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之生态修复实践案例1(张家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地内部已经建成有新乘花苑、滩里社区等安置房性质的小区。其余多为农民自建房和农宅。 村落的自由扩展,工业厂房的无序建设,导致地块内生态系统割裂,土地综合效益较低。
1
2
1
3
4
4 3
2
场地通过筑山、蓄水、联城形成生态 与城市体验。
筑山:
通过土方平衡法,将挖湖的土方营造地形 系统,一方面对场地的不良景观起到良好 的屏蔽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塑造良好的景 观天际线。
城 山水
筑山
山
水
城
隔离不良因素 营造良好的天际线
通过土方平衡法,将挖湖的土方营造地形 系统,通过选取视线关键点和视线不良点 的距离,确定地形竖向。
起伏的地形,成为湖区的背景,塑造良好 的景观天际线。
山——地形系统
通过地形系统,对场地内的高架、高 压走廊以及墓地进行有效的景观隔离。同 时地形作为湖的背景,营造良好景观天际 线。
一级雨洪廊道 水流方向
滨水体验
集散型景观湖
A
结合上位规划用地,基地内形成不同开放等 级的滨水空间。
开放等级
开放 私密
A
B
保护型生态湿地
B
休闲型景观湖
C
C1 C2
A
B
C3
C1
C2
C3
联城
山
水
城
慢行游憩系统
结合上位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及黄泗 浦生态绿廊规划,构建城市慢行廊道。
活力边界
依据上位规划及周边用地,结合现状 资源,通过边缘开发的策略,形成活力的 城市及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
节点平面图aa剖面图节点平面索引图aa滨水休闲平台机动车道覆土服务建筑营造地形变电站6500048000100000120000覆土建筑面积7650平米业态商业店面停车场建议管理方式业主承包北入口下沉道路覆土服务建筑滨水平台东入口东湖北入口节点东三环规划道路南苑路规划道路变电站景观规划水系126512658651265865156524658651765965设计地形35常水位景观规划道路滨水平台覆土服务建筑东湖北入口节点覆土建筑一层平面建筑一层平面商业面积500平米停车位138个总面积4895平米覆土建筑一层平面图覆土建筑索引图东湖北入口节点覆土建筑二层平面建筑二层平面商业面积400平米停车位80个总面积2755平米覆土建筑索引图覆土建筑二层平面图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设计目标
步行游线
滨水步道、水中栈道、空中栈桥构成丰 富的人行游线。为人群提供亲水、散步等多 种游憩需求。
图例: 电瓶车游览线 电瓶车管理站 电瓶车站点
电瓶车游线
图例: 人行步道
步行游线
慢行系统
自行车游线
沿湖设置自行车游线,作为城市慢行系 统的一部分。并按照服务半径,设置自行车 租赁点六处。与新城慢行系统相连接。西侧 湖区,形成滨水游览环线,并通过空中栈桥 连接两岸,西侧依托景观湖形成串珠式的游 览路线。
24
28
2 597
355
17
17
3 635
398
19
22
D 1 625
493
26
20
角度视线分析 视点位置
高压塔位置
A B 121
2
1 C
2 3
1 D
视线方向
22 386
24 456
22 540
29 478
24 598
17 355
19 398
26 493
A1
556
A2
618
B1
783
B2
558
C1
789
2. 种植分区
我们对整个场地从功能需求、现状条件、地形因素等方面出发,将种 植分为了如下几个区域:
(1)道路5)公园种植
次峰区 高压线
25.0
高压线
地形线 12.0
地形线
地形线
蓄水
山
水
城
雨洪调蓄 丰富的滨水体验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 黄泗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 作用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 划景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 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 缓解雨洪压力。
结合上位规划用地,基地内形成不同 开放等级的滨水空间。
雨洪调蓄
A
B
C
D
E
绿廊规划图
湖面约82万平方米 蓄水约328万立方米 蓄洪约164万立方米
