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八法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经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属,故又称奇经纳卦法。
从八法的组成观之,除八脉、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这两个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位。
推出的八穴代数(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即九宫数,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配穴法。
灵龟八法的日时干支,查询同飞腾八法,配以下表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
代数天干地支
代数
天干
地支
10
甲己
辰丑戍未
9
甲己
子午
9
乙庚
申酉
8
乙庚
丑未
8
丁壬
寅卯
7
丙辛
寅申
7
戊癸丙辛
巳午亥子
6
丁壬
卯酉
5
戊癸
辰戍
以上粗字为阳
4
巳亥
将日、时干支的四个代数相加,按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数,以余数求得八穴代数,就是当时应开穴(主穴):(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如合数被除尽,则用除数本身〕
八法主穴
八穴代数
配穴
互相关係
八卦名称
合自然界
交会八脉
合于部位
公孙
内关
父
乾
天
冲脉
心、胸、胃
内关
8
公孙
母
艮
山
阴维
后溪
7
申脉
夫
兑
泽
督脉
目内眦、颈项、耳、肩膀、小肠、膀胱申脉
1
后溪
妻
坎
水
阳蹻
临泣
外关
男
巽
风
带脉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
3
临泣
女
震
雷
阳维
列缺
9
照海
主
离
火
任脉
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
2,5
列缺
客
坤
地
阴蹻
治病先取主穴,后取配穴。
病人可自我按摩;医师可按摩、指压、
点穴、针灸。
时区以该地的自然时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区时。
取穴阅飞腾八法。
例如:欲求现在所开穴位,在网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时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甲为9,子亦为9。
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开内关穴。
交会穴是公孙,所以内关配公孙(先按摩内关,之后按摩公孙)。
如是甲子日、乙丑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乙为8,丑亦为8。
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3,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6,6为公孙穴的代数,所以甲子日的乙丑时开公孙穴。
交会穴是内关,所以公孙配内关(先按摩公孙,之后按摩内关)。
如是乙丑日、丙子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乙为9,丑为10;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丙为7,子为9。
四数相加的总合为35,由于乙日属阴,所以用6除,所剩的余数是5,5为照海穴的代数,所以乙丑日的丙子时开照海穴。
交会穴是列缺,所以照海配列缺(先按摩照海,之后按摩列缺)。
遇到结果是除尽无余,则阳日作9计算,应开的穴是列缺;阴日则作6计算,应开的穴是公孙。
灵龟八法。
既是八卦要穴,灵龟八法的配穴法(1)内关穴配(2)公孙穴。
(3)后谿穴配(4)申脉穴。
(5)临泣穴配(6)外关穴。
(7)列缺穴配(8)照海穴。
共有八卦要穴等详解如下。
※灵龟长命百岁,重要四足勇健,人类要健康亦复如是,注重手足八卦配穴。
【一】灵龟八法的配穴法
(1)、内关穴。
配(2)公孙穴。
(1)、内关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梅核气生结喉间,【中药】半夏厚朴处方添。
内关穴
自觉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内伤七情﹐外伤寒冷所致。
