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登市小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文登市小观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好人的故事
贾大山
后街里住着一个退休老人,姓石,人们都说那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人们不大清楚他的历史,只爱谈论他的故事。

那年他在一个工厂里当收发员时,负责卖邮票,谁买邮票只许一张一张地买:“老石,买张邮票。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你若一下买三张,不卖。

——他怕弄错账目,给国家造成损失。

“四清”的时候,街上来了工作队,他家的西屋里也住了两名工作队员。

工作队撤走那天,他拿着一个小纸包,追了半道街:
“同志,你们丢东西了。


“什么东西?”
工作队员一看,是两片四环素,就笑了说:
“我们不要了,扔了吧。


“真不要了?”
“真不要了。


“真不要了,我就吃了。


“你又没病,吃药干什么?”
“有病没病,吃了总没坏处——国家造的东西。


脖子一仰,真的吃了。

——他不昧人东西,也不糟蹋东西。

那年县里成立了火化场,没人愿意到那里工作,领导上就把他调去了,让他烧火。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心里很不平静,一夜没睡好觉,大清早就去问领导:
“一个人,得烧多大时辰?”
“一个钟头吧。


“胖人呢?”
“也是一个钟头。


“瘦人呢?”
“你看着烧吧!”
倒把领导问烦了。

一天下着雨,一个死人正要入炉,一个活人把他叫到一边叮嘱:
“烧好点儿,这是个局长!”
他愣了一下,放下扒拉钩子,又去请示领导:局长怎么烧?领导大笑,他便请了另外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一同去烧,自己不敢烧。

干了两年,领导看他忠诚可靠,想培养他入党。

一天领导和他谈话:“一个人入了党,得听党的话。


他点点头。

“党指向哪里,得奔向哪里。


他又点点头。

“是刀山也得上。


他吃了一吓,眼都直了:
“哎呀——”
“怎么了?”
“做不到,做不到。


他不欺骗自己,更不欺骗领导,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那年他退休了,文保所下属的天宁寺雇清洁工,把他雇去了。

白天让他打扫寺院的院落,晚上让他在寺院里睡觉。

所长向他交代:这座寺院是国宝,一定注意防火防盗,睡觉也得睁一只眼。

干了两天,他就瘦了,所长问他:
“老石,病了?”
“没有,睡不着觉。


“怎么睡不着觉?”
“睁一只眼睡不着觉。


其实他是不敢睡觉。

有一天,他上街买笤帚,看见商场卖彩券,他也买了一张,不料竟然中了奖,得了一辆摩托。

他被吓
坏了,推着那辆摩托,一定要给了所长。

所长当然不要,他就急了,急得满头是汗地说:
“那钱不是我的!”
“你中的彩,是你的。


“买彩券的钱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是谁的?”
“那是买笤帚的钱,公款!”
所长望着那辆摩托,倒被愁住了。