湖面约8.9万平方米 蓄水约35.6万立方米 蓄洪约17.8万立方米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 黄泗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 作用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 划景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 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 缓解雨洪压力。
蓄水: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黄泗 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作用 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划景 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集雨 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缓解 雨洪压力。
联城:
通过慢行系统的构建及滨湖开放空间的营 造,连接塘桥城区和杨舍城区,为人们提 供更多的休闲体验。并带动城市开发,提 升土地价值。
慢行系统
结合上位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及黄泗 浦生态绿廊规划,本次设计场地作为城市 慢行廊道的核心,对城市慢行廊道的构建 起到良好的先行作用,同时需考虑到与其 他开放空间的联系。
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
东渡寺 遗址公园
城北科研研发区
城西生 态居住 区
公共服 务核心 区
城东文 化商务 区
城南商贸高新区
黄
湖面
过水闸桥 水域
山地 河流走向 水净化方向 渗水管 渗透涵管 山地雨水走向 道路雨水走向 桥、涵
河道 湿地
规划结构
规划分区 我们将场地规划为:城市滨水 休闲带、西湖区、生态过渡带、 生态核心区、生态过渡带、东 湖区、生态社区及隔离区。
滨水休闲带
湖区
生态核心区
生态过渡带
湖区
生态社区 城市滨水休闲 带 隔离区
一个生态保育谷 一条休闲娱乐湾
一片生态示范园
一片生态宜居岛 一个滨水休闲公园
一串湿地景观湖 一个水净化科普公园
一个城市阳台
规划总图
地形系统 水系统
步行系统 自行车系统 水上游览系统 电瓶车系统
活力系统
规划结构
视线结构分析
一.景观节点视线: 在景观节点处设置视线通廊,打开 景观界面,使各节点都有好的视野 效果 二.高速路及快速路景观视线: 结合场地现状水系及开挖湖面,在 道路两侧间断性的打开景观面,形 成景观实现通廊,方便游客欣赏到 场地的湖光美景 三.居住区景观视线: 将居住区外的堤岸分段化处理,拓 宽从居住区到湖面的景观界面,形 成优质的景观效果
锡张高速
500kv高压走廊
墓地
山——地形系统
1.5
填方:4365000m3 挖方:总湖面积 1207900㎡X平均 挖深 4m=4831600m3 挖方稍多 466600m3
X=(y-1.5)·b/a+1.5 注:取参考高程±0.0m,人视线高度1.5m X为遮挡视线所需高度,其中包括地形高度加树高 树高拟定:10m 即分析所得地形高度为:X-10 m
湖面约10.2万平方米 蓄水约40.8万立方米 蓄洪约20.4万立方米
湖面约21.4万平方米 蓄水约85.6万立方米 蓄洪约42.8万立方米
雨水
水面约10万平方米 蓄水约8万立方米 蓄洪约20万立方米
地表径流
A/1230亩
B/134亩 C/153亩
E
D/321亩
地表径流
注:蓄洪量按50年一遇 洪水量计算,暂按道路竖 向4.5计算,湖面常水位2.5。
错综复杂的高压线网络将场地划分的支离破碎,开发建设和未来环境的安全舒适度的矛盾较为 突出 。
1
2
3
3
2 4
3 1
现状植被
场地内以农田用地为主,其见有部分农民自种苗圃,多为香樟,桂花等常见品种。 现状植物缺少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有较大负面影响。
苗圃
现状林
农作物 稻田
荷塘 原生灌木丛
现状建筑
x b
y
视点位置
a 高压塔位置
视线方向
B
1 C
2 3
1 D
A
1
1
2
2
2 3
3
2
1
E
2
1 3
4
F
1
G
西湖片区
距塔长a 距地形 塔高y 分析地形 设计地形
长b
高x-10 高程
A 1 556
386
22
22
2 618
456
24
21
B 1 783
540 45
22
22
2 558
478
29
33
C 1 789
598
地块内水质较差,部分河道因为水流不通畅导致富营养化,部分航道水系则含颗粒物较多导致 水体浑浊。
部分河流廊道被侵占,自然生态功能丧失,缺乏生物多样性。
1
2
3
4
1 2
4 3
现状供电及公共设施
