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提升语文课堂教
学效果的做法,以加强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校园文化
中国语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有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甚
至还有它代代延用的经世哲学。
教师教授语文就要把这些精神的东西传承给学生,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中国文化思想的人。
而学校是塑造人的理想之地,有一块相对纯净的校园,有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
他们处于思想的急速增长时期,教师传授给他们怎样的知识、塑造怎样的灵魂显
得犹为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当今在提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学应该担当重任,起
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相应贡献。
一、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育现状
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和家长盲目认为学到技术,尽快赚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学校为了迎合学生这种心理,便极力压缩语文课,让语文为专业课让路。
就本校而言,许多专业班三年中语文课只有三十多节。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
还在炮轰语文,把学生的流失归咎为语文课太多,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跟着起哄。
语文在人们心中似乎有些不光彩。
但是上级部门规定学校必须开语文课,学校就
弱化语文课,弱化再弱化,以致语文课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语文课被弱化了,但在中职学校,运用语文的场合却存在,条据要写,实验
报告要做,升国旗要安排要讲话,黑板报要办……这些都要靠学生完成,然而学生却茫然无措。
一时间教务科工作人员报怨不断,专业教师头痛不已,学生科长叫
苦不迭,班主任只好越俎代庖。
青春年少的学生,成长的烦恼,思想的苦闷,心中的委屈,需要正常的途径
渲泻,他们不能写日记,不会向主流社会诉说以寻求的帮助。
精力充沛的孩子,
业余时间无处打发,精神空虚,上网猎奇良莠不分。
看他们的QQ上聊天记录,
满篇脏话,满篇错字。
他们受着教育,却是缺少文化修养的人。
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
语文必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校园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是什么?泰勒
这样定义它:“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
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
艺术、教育、科学等。
”语文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作用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意见。
1.以优美的故事教化人。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提倡故事教学法,这是笔者在技校语文教学中
总结出的一条适用性经验。
因为学生文化基础差,纯理论的东西,不好理解,让
他们生厌,而故事生动形象,寓教于乐,通俗易懂。
故事的讲述不是终极目的,
最后必须归纳总结,卒章显志,显出其教化作用。
2.以犀利的语言点化人。
语文课让学生发言,畅所欲言,但它决不允许胡说八道。
记得在一个班上课,讲外貌描写,讲到一个人戴着帽子,一个学生口无遮掩地说:“绿帽子”。
笔者不
予理睬,许多学生认为我是害怕,马上附和,我说:“再说一遍。
”他们马上重复,
如此这般几次后他们竟有些得意,于是笔者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谎话说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 他们低下了头,知道自已错了。
有次上课,谈到人生理想。
一个男生在下面接话:“泡妞。
”全班同学把目光
一致投向他,他面红耳赤,于是笔者讲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我们要学会做人,而
不是重返动物。
人说话做事必须经过大脑,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心中要有取舍。
技工学校学生要立志有文化的人,决不能把自己当作痞子、流氓。
如果我们
的学生学会自律、追求品味、脱离俗气,校园就会少些骂声,师生耳根就会清静
许多。
从学生的接话中笔者也及时指出了他们对女性的不尊重,是无知的表现,在
有品味、有思想的女孩的心目中,是鄙视这种男孩子的。
“你喜欢做个小痞子让人瞧不起吗?” “不喜欢。
”让我们每一个中职生都象绅士一样有修养、有风度,学
生就会变得高雅起来,学校也会变得高雅起来。
佛说:“人心都是向善的。
”这种
教育是种点化。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3.以精僻的论述折服人。
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叫做《感天动地,震撼你我》,其中讲到一个缉毒英雄。
其实我们的校园中就有人吸食其衍生产品,于是抓住机遇,响鼓重槌。
笔者讲了
一只猴子注射毒品一针成瘾的实验,北京卫生部紧急叫停的开颅手术。
他们震惊,震撼。
笔者就势告诉他们,社会暗流涌动,每一个人都应该洁身自好,千万不要
涉毒啊。
让每个人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要想健康,远离毒品。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这里的“健康”是指个人健康,家庭健康和社会健康。
学习钱钟书《论快乐》,作者层层拨笋,告诉我们:快乐是精神的、思想的
愉悦。
它可以超越物质和肉体,我们应该追求的就是这个境界。
作为人应该有高
尚的精神追求,不被低俗的物质泯灭良知。
发乎情,止乎理。
不矫情,不伪饰。
平心静气,让学生中有一种正气回荡,
让校园中有一种正气回荡。
让学生心中的“正”压住“邪”。
折服真气,折服正气。
4.以经典作品激励人。
现在媒体发达,学生喜欢追求新事物。
但是网络鱼龙混杂,学生怎样分辨真假、美丑呢?语文课就可以很好地担当起这个责任。
课堂教学中一次小小地讨论
就是一次很好地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看过《潜伏》吗?《人间正
道是苍桑》中攻打惠州,淡水是第几集?不经意的引导就很好地转移了视线。
中
央电视台的《状元三百六》多少技工的故事,吊车比赛、点钞比赛、车工比赛、
钳工比赛。
多少看点,引导学生去关注,教他们去欣赏。
这些对语文老师来说是
举手之劳,其实起到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适时的引导,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教育学生胜过平时千言万语,《我的青春谁
做主?》、《奋斗》这些与“90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看的津津有味,如果再配
合上台讲故事那就是一箭双雕了,何乐而不为?
5.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人。
目前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采用重读经典。
《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的诵读之声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做法。
如
果语文教学参与其中,不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上,读中有讲,读中有释,把握精髓,使学生真正理解,可能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的评讲,
也能让学生辨别古经典中的精华与糟粕,增进学生判断能力。
现在的语文课本也选录一些古典诗文,如《论语》、《老子》、《庄子》,
李白、杜甫等名家的作品。
这些都是精华所在,语文课中的精讲,会增强学生阅
读能力,这是授之与渔,而不再是授之与鱼。
它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得益彰。
大张旗鼓地宣讲,发挥其正面作用,校园文化就会蓬勃发展,一荣俱荣;淡化弱化语文教学,校园文化就会一损俱损。
参考文献:
[1]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理论(第2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6.
[3]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