后来,天宁寺里招收了一些待业青年,他就不干了,彻底歇了。

彻底歇了,但是日子并不寂寞。

街上死了人,总是请他去给死者穿衣服、净面。

他给死者穿衣服,手儿很轻,像给婴儿穿衣服;他给死者净面,鼻孔、耳孔都净,手指甲、脚趾甲也要细心剪一剪。

他还会用金纸银纸马粪纸给死者糊个电视,很像。

街上的老人们都很尊重他,见面就说:“老石,我死了,也得劳动你啊!”
“好的,好的,没有问题。

”他总是这么说
他给死者穿了衣服,净了面,丧事办完了,死者的家属便要酬谢他。

给他酒,不要,他不会喝酒;给他烟,也不要,他也不会吸烟。

别的礼物,更不收。

他看人家实在不落意,就说:“走,我到你家吃碗杂烩菜吧。


无论谁劳动他,都是一碗杂烩菜。

我看见这位老石,是在他很老了的时候。

那年夏天奇热,晚上人们爱到开元寺里歇凉,他也去。

他个子偏矮,稍胖,脸很大,没有胡子,不笑,见了人不打招呼。

他总是坐在距离人们稍远一点的地方,瞅着天空听人们说话,偶尔也插一句嘴,像是自语。

人们说物价又涨了,他说工资也涨了;人们说现在的东西尽假的,他说京九铁路是真的。

不喜不怒,散淡安闲,一副天下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

一天晚上,我提起关于他的一些故事,问他是否真有其事?他笑了,举起手里的棍子,象征性地打了我一下说:“没有的事。


去年冬天,他不能出门了,街上的人们天天去看他。

人们称颂他的德行,埋怨社会风气,都说,假如人人都像他这么活着,该多么好啊,哪里会有假冒商品,哪里会有车匪路霸,哪里会有卖淫的、嫖娼的、买官的、卖官的……他听着听着,笑了,他笑着说了一句颠三倒四的话:人人都像我,世界就好了;人人都像我,世界就坏了。

那天后半夜,他就死了——这也是传闻,不知真假,但是那辆好像应该属于他的摩托确实还在天宁寺里扔着。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没有主线情节,而是将生活的片段组合在一起,写了一个“好人的故事”
B. 小说除了大量使用语言描写,还通过侧面描写精细地刻画老石的形象。

C. “人人都像我,世界就好了;人人都像我,世界就坏了”体现了老石对生活的理解。

D. 本篇小说体现了现实主义塑造人物的创作风格,传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

2. 本篇小说叙述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 老石的“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可能算不上大事。

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就有太和殿、慈宁宫等大体量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相比较来说,养心殿古建筑规模和体量要小得多。

然而,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又可以算得上大事,不仅在于养心殿知名度高、影响深远,还在于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

面对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所出现的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高质量材料不能正常使用、维修保护过程中记录与研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故宫博物院创新古建筑保护机制。

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等作为示范项目,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对文物现状及维修保护进行全过程科学记录。

冲破古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制约,探索工匠招募制度,实现全过程人才培养,建立起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保护传承队伍,为古建筑维修保护提供了经典案例,为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了可行之路。

(摘编自单霁翔《留住传统建筑的精髓》)材料二
4月15日傍晚,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警讯。

我国是文物大国,与西方建筑以石结构为主不同,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留下的木质结构文物不胜枚举,毁于火灾的文物不在少数。

近年来,就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遭大火荼毒。

权威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4年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00余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近40%,电气原因占总数20%,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雷击。

这组数据让人悲哀,也说明我们在防火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在唏嘘中吸取教训,在喟叹中反求诸己,把我们的古建筑保护得更好,绝不蹈其覆辙,这应是我们的底线责任。

(摘编自王石川《巴黎圣母院火灾为重点文物保护再次敲响警钟》)材料三
古建筑的维修,根据其残损程度和工程性质,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1)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

古建筑需进行经常性保养与维护,包括屋顶勾抹、局部补漏、梁柱和墙壁等支顶加固、庭院清理整顿、室内外排水等小型工程。

(2)抢险加固工程。

古建筑的某些部分在发生危及文物安全险情时要进行抢救,如支项、牵拉、堵挡、加固等应急工程。

(3)重点修缮工程。

古建筑进行较全面和较大规模的修缮,必须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4)局部复原工程。

是指对存有遗址地面建筑残缺不全或已损毁部分的古建筑进行局部复原。

(5)保护性建筑与构筑物工程。

为了保护不可移动文物而附加的排水防洪堤坝、防雨房、消防站等安全设施,应与文物本身及环境风貌相协调。

(摘编自秦半两《古建筑施工修缮常见的五种类型与方法》)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可算得上大事,不仅因为养心殿地位特殊,更在于此次工程本身意义重大。

B. 2009年至2014年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千余起,大多数是因生活用火不慎。

C. 古建筑重点修缮工程应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施工。

D. 为保护武当山古建筑群而修建消防站时,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风格、环境的风貌。

5. 下列古建筑的维修属于局部复原工程的一项是
A. 北京故宫太和殿更换破碎琉璃瓦。

B. 山西高平二郎庙木构件补接榫卯。

C. 锦州广济寺古建筑群修建拦雀网。

D. 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塔楼尖顶重建。

6.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维修古建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孩子
楸立
我叫陆延安,但我还有好多名字,比如王海、吴小洲、常京京、霍小武等等,这些名字都是在我每次换新家后,爸妈起的。

我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我清楚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缘由。

