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1 第1单元 第4讲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落实
典题演练
(2022·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
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
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命题设计
聚焦考点
秦汉时期的军事、文化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 广泛
造纸术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竹木简策和帛书; (选必3,P79)西汉出现造纸术
西汉
《 黄帝内经 》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隔离患者,注意公共卫生(选必2,
疫病防治
P81)
科技
《 神农本草经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医学
外科手术,创制麻醉药“麻沸散”、
华佗
东汉
12345
2.(2022·6月浙江选考)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
√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元代
由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西安灞桥、甘肃天水、敦煌等地几次发现 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在西汉时已出 现书写用纸,A项正确。
第4讲
秦汉的经济、文化与科技
课标要求
1.了解秦汉时期主要经济制度、措施以及这些制度与措施 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丝绸之路,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 的重要角色。 3.通过了解两汉文化的成就,认识两汉文化成就的原因及 其特点。
考点定位
1.汉朝经济措施及特点。 2.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的措施及意义。 3.古代丝绸之路的整体特点及历史价值。 4.两汉文化时代特征。
二、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其他商路(选必3,P49-52) 1.丝绸之路 (1)概念: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 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张骞通西域
地位
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时间
公元前138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 影响
贸易的繁荣
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 田赋
为三十税一
人头税 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财__产__税__
徭役
秦汉徭役有 更卒 、正卒、戍卒三种 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正卒驻守内地两年;戍卒 屯戍边塞一年
概念阐释
均输平准制度 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把应当纳的贡赋都按照当地市价, 缴纳当地出产的土特产,由各地均输官组织运输工具,根据物资供需 情况,或是运往京师,或是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平准,就 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 卖之,贱则买之”,以抑物价。均输、平准制度将过去由富商大贾掌 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所有。
——摘编自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 有何变化。
答案 变化:教学内容由百家学说到儒家经典;办学形式由私学为主 到官学与私学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
拓展深化
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1)教育目的:中国古代以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中国 近代以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为目的。 (2)教育内容:中国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中国 近代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
返回
主题二 两 汉 的 文 化
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领域 史学
文学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首创 纪传体 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
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 汉书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
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汉代
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多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真实情况
(3)唐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草原 丝绸 之路
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 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 事例: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 行的
西南 丝绸 之路
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 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作用: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 发挥着重要作用
1.(2021·6月浙江选考)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 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 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12345
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 地刻画秦军的风采,形象地展示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的 情况,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故选D项。
海上丝绸
之路
西汉
条件:航海技术的发展 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视角 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材料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 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 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 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基督 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 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健身方法“五禽戏”(选必2,P82)
张仲景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选必2,P82)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 《九章算术》
有重要地位
科技
东汉 蔡伦 改进 造纸术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 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 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儒学
儒学官方化,神学化。儒学逐渐成为 传统文化的主流
①汉武帝在南阳设铁官。 ②南阳有多处冶铁和铸造作坊,冶铁工匠积累了丰富的 工作经验。 汉朝 冶炼业 ③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风箱——水排,以水力为动 力,装置皮橐鼓风,将空气送入冶铁炉,大大提高了生 产效率(选必2,P22)
3.商业
货币
在圜钱基础上将各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秦朝 度量衡
统一了度量衡
拓展深化
(2)历史价值 ①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 线路大网络。 ②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 互通和经济往来。 ③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 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 ④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 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2.手工业
表现 ①汉朝画像石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情景。 ②人们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纺织业 ③四川老官山汉墓蜀锦提花机模型: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 汉 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 朝 空白,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选必2,P21) 东汉时期制瓷技术渐趋成熟,烧制出釉层较厚而有光泽的 陶瓷业 青瓷
视角2 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材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 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 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 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 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 阿拉伯和欧洲。——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答案 理论体系独特完整;诊疗方法(脉诊和针灸)历史悠久;免疫方面 贡献突出;医学专著不断出现;政府介入与管理;医学思想影响国外。
拓展深化
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成因
历史悠久;医学专著不断出现,理论体系独特完整;重视经 特点 验积累与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丰富;强调天人合一,辨证施
治;药食同源;著述丰富,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 原因 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读书人观念的转变;历代医 者的潜心钻研;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等
政策
重农抑商
市场
市场繁荣(描绘集市的东汉画像砖)
汉朝
汉武帝开始铸造“五铢”铜钱,这一形制一直使用到唐朝
货币
初年(选必1,P87)
汉朝
信贷 契约
政策
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 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 约(选必2,P39)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盐铁官营、均输 平准、向工商业者征税等
思维点拨
“五铢”铜钱形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使汉代钱币体制获得了长期稳定。 (2)为中国古代货币开创了新的钱币体制和新的阶段。 (3)朝廷统一铸造铜钱,标志着朝廷集中统一货币铸造权的成功。 (4)实现了全国的货币统一。 (5)币值稳定,使用广泛,成为事实上的本位货币。
4.赋役制度的变化(选必1,P92) 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主要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三种。
题干主旨与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 关键能力 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
方法点拨
目的意图类选择题的基本设问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目的是”“根本 目的在于”“目的是”“旨在”“主要意图是”等。解答此类选择题 要区分好“三性”: (1)根本目的:强调其“终极性”。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 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和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 终结果。常采用“根本目的”“根本上是为了”“是为了”等用语。
本题题干情境呈现了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
汉代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情境重在构建在 情境设置
秦、汉的时代背景下,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解题指津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A项 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 易错排查 相马课,排除B项
内容导航
主题一 秦汉的经济 主题二 两汉的文化 落实典题演练 课时精练
主题一 秦 汉 的 经 济
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一、秦汉时期的经济 1.农业
秦汉
耕作方式 水利灌溉 技术体系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比如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
西汉修建龙首渠、东汉末期出现翻车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 技术体系(选必2,P4)
西汉 教育(选必3, P77)
儒学独尊
中央官学:汉朝设立的太学,是古代 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官学:自汉朝开始设立
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视角1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的局面。但这些变化遭到了嬴秦执政时期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的沉重打击。入汉之后,汉代教育制度对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作 了较大的调整,形成了第一个教育制度创新的高峰。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答案 由汉武帝推动而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伸为民生路、商业路、 世贸路、物流通道;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让中国融入世界并逐渐发挥 影响力的中西交通要道。
拓展深化
古代丝绸之路的整体特点及历史价值 (1)整体特点 ①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汉初复杂、多元并存的东亚地缘 政治格局。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西汉王朝处理对匈奴关系方面的战略性附属物, 具有历史无意识性。 ③古代丝绸之路内涵的扩大化与多样化、发展过程的主动性与波动性。
(2)主要目的:强调其“重要性”。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 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般来说,长远 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 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强调其“急迫性”。是指当事者要达到的最近的、急于 马上达到的结果或结局。常采用“直接目的”“目的是”“意图是” 等用语。如需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 统治利益最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