基地内部高压线网分布密集,有多条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高压线从基地内部穿过,对 基地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基地另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
“城市双修”之生态修复实践
1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生态公园案例
通过生态修复的技术策略重新激活边缘化的城市地块 变废为宝将其重新链接城市,建立生态隔离区有效解决
生态功能与城市游憩功能的矛盾
现状水系
现状水域分布纵横交错,庆安村周边河道水质较好。现状华妙河水较差,但是沿河岸绿化景观 风貌较好,可以在改善水质的基础上塑造一条亲近生活的景观河道。
生态核心区
生态社区
生态隔离区
西 湖 区
生 态 核 心 区
隔 离 区
生 态 社 区
规划结构
节点布置 我们将场地节点分为:西湖商业 轴节点、西湖北入口、西湖西入 口、西湖南入口、东湖北入口、 东湖南入口等几个重要的节点。
西湖北入口
西湖西入口
西湖南入口
东湖北入口
东湖南入口
西湖 商业 轴节
点
西湖 北入 口节 点
17.0 22.0
33.0
21.0
22.0
12.0
20.0
25.0
16.0
15.0
15.0
12.0
16.0 12.0
27.0
15.0
地形等级分析
主峰 次峰
竖向立面分析
生态湿地区地形最高处33m,最低处6m, 基本能满足屏蔽来自高压塔的视 线干扰,并选择性的预留出部分视线通廊。
1
1 3
2 3
2
1-1立面图
水上游线
沿湖设置自行车游线,作为城市慢行系 统的一部分。并按照服务半径,设置自行车 租赁点六处。与新城慢行系统相连接。西侧 湖区,形成滨水游览环线,并通过空中栈桥 连接两岸,西侧依托景观湖形成串珠式的游 览路线。
图例: 自行车道 租赁点
自行车游线
图例: 水上游线 码头
水上游线
活力边界
采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策略,形成 两侧开发,中间留白的景观格局。两侧结 合周边用地,形成丰富的边界。中间作为 生态保育区,发挥生态功能。
C2
597
C3
635
D1
625
E1
347
E2
440
E3
812
F1
790
F2
750
F3
930
F4
980
G1
1359
G2
1200
G3
1200
14 180
19 280
25 620
23 540
角度视线分析
视点位置 高压塔位置 视线方向
321
2 3
E 1
4F
21
3
G
6 280
东湖片区
距塔长 距地形 塔高
a
长b y
泗
浦
生
鹿苑生
态
产服务
园
区
文
化
区 塘桥生
活服务
区
高铁 新城 商务 区
市民体育活动中心 郊野公园 农业观光园
湿地公园
黄泗浦生态绿廊开放空间模式图
图例: 主要慢行廊道 城市级开放空间 本次设计红线
慢行系统
电瓶车游线
东西湖之间设置电瓶车道,进行空间上 联系。便捷的电瓶车系统可以有效的为环游 东西湖的人群提供便利。电瓶车分内外系统, 除了满足内部游览环线,还与周边开放空间 联系的服务。
节点视线通廊 快速路视线通廊 居住区视线通廊 视觉中心
锡张高速
城市快速路
规划结构
视线结构分析
分别从西湖、东湖及快速路上选取 三个视点,观察湖面、地形与高压 线的空间关系
西湖区节点视线 1
东湖区节点视线 4
1 2
3 7
9
6 5
4
道路视线 7
2
5
8
3
6
9
规划结构
水系分析 水系通过黄泗浦河道流入我们 生态核心区的场地内,通过层 层净化,分别流入西湖和东湖 滞水区,再经过分支的河道排 入长江。
6 320
16 667
15 650
10 590
视线1
15.0
12.0
16.0
27.0
15.0
22.0
15.0 17.0
25.0
20.0
33.0
18.0
22.0
21.0
12.0
视线2
22.0 21.0
33.0
25.0 20.0
15.0
27.0
16.0
15.0
17.0 22.0
15.0 12.0
视线3
高压塔
21.0
33.0
17.0
次峰区 2-2立面图
12.0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主峰区
12.0
27.0
15.0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高压塔
20.0
25.0
次峰区 谷区
次峰区
3-3立面图 22.0
33.0
高压塔
锡张高速
峰区
谷区
主峰区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12.0 峰区
城市快速路 10.0
谷区
27.0 峰区
22.0 次峰区 高压线
E 1 347
180
分析 地形 高x10
14
设计地 形高程
25
2 440
280
19
19
3 812 280
6
9
