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实验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惠州实验中学18-19学度高二上年中考试-历史
(文)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如此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2.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

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依旧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舞买卖自由
3、列宁曾说过如此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竟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要紧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4、有人说,“关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那个地方“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5.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差不多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进展水平②这种体制有严峻的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展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要紧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7、小明同学计划明年暑假去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游历,为了旅行方便,他去银行兑换的货币最好是〔〕
A.里拉
B.法郎
C.欧元
D.马克
8.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

这种感受直截了当源于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07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

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

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峻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依照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10.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但不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标志所代表的组织中〔〕
11.以下三幅图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1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1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以下
选取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14.阿南看到一那么连环漫画,内容如下:
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以下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15.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妨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

”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
16.下图见于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正确的选项是〔〕
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全然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妨碍力
③反映了理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塑造曾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社会进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的理论
18.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D.社会性质的差异
19.四大发明中妨碍最为久远,对文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20、2017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
21.我们经常会听到自己或某个人是跑龙套的。

“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B、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C、扮演兵卒、夫役等角色
D、专门给人化妆或后台服务的人
2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进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进展
23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
A、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B、在进展中高雅文化消逝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进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24.由19世纪60年代往常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那么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要紧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5.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

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26、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

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7.请观看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

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28.电视剧《走向共和》片尾曲唱道:“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江河。

”其中,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求索成果要紧是〔〕
A、迈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B、掀起中国第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C、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D、在中国实现共和制
2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国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完全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完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30、中国近代思想要紧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进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对专制统治
D、反抗外来侵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两小题,共40分
31.〔18分〕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关于我国历史的进展产生了巨大的妨碍。

在历史进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①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②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③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仁”进展为“仁政”,特别强调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⑤主张民贵君轻;又说⑥“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⑦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⑧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标有序号的八句话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只需写出答案对应的序号即可。

〕〔3分〕
材料二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关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6分〕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因此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因此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

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依照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进展的妨碍。

〔6分〕
材料四截至2017年,中国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
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

英国在2018年增长到20所孔子学院和63间孔子课堂,此外,还有20多所大学在“排队”申请盼望能早日开设孔子学院。

——摘
自新华社报道(4)从儒学不断进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32.〔22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

(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1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2分)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