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案例)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游(教学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依据:这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设计思想: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由于本班学生大多没去过农村,没经历真正的的郊游。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孩子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幻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精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勒出具体的画面,注意朗读中兴趣的激发、情感的调动,让学生真情流露。

教具准备:课文配套光盘;生字“凉、郊、忙、追、逐、喊”剪开的十二张卡片;文字投影片。

活动准备:提前布置学生在周末去乡村游玩,写出日记并带回各种成熟的农作物。

教学流程:
一、巩固生字。

1找朋友,认生字。

⑴谈话:汉字王国里有几个部首找不着合作伙伴了,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谁能帮帮它们?(生个个跃跃欲试。


⑵指名六个同学把黑板上贴的偏旁一一对应,组成生字“凉、郊、忙、追、逐、喊”,并做小老师教大家读,还可适当说说自己记这个字的方法。

注意正音:追(zhuī)逐(zhú)都是翘舌音。

2带大家口头扩词后将字卡奖励给六位“小老师”。

3揭示课题1秋游,继续学习。

[新课伊始,便要抓住儿童注意力,调动参与积极性。

利用儿童喜欢新颖游戏和“好为人师”的心理特点,切实搞好生字的复习巩固。


二、动画导入,精读课文。

1播放课文动画,学生观察。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觉得哪儿最美?
[通过课件展示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天空农田草地
3相机学习课文,并进行说话指导。

A(投影画面)天空美在哪儿?
⑴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词:蓝蓝的、一望无边、白云。

⑵课文是怎样把它的美写出来的呢?指读第二自然段。

⑶你平常看到白云还有时像什么?(有的说像坦克,有的说像白猫在追赶一只老鼠,有的说像蜗牛在爬┄┄)
[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大胆想像和幻想是小学生创造力的基本特点,是儿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关键,新课程中的教师更要保护、培育好儿童的创造萌芽。


⑷师小结:真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呀!你能读出它的美吗?指读。

⑸齐读第二自然段。

[以情促情,尽情感受美丽的大自然。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应该不露痕迹,润物无声。


B我们继续行走,经过一大片农田,又看到了什么?
⑴学生回答,相机投影农田的部分画面引导说话.
⑵口头填空:
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还可以用上别的词吗?比如叠词。

生:农田里,稻子金黄金黄,高粱火红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师:这么美的颜色!谁还能说一说,稻子黄了,黄得怎样?高粱红了,红得怎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沉甸甸的稻穗向我们点头;高粱红了,摇动红红的小手跟我们打招呼;棉花白了,像天上的朵朵白云。

师:说得太美了!每位小朋友把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自由练说。

⑶秋天的农田里,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学生讨论回答,并展示在农村带回的棉花、大豆、高粱、红薯、花生等农作物。

教师点拨引导复习学过的儿歌《秋天到》。

⑷这么五彩缤纷的田野,美就美在什么?(颜色)你觉得第三自然段哪些词该重读?板书:黄红白指读第三自然段。

⑸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赞美、高兴)
⑹男女生比赛读。

[以朗读为主线,串起看图、想像、说话的珠玑,让学生在看、想、读、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既感悟了语言,又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


C在这么美的秋景中,同学们玩得怎么样呢?(开心)
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可以指图说,也可用书上的话说。


⑵抓住学生回答中的“奔跑”、“追逐”,区别比较异同。

(“追逐”中多了“追赶”的意思。


⑶“亮开了嗓子”在干什么?(扩散:可唱,可喊,可诵,可吟。

让学生自己走进情境,尽情表演。

)[新课标指出:阅读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调动真切的情感体验。

在这一刻,可以让学生围绕“你自己想干什么”自由发挥、表达。

在强烈的表现欲推动下,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


⑷投影句子:
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轻声读,这句话写了小朋友玩的几种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指读,板书:有的有的有的
还有的同学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用上三个“有的”说完整话。


⑸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我们学过什么词意思和“开心”一样?板书:乐
⑹你能读出小朋友那快乐的心情吗?指读第4自然段。

4总结板书,激情。

齐读课文,录音。

[一想到老师要将他们的朗读录制专辑,学生便分外用心地读。


三、练习:说话,写话。

1想像:同学们,假如今天秋游的是我们。

来到郊外,你们想干什么呢?
2讨论填空:
⑴草地上,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花丛中,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⑶回家的路上,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

⑷(),()有的(),有的(),有的()。

3填写句子。

[提供的语境贴近课文,不但体现课文的整体性,也易于调动学生说话的兴趣。


附板书:1秋游
天空蓝蓝的一望无边白云
农田黄白红美
草地有的有的有的乐
教后反思:
1看到几个同学从农村带回的农作物,学生们兴奋不已。

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给孩子多创造接触自然的机会,看看郊外的天空,闻闻田野的芬芳,亲身体会秋游的乐趣,我想,学生学课文时会更投入,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