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台相机拍昆虫——索尼微单相机ZV-E10+索尼微距镜头FE_50mm_F2.8_MACRO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索尼ZV-E10机身 + 微距镜头FE 50mm F2.8 MACRO组合
图2 可翻折液晶显示屏方便多种视角取景
图3 尼康D850全画幅相机(左)与索尼ZV-E10(右)的微距画面占比对比
索尼微单相机ZV-E10 + 索尼微距镜头FE 50mm F2.8 MACRO组合
提高,单凭手机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勉
为其难了。
借着为他庆祝生日的机会,我和老
姐商议,打算送他一台适合拍摄昆虫微距的相机。
在具体如何选择机型和镜头组合时花了一些心思:外甥此前从未深度接触过相机,任何级别的相机对他而言,刚开始的手感可能都不如手机,所
以没有必要现在就选用中高端机型;除了拍照,外甥还时常为昆虫拍摄一些小视频,因此选择的机型最好带有较好的视频拍摄功能;随着拍摄经验越来越丰富,相机越来越上手,升级换代恐怕是难以避免的,所以部分设备需要考虑今后升级的延续性,比如镜头等等。
思来想去,权衡利弊,最终选中了索尼微单相机ZV-E10 + 索尼微距镜头FE 50mm F2.8 MACRO组合。
图4“触屏快门、触碰对焦、触碰跟踪”设置界面图5 索尼微距镜头FE 50mm F2.8 MACRO
相机的选择
索尼ZV-E10是一款拥有2420万像素的APS-C画幅微单相机,产品定位为Vlog机型,所以自带较强的视频拍摄功能,这一点符合外甥的小视频拍摄需求。
我注重的是静态照片拍摄性能,ZV-E10拍摄的照片尺寸为6000×4000,比我自用的4500万像素尼康D850的DX裁切模式(输出图像5408×3600,约1940万像素)图像还要更大一些,有利于表现微距的细节。
ZV-E10不敢说有多么出色,毕竟同系列更高端的ZV-E1今年已经上市,从价格的巨大差异就能看出两者性能差别之大(索尼商城ZV-E1市场价15499元,ZV-E10市场价4999元),ZV-E1是全画幅相机,却只拥有1210万像素,更大的画幅和更低的像素数意味着画质、层次、感光度、色彩过渡等多方面的极大提升,但像素过低这一条不符合我希望微距拍得更大一些的初衷,在使用同一个镜头拍摄同一个物体时,ZV-E10的成像大小是ZV-E1的2倍像素×1.5(折算系数)!ZV-E10的很多性能指标例如高感表现、对焦追焦能力等都无法跟ZV-E1相比,不过其主要性能还是基本能满足一般拍摄需求的,而如果单论微距拍摄的性价比,则要远高于ZV-E1。
个人较为关注的ZV-E10部分指标:
·感光度ISO100-32000(可扩展至ISO50-51200)能适应日常环境和部分暗光环境拍摄
·覆盖画面区域的425个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和425个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点方便先构图后对焦
·可翻折液晶显示屏方便多种非常规视角取景
操作方面,ZV-E10拥有的“触屏快门”“触碰对焦”“触碰跟踪”功能是我比较看重的:
触屏快门
当设置为“触屏快门”时,手指触碰显示屏的任何位置,相机就能自动对该位置物体进行对焦并拍摄(注:需要先触摸激活屏幕上方的图标使之变为橙色,否则无效),“构图-取景-对焦-拍摄”一键完成,方便快捷,缺点是如果目标在取景画面中占比小于手指触摸面积,就不容易刚好点中对焦位置,比如昆虫复眼,所以最好多拍几张提高成片概率。
触碰对焦
当设置为“触碰对焦”时,手指触碰显示屏的任何位置,相机就能自动对该位置物体进行对焦,但并不拍摄,控制快门依然需要通过按压快门按钮来实现。
当对焦物体较小使得手指不易点中希望合焦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多次点击聚焦目标,效果理想后再按下快门。
“触碰对焦”比较适合拍摄相对静止或缓慢移动的目标。
触碰跟踪
当设置为“触碰跟踪”时,跟“触碰对焦”类似,也是触碰屏幕完成对焦,但合焦点会跟随目标移动并连续追焦,控制快门同样需要通过按压快门按钮来实现。
“触碰跟踪”适合拍摄一些稍微活跃的目标,不过实际操作下来,发现追焦距离不宜过长,毕竟微距的景深很浅,对象角度变化又大,可能爬着爬着就从正面爬成了侧面,合焦位置会慢慢发生偏差。