内关 Nei4 Kuan1 (p_6)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之络脉,别走手少阳三焦经,与阴维脉相通。
【部位】
大陵穴上2寸,两筋之间。
【主治】
1、心肌炎myocarditis。
2、心脏内外膜炎endopericarditis。
3、黄疸jaundice。
4、前臂神经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5、产后眩晕postantal vertigo。
6、胸腔一切疾病。
【取穴】
手平伸,握拳,拳心向脸,拳后横纹直上2寸,两筋间取之。
【方法】
针5~8分,留针15~20分钟。
灸10~20分钟,灸3壮。
【应用】
1、灵龟八法配穴法;内关配公孙。
盖内关通于阴维脉,公孙通于冲脉,而阴维及冲脉,是交会于心、胸、胃部,所以能治心腹中之疾病。
2、心脏衰弱;宜针刺内关1分深,微捻,用微啄术,1分钟捻捣,3分钟出针,切勿忽快忽慢,或间歇。
进针前用爪甲切位法,以免伤筋脉。
3、强心定喘作用;当病重垂危,适用注射强心针,以延续生命时,宜用上示疗法,针治亦有同等效力。
尤其对止喘有特效。
心胸疾病,取治内关穴,是担截法,中的截法。
4、心脏暴痛;为实症,针内关穴用泻法。
虚症;头颈僵直,针治
内关穴用补法。
5、清心胸郁热。
骨蒸。
盗汗。
咳嗽。
血崩(失血)。
梦遗。
『治疗』:针刺内关、配三阴交穴。
使从水道下行,滋阴养血,为治疗痨怯之要法。
因内关穴可清上,三阴交可滋下。
6、妇女妊娠恶阻;针内关。
足三里。
间使。
三阴交。
尺泽。
胆俞。
大陵。
7、胸膜炎pleurisy;针刺内关。
四渎。
外关。
8、下死胎still birth;针刺内关穴、配三阴交。
9、下胞衣;针刺内关、配照海穴。
10、袪除胸闷;针刺内关、配建里穴。
(2)公孙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梅核气生结喉间,【中药】半夏厚朴处方添。
公孙穴
自觉喉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内伤七情﹐外伤寒冷所致。
公孙 Kung1 Sun1 (Sp-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
为八法交会穴之一。
【部位】
在大拇指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
【主治】
1、下腹部痉挛m .spasm over hypogastrium。
2、肠出血enterorrhagia。
3、颜面浮肿facial edema。
4、癫痫epilepsy。
5、呕吐vomiting。
6、食慾不振anorexia。
7、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取穴】
1、正坐,在太白穴后1寸处。
2、按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一揳状骨接合之处。
为足背最高点,按其高点,向内侧滑下,当骨边陷中取之,强压时,足跖有痠麻处是穴位。
【解剖】
在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缘,在外展姆肌中;有附内侧动脉足背静脉网;分布有隐神经(小腿内侧脾神经)。
【方法】
针尖向足掌心进针4分,留针15分钟。
灸10分钟,灸3状。
【应用】
1、脾冷。
胃痛。
胸。
腹。
脐下等疾病;用针刺公孙,是要穴。
用强刺激及留针,以栏之(要闭气)。
是栏法之一,针感到病灶才有效。
2、肠。
胃切痛为『实症』:宜泻公孙穴。
肠。
胃鼓胀为『虚症』:宜补公孙穴。
3、腹痛celialgia;针刺公孙、配内关穴。
【二】灵龟八法的配穴法
(3)后谿穴。
配(4)申脉穴。
(3)后谿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盗汗阴虚内热归,夜寝淋漓最损亏。
耳耸气闭行似呆,听而不闻语多猜。
后谿穴。
后谿 Hou4 Tsih1 (si_3)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之所注,俞穴属木。
【部位】
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
1、癫痫epilepsy。
2、衄血epistaxis。
3、耳聋deafness。
4、角膜炎keratitis。
5、白膜翳。
6、扁桃县炎tonsilitis。
7、肘痺痉挛。
8、颈项痉挛neck m.spasm 。
【取穴】
手握拳,小指本节后横纹头,压之有酸痛感处,陷中取之。
【解剖】