F 1 790
620
2 750
540
3 930
320
25
25
45 23
20
6
6
4 980
320
6
24
G 1 1359 590
10
25
2 1200 667 3 1200 650
16
14
15
15
6 320
西湖 西入 口节
点
西湖 南入 口节
点
东湖
北入
口节
点
1
2
1
3
4
4 3
2
场地通过筑山、蓄水、联城形成生态 与城市体验。
筑山:
通过土方平衡法,将挖湖的土方营造地形 系统,一方面对场地的不良景观起到良好 的屏蔽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塑造良好的景 观天际线。
城 山水
筑山
山
水
城
隔离不良因素 营造良好的天际线
通过土方平衡法,将挖湖的土方营造地形 系统,通过选取视线关键点和视线不良点 的距离,确定地形竖向。
起伏的地形,成为湖区的背景,塑造良好 的景观天际线。
山——地形系统
通过地形系统,对场地内的高架、高 压走廊以及墓地进行有效的景观隔离。同 时地形作为湖的背景,营造良好景观天际 线。
一级雨洪廊道 水流方向
滨水体验
集散型景观湖
A
结合上位规划用地,基地内形成不同开放等 级的滨水空间。
开放等级
开放 私密
A
B
保护型生态湿地
B
休闲型景观湖
C
C1 C2
A
B
C3
C1
C2
C3
联城
山
水
城
慢行游憩系统
结合上位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及黄泗 浦生态绿廊规划,构建城市慢行廊道。
活力边界
依据上位规划及周边用地,结合现状 资源,通过边缘开发的策略,形成活力的 城市及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
节点平面图aa剖面图节点平面索引图aa滨水休闲平台机动车道覆土服务建筑营造地形变电站6500048000100000120000覆土建筑面积7650平米业态商业店面停车场建议管理方式业主承包北入口下沉道路覆土服务建筑滨水平台东入口东湖北入口节点东三环规划道路南苑路规划道路变电站景观规划水系126512658651265865156524658651765965设计地形35常水位景观规划道路滨水平台覆土服务建筑东湖北入口节点覆土建筑一层平面建筑一层平面商业面积500平米停车位138个总面积4895平米覆土建筑一层平面图覆土建筑索引图东湖北入口节点覆土建筑二层平面建筑二层平面商业面积400平米停车位80个总面积2755平米覆土建筑索引图覆土建筑二层平面图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东湖北入口节点设计目标
步行游线
滨水步道、水中栈道、空中栈桥构成丰 富的人行游线。为人群提供亲水、散步等多 种游憩需求。
图例: 电瓶车游览线 电瓶车管理站 电瓶车站点
电瓶车游线
图例: 人行步道
步行游线
慢行系统
自行车游线
沿湖设置自行车游线,作为城市慢行系 统的一部分。并按照服务半径,设置自行车 租赁点六处。与新城慢行系统相连接。西侧 湖区,形成滨水游览环线,并通过空中栈桥 连接两岸,西侧依托景观湖形成串珠式的游 览路线。
24
28
2 597
355
17
17
3 635
398
19
22
D 1 625
493
26
20
角度视线分析 视点位置
高压塔位置
A B 121
2
1 C
2 3
1 D
视线方向
22 386
24 456
22 540
29 478
24 598
17 355
19 398
26 493
A1
556
A2
618
B1
783
B2
558
C1
789
2. 种植分区
我们对整个场地从功能需求、现状条件、地形因素等方面出发,将种 植分为了如下几个区域:
(1)道路5)公园种植
次峰区 高压线
25.0
高压线
地形线 12.0
地形线
地形线
蓄水
山
水
城
雨洪调蓄 丰富的滨水体验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 黄泗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 作用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 划景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 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 缓解雨洪压力。
结合上位规划用地,基地内形成不同 开放等级的滨水空间。
雨洪调蓄
A
B
C
D
E
绿廊规划图
湖面约82万平方米 蓄水约328万立方米 蓄洪约164万立方米