镜头的选择
可选的索尼专业微距镜头主要有三款,分别是FE 90mm F2.8 MACRO G OSS、FE 50mm F2.8 MACRO以及E 30mm F3.5 MACRO,前两款是全画幅镜头,后一款是APS-C画幅镜头,三款镜头都能达到1:1的最大放大倍率。
FE 90mm F2.8体积、重量相对较大(尺寸79mm×130.5mm,重量602g),对于只玩过手机拍摄的相机新手会感觉不便携带和长时间持握,所以首先排除;E 30mm F3.5重量最轻体积最小(尺寸62mm×55.5mm,重量138g),但是只能用于APS-C画幅机身,不利于今后可能的相机升级,且达到最大放大倍率时离目标太近(0.095m),容易惊扰到昆虫;FE 50mm F2.8各方面相对折中(尺寸70.8mm×71mm,重量236g,最近对焦距离
图6 青苔(对焦尝试,对焦点位于右侧的“豆芽”)
图7 野草莓(色彩尝试,色彩真实,细节过渡有层次)
0.16m),又为升级做了预留,所以最终决定选
用FE 50mm F2.8 MACRO。
实用感受
我目前常用的是尼康单反相机,松下、佳
能、宾得都用过,索尼微单对我来说却是首次尝试,虽然相机原理相通,但各品牌甚至同品牌各系列相机的实际操控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不过这样也好,我正好可以利用“新手”的角色来切身体验一下这套组合的上手感觉。
先说说画面效果。
ZV-E10色彩比较真实自然,图像的细腻和锐利程度都比较满意。
感光度的表现令我欣慰。
索尼ZV-E10的自
动感光度范围是ISO100-6400,由于微距拍摄环
境的光照强度经常处于较低水平,手持拍摄时为了确保画面稳定,快门速度不能设得太慢;微距景深很浅,为了保留一定的景深,往往需要收小一些光圈,比如F5.6-14,当然,不用最大光圈
也有利于发挥镜头解析力。
限制了快门和光圈,要获得充足的曝光量,就只能依靠高感光度了。
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即使是白天室内,感光度也经常会用到ISO1000-6400,所幸,很多较高感光度片子的噪点并不大,画面比较干净,说明ISO6400以下的高感光度可放心使用。
实拍中感觉,“触屏快门”“触碰对焦”“触碰跟踪”等对焦拍摄方式,在不同环境和目标下,时而高效时而失效,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
好在这些模式下半按快门依然有效,如果配合半按快门来综合使用(触屏快门除外),成功率则会大大增加。
微距镜头出于提高对焦精度的考虑,其对
焦组件往往都具有较长的行程和相对较慢的合焦速度,如果使用中高端机身,在其强大的驱动力驱使下,对焦响应问题不会很大。
然而在相对低端的机身驱动时,就会明显感觉到对焦力度不够,合焦相对缓慢,ZV-E10机身与FE 50mm F2.8 MACRO镜头的组合就有这个不足,当目标
明暗反差较小时,镜头对焦会出现全程的“拉风箱”现象,而且“拉一圈风箱”耗时不短。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一些控制手段来加以缓解,当半按快门发现对焦正在“远离”时,应立即放手停止本次对焦并重新尝试新的对焦,多次操作直到镜头处于正确合焦方向;还有一种方法,先将相机移动到目标焦点附近,再开始半按快门对
图8 拼刺(快门速度1/80s,尝试动静虚实的动感效果)
焦,然后在相机移近目标过程中多次半按快门对焦,或使用连续对焦方式。
将目标预先放置在焦点附近,有利于相机准确判断合焦方向,进而缩短对焦耗时,实拍中多次证明此法行之有效。
稍有遗憾的是,这
个组合中机身、镜头均不带光学或机械方式防抖功能,所以手持拍摄时速度一般需要几十分
图9 大眼睛斗士(ISO4000,画面依然细腻)
图10 起飞之前(如果再晚零点几秒,就能拍到甲壳张开、翅膀伸展的画面,还是经验不足啊!)
图11 荒原精灵(外甥说想拍出荒凉星球的效果,暗光环境,LED手电侧向补光,自定义白平衡)
图12 绿野仙踪(利用饲养箱内壁及布设模拟自然界神秘效果,暗光环境,LED手电补光,自定义白平衡)之一秒以上,或者利用轻便脚架来辅助拍摄,不然很容易抖掉。
由于相机很快就要移交给外甥,实际留给我的摸索时间不是很多,认识上会显得比较粗浅,就算是第一印象吧。
相信外甥能够摸索出更多、更实用的使用技巧,将这个相机、镜头组合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