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外展小指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脉,手背静脉网及掌背神经(尺神经分支)。
【方法】
1、握拳,横纹头上1分处进针6~8分。
灸15分钟。
2、可用点刺放血。
【应用】
1、八脉八法中。
后谿与督脉相通,另一支线与膀胱经相通,因而后谿穴,有下列功能。
2、清热,袪风,醒脑,开郁,镇痛analgesic,腿痛painful leg
:a针刺后谿穴、配b环跳。
3、后头痛post headache。
风湿痛rheumatism。
肘。
臂。
颈项痉挛:后谿是特效穴。
4、癫痫epilepsy:1后谿、2大椎、3间使、4鸠尾、5百会、6丰隆,有卓效。
5、肺疾病lung disease。
肺炎。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后谿为名灸穴。
6、头痛发热headache pyrexa。
脉浮急。
身疼腰痛lumbago。
无汗而喘:后谿名针穴。
7、黄疸laundice 消渴diabets:a后谿配b劳宫。
8、盗汗night sweat:a后谿配b阴郤。
9、胸颈痛painful chest and neck:后谿配列缺
10、颈。
项。
耳。
肩。
背。
上肢痛:a后谿b申脉。
(4)申脉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肩胛腿臂忽做痛,辗转无宁不便动。
申脉 Shen1 Men4 (b_62)足太阳膀胱经脉。
又名阳硚、鬼路。
十三鬼穴之五。
阳硚脉之所生。
(不宜灸)【部位】
在外踝骨下5分陷中,可容爪甲许,赤白肉际。
【主治】
1、头痛headache。
2、眩晕dizziness。
3、腰部及下肢神经痛lower limb neuralgia。
4、胫骨神经麻痺tibial nerves paralysis。
5、中风apoplexy。
6、四肢麻痺acroparalysis。
7、脚气beriberi。
【取穴】
正坐,外踝直下4分之处,空陷中两筋间取之。
【解剖】
有外踝动脉网;正当腓肠肌分布处。
【方法】
针3~5分。
灸5~10分钟,灸1~3壮。
【应用】
1、头痛(时发时无);针刺申脉穴。
是远隔疗法。
2、足肿;申脉穴配、太谿、配崑仑穴。
3、头痛。
头风;申脉穴、配金门穴。
【三】灵龟八法的配穴法
(5)临泣穴。
配(6)外关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眼脸下垂目难睁。
足临泣(g-41)。
足临泣 Lin2 Chi4 (g_41)足少阳胆经。
又名足临泣,足少胆经之所注,俞穴属木。
【部位】
在足第四趾与第五趾本节后,去侠谿穴1.5寸。
【主治】
1、间歇热algd fever。
2、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3、眩晕vertigo。
4、月经不调irregular mestruation。
5、全身麻痺、疼痛general paralysis or pain。
6、乳腺炎masttitis。
7、瘰疠(脖子淋巴腺结核)sorofula。
8、胸痛pectoralgia。
【取穴】
1、正坐垂足,取4趾与5趾本节后跖骨上踝之前陷中取之。
2、第4趾与第5趾本节后,骨交点之前靠第4趾是穴位。
【解剖】
在第四跖骨间隙后部;有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骨侧动脉;第四跖骨背侧神经。
【方法】
针4~8分。
灸15~20分钟,灸3~5壮。
(6)外关穴
灵龟八法详解
盗汗阴虚内热归,夜寝淋漓最损亏。
偏头疼痛苦难挨,耳鸣眼花相继来。
【中药】:吴茉萸。
外关 Wai4 Kuan1 (t_5)手少阳三焦经。
为手少阳脉络,别走心主厥阴心包脉,阳维脉之所会。
【部位】
阳池后2寸,两筋之间。
【主治】
1、半身不遂hemiplegia。
2、前臂神经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3、上关节炎。
4、书痉writer's spasm。
5、耳聋deafness。
6、齿痛toothache。
7、一切目疾eyes disease。
8、腺病adenopathy。
9、热病fever。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下,阳池上2寸,两骨缝际间取之。
【解剖】
在尺骨与桡骨之间;伸指总机和伸拇长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桡侧;
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与前臂骨间掌侧动脉本干;分部有前臂背侧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方法】