我说过我经
常搬家,今天在上海,明天来到了常州,过半年我就又到了南京,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

无声地四处漂泊。

爸妈的真实名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

我叫王海时,爸叫老王。

叫吴小洲时,他自然就随我娃吴了。

妈妈长的很美,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

我记忆里的妈妈很少说话,她是爸爸的好助手。

爸爸妈妈出去办事时,就我一个人锁在木屋里,白天从窗子上向外张望,马路上小孩子们穿着花衣服,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手牵手上幼稚园、去戏院,我心里就好羡慕。

这些我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甚至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

晚上我蜷缩在被子里,屋子里静得可怕,屋檐上野猫的叫声多么瘆人,角落里总有个黑影张牙舞爪的家伙准备吞噬我,我把被子蒙起来动也不动,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

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我有次问妈妈,家里的表坏了吗?妈妈说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可我的耳朵好好的。

不要认为我是个被遗弃和拐骗的孩子,我是爸妈亲生的,他们很疼我很爱我,一家人在一起时,爸爸亲着我小脸蛋说,孩子,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在这城市换了三个地方,爸妈分头出去时间多了,一天深夜我在被子里,听到妈妈和刚进门的爸小声谈话,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

妈妈说,什么时候走?
爸爸坐在床沿上低头吸口香烟说:明天你先走,我去把这次任务完了!
我看到妈妈从老皮箱里取出一支乌黑锃亮的小手枪,递给爸爸。

天刚发亮爸爸就出去了,妈妈为我穿好衣服,拎起那只皮箱领我下了楼,我的小手被她牵着,上了一辆黄包车,我抬头望了望住了仅十几天的老木屋。

黄包车到了江边码头,我和妈登上一艘油轮,妈妈时不时地看着手腕上的表,焦急地盯着渡口,却始终不见爸爸的影子,我也开始为爸爸担心起来。

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过去,油轮的汽笛叫了三次了,码头上忽然来了好多宪兵和军警。

他们向油轮奔跑过来,妈妈抱紧我,亲了亲我的脸,对我说:孩子,在这里不要动,不许哭,会有人接你,妈妈要走了。

说完她决然地走出油轮。

我看到妈妈昂首走上码头,一个瘦脸男人指着妈妈说了什么,军警就把她抓住,上了辆很严实的汽车。

我扒在窗户上看着眼泪流下来,我对我自己说我不哭,一定不哭。

不知不觉我睡着了,醒来时我身旁站着个高个子叔叔,他说是爸爸让他来接我,我和他到了一个地方下了船,换上汽车,然后是马车,走了好多天,来到了到处是山的地方,山上还矗立着一座宝塔,一切都那么新鲜。

高个子叔叔领着我,到了一位娃周的伯伯那里!周伯伯从我的衣角里面取出一张纸条,那上面密密匝匝的写满了数字和字母,这是妈妈缝进我的衣服里面的。

我住进了宽敞的窑洞,这里有学校,学校里有好多和我一样大小的小朋友,我不再是孤单的了。

可我到夜里总是梦到爸爸妈妈。

我弄醒睡在一旁的罗陕北,小北,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
小北说,我想。

然后我们就哭出声来,把所有的孩子都闹醒了,孩子们都哭,喊着要爸爸要妈妈。

第二天,周伯伯来了,他身旁跟着位面善慈祥的阿姨。

周伯伯来到我们中间,那位阿姨拉着我和罗陕北的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你们,学校的老师、阿姨她们都是你们的亲人,孩子们,我就做你们的妈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所有孩子一齐喊:妈妈,妈妈。

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写“我就像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无声地四处漂泊”,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且家里的表和我的耳朵都好好的,暗示我的父母在晚上发报。

C. “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严峻,也符合孩子的视角和表达特点。

D. 最后一段写孩子们的声音漫山回荡,响彻云霄,表现了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这是本文最想表达的主题。

8.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为什么要用“红孩子”做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还是“‘我’的父母”?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暹[xiān],濮阳人也。

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

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

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qì]西覆屯。

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

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guàn]等犯状。

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

”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

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

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

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

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

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

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

慰朕怀也。

”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

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

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B. “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

