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L与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IL与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关键词】 trail;hpv;宫颈病变;表达;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0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266-02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此疾病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文献报道称此疾病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具有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

笔者对于此疾病的发病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了解trail与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情况,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010年对74例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病理的样本进行检查。

其的样本都经病理检查明确对其的诊断。

27例患者为宫颈浸润癌,22例患者为cinii-iii级,25例患者为cin i级。

另把正常的宫颈标本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其进行对比研究。

所有明确诊断的宫颈癌患者都没有进行过化疗、放疗的治疗。

患者经figo标准进行分期显示:4例患者为iii-ⅳ期,9例患者为ii期,14例患者为i期。

对所有患有宫颈癌的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级、分型显示:5例患者为低分化,10例患者为中分化,12例患者为高分化,5例患者为腺癌,22例患者为鳞癌。

1.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ll.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应用rt-pcr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宫颈癌组的trail基因的表达数值为(0.441±0.117),cin
ii-iii级组的trail基因的表达数值为(0.536±0.150),cin i
级组的trail基因的表达数值为(0.675±0.211),正常宫颈组的trail基因的表达数值为(0.940±0.427)。

上述情况显示,宫颈癌组、cin ii-iii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in i级组和正常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cin i
级组的数值明显低于cin ii-iii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分化的宫颈癌组织中,trail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的宫颈癌组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宫颈癌组织中hpvl6e6/e7基因的表达水平与trai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07,p<0.05。

3 讨论
trail是一类可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

trail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胚胎及肿瘤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本实验发现从正常宫颈组织、不典型增生、到宫颈癌组织中trail的表达逐渐减少,提示宫颈癌发生过程中trail丢失,可能由此造成trail与trail受体结合诱导的凋亡减少,从而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这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目前已明确,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hpv16占绝对优势。

研究表明,trail能诱导感染hpv永生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trail丢失将解除trail对hpv16e6/e7早期病毒基因的抑制效应,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rail可通过对凋亡细胞死亡的调节
参与hpv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细胞分化成熟障碍过程,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相互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康丝丝,席晓薇,张松法,等.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hterc 基因的扩增及其临床意义.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1):
36-37.
[2]孙艳,岳天孚,薛凤霞,等.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09,49(26):94-96. [3]赵正云,刘丽丽,李小玲.液基薄层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141-143.
[4]史佃云,陈赛英,李桂梅.hterc基因检测对筛查高危子宫颈病变预防宫颈癌的临床意义.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1):39-41.
[5]吴翩,罗文敏,龚梅,等.液基细胞薄层涂片阴道镜对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临床与流调应用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102-103.
[6]黄斌,李瑞珍,吴瑞芳,等.hpvl1壳蛋白与hterc基因检测及联合分析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4):54-55.
[7]杨丹球,陈凤坤,唐惠英,等.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
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各亚型分布特点.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1):120-121.
[8]余琦,杨江辉,李宁.300例妇科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切片hpv基因分型结果分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8(4):23-24. [9]楼跃民,郭小妹,傅祝能.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hpv分型检测的应用探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