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连续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含量。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和血清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LVESD、LVEDD和血清NT-proBNP均减少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LVEF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LVEF提高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法舒地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上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左室结构及射血分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法舒地尔;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的近期及远期死亡率高达50%[1]。

国内学者报道称,心衰、高血压病、糖尿病史以及年龄和心率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2]。

Rho/Rho通路信号中对心血管系统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功能等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3]。

有报道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中Rho/Rho 通路上调与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法舒地尔是临床上唯一应用的Rho激酶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故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观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其中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6±19.74)岁,其中心功能Ⅳ级7例,Ⅲ级25例,Ⅱ级8例。

心电图表现:前壁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18例,正后壁心肌梗死3例。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63.8±18.8)岁,其中心功能Ⅳ级9例,Ⅲ级26例,Ⅱ级5例。

心电图表现:前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心肌梗死19例,正后壁心肌梗死4例。

心功能分级依据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

排除标准:(1)出现心源性休克、低血压;(2)出现心脏机械性并发症;(3)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4)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史;(5)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患者。

(6)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消化道溃疡、肿瘤、肺动脉栓塞、急性脑梗死、主动脉狭窄;(7)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药物治疗、胸痛至入院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
抗凝处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ACEI或ARB、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地高辛、抗感染、化痰止咳药物等。

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每次60 mg稀释静滴,1次/d,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1.3.1 心脏结构与功能测定患者入院待病情稳定后及出院1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2 NT-proBNP测定所有患者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各抽取一次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标本在30 min内用离心机分离,3000 r/min共10 min,血浆分离后立即使用NT-proBNP试剂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LVESD、LVEDD和LVEF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的LVESD、LVEDD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后两组LVESD与LVEDD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LVESD 与LVEDD减少更加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LVEF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LVEF提高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T-proBNP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明显增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中的Rho/Rho激酶通路信号分子表达上调,活性增强,在对心肌细胞及其血管系统中的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胶原纤维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4]。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ho激酶还有可能参与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肌及血管重构[5]。

法舒地尔是目前应用临床上使用的一种新型的Rho激酶抑制剂,鉴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日益明确,故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的LVESD与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加,NT-proBNP明显下降。

NT-proBNP是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及治疗的疗效判断
[6-7]。

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法舒地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上具有一定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