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 “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D. 文中有关古代官职任免的术语中,“举”“授”“擢”“拜”表示官职授予,“补”“迁”表示官职调动。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暹孝顺友爱。

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 杜暹为官清廉。

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
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 杜暹行事果敢有方。

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 杜暹勤干多能。

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宋祁的《玉楼春》,回答后面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③。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

绉:皱纹似的纱。

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15. 诗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16. 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情感。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依据朱先生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杭州百姓祥和欢乐的场景。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北伐一代兵强马壮,则“_________________”,北伐二代志大事疏,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以下是我市某小区疫情联防联控期间张贴的一则通知片段,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当,请填写相应序号并做修改。

①为防止疫情得到有效管控,②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出,③此门以关闭,④各位业主不得从此门通过。

⑤给大家造成不便,⑥敬请理解与配合!
(1)(填写序号),(修改)。

(2)(填写序号),(修改)。

(3)(填写序号),(修改)。

(4)(填写序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下面是某文化局征稿启事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髄,进一步繁荣贵市文化艺术事业,培养提升普通社区群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市文化局将举办“第7届社区美术节”活动,现将有关征稿要求汇报如下:投送作品需原件,规格不超过4尺整张宣纸,以竖式为好;书体及画风不限,不接收硬笔作品、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采取社区集中送稿或个人送稿、寄稿方式;本次获奖作品由美术馆惠存,其余作品活动结束后由主办方统一退稿。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点,悲伤时的一句安慰,成功时的一个拥抱……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项,小说并没有“精细地刻画老石形象”,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属于白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叙述特色的能力。

分析小说的叙述特色可以从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叙述语言等方面着手。

(1)从叙事人称看,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

小说在叙述老石的事情的时候,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在文章倒数第三四节,写“我看见这位老石,是在他很老了的时候……”则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第一人称的使用使老石的事情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2)从主要情节的展开方式看,这篇小说最明显的特色是采用对话方式,作者用主人公老石和文中次要人物的对话展开情节。

如交代买邮票的事情,“‘老石,买张邮票。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再买一张。

’‘八分’”。

如老石还两片四环素的事情,“‘同志,你们丢东西了。

’‘什么东西?’工作队员一看,是两片四环素,就笑了说:‘我们不要了,扔了吧。

’‘真不要了?’‘真不要了。

’‘真不要了,我就吃了。

’‘你又没病,吃药干什么?’‘有病没病,吃了总没坏处——国家造的东西’”,还有老石入党的事情,等等,都采用对话方式完成情节的叙述。

这样,小通过人物老石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他的事情,从而凸显他的性格特征,文中塑造了老石的确是一个工作严谨认真、不贪财、诚实善良的好人。

(3)从叙述语言看,小说在叙述故事过程中,也适当加入作者的评论性语言,如“不喜不怒,散淡安闲,一副天下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人们称颂他的德行,埋怨社会风气,都说,假如人人都像他这么活着,该多么好啊,哪里会有假冒商品,哪里会有车匪路霸,哪里会有卖淫的、嫖娼的、买官的、卖官的……”,作者这些评论性语言使故事简洁、质朴。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题从“工作严谨认真”“不贪财物”“为人诚实,对生活充满善意”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①最典型的事情是老师在火葬场工作的事情,“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心里很不平静,一夜没睡好觉,大清早就去问领导:‘一个人,得烧多大时辰?’‘胖人呢?’‘瘦人呢’”。

还有卖邮票的事,用买笤帚的钱买彩票的事,给死者穿衣服的事……老石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研究每一个工作细节,表现了他是一个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人。

②从文中说的“你若一下买三张,不卖。

——他怕弄错账目,给国家造成损失”“‘有病没病,吃了总没坏处——国家造的东西。

’脖子一仰,真的吃了。

——他不昧人东西,也不糟蹋东西”“‘买彩券的钱不是我的!’‘那是买笤帚的钱,公款’”“那辆好像应该属于他的摩托确实还在天宁寺里扔着”分析,老石不糟蹋东西,不贪财物,一辈子为人诚实,中奖的摩托不肯占为己有。

③从“干了两年,领导看他忠诚可靠,想培养他入党。

一天领导和他谈话:‘一个人入了党,得听党的话’……‘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