-盛冈
4
大宫-新泻
开业时间 1964年 1975年 1982年 1982年
距离 515.4 553.7 496.5 269.5
1 案例参考--- 新干线带来了人口、知识、技术的高速流动性,促
法国高铁
发展,吸引了企业、大学、科学园落户
• TGV是那些已经存在发展条 件的地方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 对企业选址和搬迁来说TGV 只是一个因素,城市整体经 济环境、交通网络、政府公 共服务等都是企业考虑的重 要因素。
1 TGV网的扩张驱动沿线城市开发
1996年统计有23个大型开发项目分布在 TGV沿线。地方政府将与TGV网路接驳 视为地方经济繁荣的象征,他们与私人 业主一起在铁路车站周边地区展开了的 规模的城市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