湖面约8.9万平方米 蓄水约35.6万立方米 蓄洪约17.8万立方米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 黄泗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 作用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 划景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 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 缓解雨洪压力。
蓄水:
基于黄泗浦生态绿廊规划,基地作为黄泗 浦生态廊道的重要位置,其雨洪调蓄作用 明显,成为重要的洪滞区。场地内规划景 观湖、湿地两种不同的蓄洪载体,收集雨 水,补充地下水的同时,滞留洪水,缓解 雨洪压力。
联城:
通过慢行系统的构建及滨湖开放空间的营 造,连接塘桥城区和杨舍城区,为人们提 供更多的休闲体验。并带动城市开发,提 升土地价值。
慢行系统
结合上位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及黄泗 浦生态绿廊规划,本次设计场地作为城市 慢行廊道的核心,对城市慢行廊道的构建 起到良好的先行作用,同时需考虑到与其 他开放空间的联系。
张家港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
东渡寺 遗址公园
城北科研研发区
城西生 态居住 区
公共服 务核心 区
城东文 化商务 区
城南商贸高新区
黄
湖面
过水闸桥 水域
山地 河流走向 水净化方向 渗水管 渗透涵管 山地雨水走向 道路雨水走向 桥、涵
河道 湿地
规划结构
规划分区 我们将场地规划为:城市滨水 休闲带、西湖区、生态过渡带、 生态核心区、生态过渡带、东 湖区、生态社区及隔离区。
滨水休闲带
湖区
生态核心区
生态过渡带
湖区
生态社区 城市滨水休闲 带 隔离区
一个生态保育谷 一条休闲娱乐湾
一片生态示范园
一片生态宜居岛 一个滨水休闲公园
一串湿地景观湖 一个水净化科普公园
一个城市阳台
规划总图
地形系统 水系统
步行系统 自行车系统 水上游览系统 电瓶车系统
活力系统
规划结构
视线结构分析
一.景观节点视线: 在景观节点处设置视线通廊,打开 景观界面,使各节点都有好的视野 效果 二.高速路及快速路景观视线: 结合场地现状水系及开挖湖面,在 道路两侧间断性的打开景观面,形 成景观实现通廊,方便游客欣赏到 场地的湖光美景 三.居住区景观视线: 将居住区外的堤岸分段化处理,拓 宽从居住区到湖面的景观界面,形 成优质的景观效果
锡张高速
500kv高压走廊
墓地
山——地形系统
1.5
填方:4365000m3 挖方:总湖面积 1207900㎡X平均 挖深 4m=4831600m3 挖方稍多 466600m3
X=(y-1.5)·b/a+1.5 注:取参考高程±0.0m,人视线高度1.5m X为遮挡视线所需高度,其中包括地形高度加树高 树高拟定:10m 即分析所得地形高度为:X-10 m
湖面约10.2万平方米 蓄水约40.8万立方米 蓄洪约20.4万立方米
湖面约21.4万平方米 蓄水约85.6万立方米 蓄洪约42.8万立方米
雨水
水面约10万平方米 蓄水约8万立方米 蓄洪约20万立方米
地表径流
A/1230亩
B/134亩 C/153亩
E
D/321亩
地表径流
注:蓄洪量按50年一遇 洪水量计算,暂按道路竖 向4.5计算,湖面常水位2.5。
错综复杂的高压线网络将场地划分的支离破碎,开发建设和未来环境的安全舒适度的矛盾较为 突出 。
1
2
3
3
2 4
3 1
现状植被
场地内以农田用地为主,其见有部分农民自种苗圃,多为香樟,桂花等常见品种。 现状植物缺少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有较大负面影响。
苗圃
现状林
农作物 稻田
荷塘 原生灌木丛
现状建筑
x b
y
视点位置
a 高压塔位置
视线方向
B
1 C
2 3
1 D
A
1
1
2
2
2 3
3
2
1
E
2
1 3
4
F
1
G
西湖片区
距塔长a 距地形 塔高y 分析地形 设计地形
长b
高x-10 高程
A 1 556
386
22
22
2 618
456
24
21
B 1 783
540 45
22
22
2 558
478
29
33
C 1 789
598
地块内水质较差,部分河道因为水流不通畅导致富营养化,部分航道水系则含颗粒物较多导致 水体浑浊。
部分河流廊道被侵占,自然生态功能丧失,缺乏生物多样性。
1
2
3
4
1 2
4 3
现状供电及公共设施
基地内部高压线网分布密集,有多条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高压线从基地内部穿过,对 基地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基地另有50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
“城市双修”之生态修复实践
