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结合制作“分数墙”的活动,理解分数单位。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呢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分数单位)。

师:同学们,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条,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几个纸条长?
学生动手量,汇报测量结果。

生汇报:数学书的宽正好是3个纸条长,数学书的长不能正好量完,数学书的长不够5个纸条长,比4个纸条长多一些。

提出问题:数学书的长不够一个纸条长的部分怎么量?该怎样继续量下去?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讨论继续测量方法
把这张长方形纸条对折,用它的一半去量,看能否正好量完。

把这张长方形纸条对折再对折,再去量,看能否正好量完。

2、尝试用刚才想到的这些方法动手量一量。

通过量,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找出测量结果(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小结:分数可以作为测量标准和测量结果。

3、测量绿纸条是黄纸条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度量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从度量的角度揭示分数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用分数可以表示物体的长度。

本环节的目的是从度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通过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认识分数单位。

5、制作“分数墙”发现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

(1)仔细阅读课本中给出的部分“分数墙”,明确每一步的意思。

(2)在课本上把这个“分数墙”填写完整。

(3)小组讨论交流在“分数墙”上的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分数墙”,进一步理解分数单知识,让学生在填一填的基础上体会分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越小,理解一个纸条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这个纸条的几分之一。

通过讨论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


6、知识应用,强化对分数单位的理解。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练一练”的第1题。

先估计,再测量,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练一练”的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

3、“练一练”的第4题。

小组内讨论发现规律。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
2、什么样的分数是分数单位,它有什么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