向内关方向直针,针4~6分,要针感,才有效,避开血管。
【应用】
1、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的络穴,手少阴心经相连击。
对实症时;泻之。
虚症;不收之症,补之。
2、手臂扭伤brachial sprain:针刺外关、配阳池穴。
採循经取穴法。
3、中指麻木;针刺外关穴,需留针30分钟。
4、手指麻木;针刺外关、配合谷、中渚、后谿、用隔姜灸,各7~9壮。
3~5次痊癒。
5伤寒typhoid。
头痛headache;泻外关以截之。
6肚子痛。
便秘celialgia constipation;针刺外关、配大陵、支沟,捻针10分钟,留针60分钟。
【四】灵龟八法的配穴法
(7)列缺穴。
配(8)照海穴。
(7)列缺穴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详解
喉中无物乾嚥沫,似痒非痛呛咳多。
列缺
列缺 Lieh4 Chueh1 (l_7)手太阴肺经。
又名童玄、腕劳。
是手太阴之络穴,别走阳明大肠经,为四大总穴之一。
【部位】
去腕侧1.5寸,在前臂桡侧之下端,桡骨茎状突起之直上。
【主治】
1、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2、阴茎痛溺血phallalgia。
3、颜面神经痉挛及麻痺facial palsy。
4、感冒common cold
5、桡骨部肌炎radial myositis。
6、咳嗽cough。
7、哮喘asthma。
8、鼻炎。
9、头痛headache。
10、齿痛dentagia。
11、衄血epistaxis。
12、指掌痛。
13、脑贫血cerebral anemia。
14、口不开。
15、手无力。
16、健忘。
17、惊悸。
【取穴】
1、两手之拇指张开,两虎口接成交叉形,右手食指压在左手之桡骨茎状突起之上部,食指尖到达处。
约去腕关节1.5寸,桡骨外缘是穴位。
2、以手侧置,穴位向上,食指爪甲在茎状突起部,之直上探取筋、骨陷中按定下针。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外展拇长肌腱之间,桡侧身长肌腱的内侧;有头静脉、桡动脉、静脉分支。
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方法】
针尖向肘方面卧刺进针,针身在皮下2分,留针10~15分钟,列缺穴可用放血。
灸10分钟,灸1~3壮。
【应用】
1、列缺穴是手太阴之络,别走阳明之络,是四总穴之一。
主治头颈之疾病。
2、八法交会穴中;是列缺穴、配照海穴。
对任何热病,有退烧之效用。
3、『诊断』:络穴有助于辨症之虚、实。
『特点』:脉气实时;列缺穴肿硬或隆起。
脉气虚时;列缺穴有陷下现象。
4、头痛:用列缺穴是截法。
从列缺穴下针,针尖直透太渊穴;这是一针两穴的担法;又名过樑法。
5、喘息asthma:针刺列缺穴、配足三里。
6、心烦坐卧不安:针刺列缺穴、配心俞穴。
7、头痛、热汗不出:针刺列缺、配太渊穴。
(8)照海穴
灵龟八法详解
子宫痉挛小腹疼,突然如绞痛难忍。
照海 Tsao4 Hai3 (k_6)足少阴肾经。
又名阴硚,阴硚脉所生。
【部位】
内踝骨尖下1寸。
【主治】
1、意病hysteria。
2、月经不顺irregular menstruation。
3、子宫外出prolapse of uterus。
4、淋病。
5、阴茎异常勃起。
6、扁桃腺炎tonsilitis。
7、四肢倦怠lassitude。
9、咽喉乾燥laryngoxerosis。
10、失眠insomnia。
【取穴】
坐定后,将两足底相对合,从内踝骨尖直下1寸。
距骨结节与内踝骨之间陷中取之。
【解剖】
在内踝骨下方,外展拇肌止点;后下方为胫后动脉静脉;
分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正当胫神经本干。
【方法】
针3~5分,可用三稜针点刺放血。
灸10~15分钟灸1~3壮。
【应用】
1、八法交会穴;照海配列缺穴。
『主治』:咽喉、胸膈疾病。
2、五更泻(早上3时~5时),乃肾泻。
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rrhea之一。
宜温补肾脏调理脾胃。
『治疗』:针、灸,以照海为主穴。
配肾俞。
命门。
三阴交。
脾俞。
足三里。
再取百会以振奋下陷之气。
3、口紧不开。
痰涎壅塞;先用针刺少商。
商阳。
少冲使其出血,再用三稜针刺照海穴,放出紫色瘀血,既癒。
4、通大便;照海。
配支沟穴。
5、腹中硬块;照海。
配内关穴。
6、咽喉病;照海。
百会。
配太冲穴。
7、疝气hernia;照海。
阴交。
关元。
气海穴。
8、脚气;照海。
阳交。
阳陵泉。
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