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 包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
1. 小孔成像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小孔的大小
B.小孔的形状
C.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大小
D.环境的亮度
2.每年夏季,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对水深度的错误判断是引发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

产生这一判断是由于(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3.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沿入射点转动10°,则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5° B.10° C.20° D.40°
5.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种透明介质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已知入射角为70°,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 )
A.20° B.30° C.40° D.70°
6.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物体的大小
B.平面镜的面积大小
C.观察者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近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近
7.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8.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 )
A.镜子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9.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0.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11. 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0.2 m,像将远离镜0.2 m
12.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入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13. 淮安秋冬季节雨水较多,一场雨过后,如图所示,在道路旁往往有积水存在,小量同学在图示位置向前(箭头所示)走的过程中,通过右侧路边的积水能看到建筑物的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积水看到建筑物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B.小量看到的是道路左侧建筑物的像
C.小量看到的是道路右侧建筑物的像
D.小量看到的是道路左、右侧建筑物的像
14. 光在同一种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值一般取为3.0×105________,太阳光传播到地球的平均时间需要8 min 20 s,则太阳与地球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km。

1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年是________的单位,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M′N′为平面镜,ON是________,AO是__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17. 如图所示,池底某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就会感觉这点的位置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了,即池水变________(填“深”或“浅”)了。

18. 某日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了—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

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________,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9. 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

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0.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21. 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

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

请在图乙中画出紫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22. 在图中,两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竖直镜面上。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明水平镜面上反射角的大小。

23.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
(2)如果有3 mm厚和1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4)选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使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为什么不用未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做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

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

25. 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1)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
时,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说明红光的外侧有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明为了使温度计的示数升得更快,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的颜色是______,同时将温度计尽可能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三棱镜。

(3)若在紫光的外侧放置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则可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在紫光的外侧也存在着一种不可见光。

答案:
1---13 CADCA ADBBD ACC
14. 均匀介质 km/s 1.5×108
15. 3×108小于距离光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
16. 法线入射光线 OB ∠AON 30°
17. 升高浅
18. 色散绿复色光
19.
20.
21.
22.
23. (1) 确定像的位置
(2) 1
(3) 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5) 点燃蜡烛光线强,成像明亮清晰24. (1) 荧光物质
(2) 反射
(3) 紫外线能否穿透玻璃
25. (1) 升高红外线
(2) 黑色靠近
(3) 荧光物质发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