1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生态公园案例
通过生态修复的技术策略重新激活边缘化的城市地块 变废为宝将其重新链接城市,建立生态隔离区有效解决
生态功能与城市游憩功能的矛盾
现状水系
现状水域分布纵横交错,庆安村周边河道水质较好。现状华妙河水较差,但是沿河岸绿化景观 风貌较好,可以在改善水质的基础上塑造一条亲近生活的景观河道。
生态核心区
生态社区
生态隔离区
西 湖 区
生 态 核 心 区
隔 离 区
生 态 社 区
规划结构
节点布置 我们将场地节点分为:西湖商业 轴节点、西湖北入口、西湖西入 口、西湖南入口、东湖北入口、 东湖南入口等几个重要的节点。
西湖北入口
西湖西入口
西湖南入口
东湖北入口
东湖南入口
西湖 商业 轴节
点
西湖 北入 口节 点
17.0 22.0
33.0
21.0
22.0
12.0
20.0
25.0
16.0
15.0
15.0
12.0
16.0 12.0
27.0
15.0
地形等级分析
主峰 次峰
竖向立面分析
生态湿地区地形最高处33m,最低处6m, 基本能满足屏蔽来自高压塔的视 线干扰,并选择性的预留出部分视线通廊。
1
1 3
2 3
2
1-1立面图
水上游线
沿湖设置自行车游线,作为城市慢行系 统的一部分。并按照服务半径,设置自行车 租赁点六处。与新城慢行系统相连接。西侧 湖区,形成滨水游览环线,并通过空中栈桥 连接两岸,西侧依托景观湖形成串珠式的游 览路线。
图例: 自行车道 租赁点
自行车游线
图例: 水上游线 码头
水上游线
活力边界
采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策略,形成 两侧开发,中间留白的景观格局。两侧结 合周边用地,形成丰富的边界。中间作为 生态保育区,发挥生态功能。
C2
597
C3
635
D1
625
E1
347
E2
440
E3
812
F1
790
F2
750
F3
930
F4
980
G1
1359
G2
1200
G3
1200
14 180
19 280
25 620
23 540
角度视线分析
视点位置 高压塔位置 视线方向
321
2 3
E 1
4F
21
3
G
6 280
东湖片区
距塔长 距地形 塔高
a
长b y
泗
浦
生
鹿苑生
态
产服务
园
区
文
化
区 塘桥生
活服务
区
高铁 新城 商务 区
市民体育活动中心 郊野公园 农业观光园
湿地公园
黄泗浦生态绿廊开放空间模式图
图例: 主要慢行廊道 城市级开放空间 本次设计红线
慢行系统
电瓶车游线
东西湖之间设置电瓶车道,进行空间上 联系。便捷的电瓶车系统可以有效的为环游 东西湖的人群提供便利。电瓶车分内外系统, 除了满足内部游览环线,还与周边开放空间 联系的服务。
节点视线通廊 快速路视线通廊 居住区视线通廊 视觉中心
锡张高速
城市快速路
规划结构
视线结构分析
分别从西湖、东湖及快速路上选取 三个视点,观察湖面、地形与高压 线的空间关系
西湖区节点视线 1
东湖区节点视线 4
1 2
3 7
9
6 5
4
道路视线 7
2
5
8
3
6
9
规划结构
水系分析 水系通过黄泗浦河道流入我们 生态核心区的场地内,通过层 层净化,分别流入西湖和东湖 滞水区,再经过分支的河道排 入长江。
6 320
16 667
15 650
10 590
视线1
15.0
12.0
16.0
27.0
15.0
22.0
15.0 17.0
25.0
20.0
33.0
18.0
22.0
21.0
12.0
视线2
22.0 21.0
33.0
25.0 20.0
15.0
27.0
16.0
15.0
17.0 22.0
15.0 12.0
视线3
高压塔
21.0
33.0
17.0
次峰区 2-2立面图
12.0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主峰区
12.0
27.0
15.0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高压塔
20.0
25.0
次峰区 谷区
次峰区
3-3立面图 22.0
33.0
高压塔
锡张高速
峰区
谷区
主峰区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次峰区 谷区
12.0 峰区
城市快速路 10.0
谷区
27.0 峰区
22.0 次峰区 高压线
E 1 347
180
分析 地形 高x10
14
设计地 形高程
25
2 440
280
19
19
3 812 280
6
9
F 1 790
620
2 750
540
3 930
320
25
25
45 23
20
6
6
4 980
320
6
24
G 1 1359 590
10
25
2 1200 667 3 1200 650
16
14
15
15
6 320
西湖 西入 口节
点
西湖 南入 口节
点
东湖
北入
口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