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大事年表概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外史大事年表概括
《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士人社会。

以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年表概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故事开始,主人公蒲松龄被选为举人,进入儒林。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蒲松龄因为性格直率,与同乡官员发生冲突,被发配到外地任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蒲松龄到达外地,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官场生涯。

-乾隆六十年(1795年):蒲松龄被调往浙江任职,开始撰写《儒林外史》。

-乾隆六十三年(1798年):蒲松龄因为揭发官场腐败而遭到迫害,被贬至贵州。

-乾隆七十年(1805年):蒲松龄因为上书乾隆皇帝,请求改革官场,得到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嘉庆四年(1799年):主人公之一的赵翼科举落榜后,被迫从事私塾教师的工作。

-嘉庆十五年(1810年):赵翼被推荐为乡试主考官,遭到其他官员的嫉妒和排挤。

-嘉庆十八年(1813年):赵翼因为公正执法被贬官,成为一名普通
百姓。

-嘉庆二十年(1815年):赵翼之子赵星岳考取进士,进入儒林,但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被卷入官场纷争。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赵星岳因为意外得罪权贵,被贬至乡村任职。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赵星岳因为上书乞求改革,被贬至南方任职。

以上只是《儒林外史》中的部分重要事件,小说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儒林士人的生活困境、官场的腐败现象以及个人追求和人性的较量。

整个故事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