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提高练习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提高练习三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说明()
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2.“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恩格斯的话告诉我们()
A.当时的哲学思想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在精神上的反映
B.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对政治起着决定性作用
D.哲学本身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属于()
A.经济基础范畴
B.政治上层建筑范畴
C.思想文化范畴
D.自然科学范畴
4.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
A.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
C.时代依赖于哲学
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6.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7.《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实践特色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对突出实践特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与________观点是一致的。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的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德国古典哲学
邓小平说:“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此回答9~10题。

9.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包括()
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艰苦奋斗④独立自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D.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12.能够体现哲学思想上述作用的典型事件是()
①百家争鸣催生了新的封建制度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想基础
③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据此回答13~15题。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中的根本变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
B.已穷尽了一切真理
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D.是人类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这是因为哲学()
A.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C.是对客观社会的正确的如实的反映
D.具有与时俱进的光辉品质
17.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当这样理解:真正的哲学()
①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③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④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科学发展观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8分)
19.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B
【解析】A、C项与题意无关;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诸多内容,既可能正确反映,也可能错误反映,D说法片面。

2.B
【解析】首先把握材料的主要指向性。

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崩溃的先导,就是强调了哲学对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

与这一主旨相符合的只有B项。

而C、D两项错误,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对政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哲学是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本身不能看做是物质力量,故应舍去。

另外,A项在理论表述上没有问题,但观点与题干主旨不一致,也应排除。

3.C
【解析】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也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科学。

故此A、B、D三项也有很强的迷惑性,需细心加以鉴别。

4.D
【解析】A、B两项否认了哲学对时代的依赖性。

C项颠倒了时代与哲学关系。

D项正确指出了哲学来源于时代,是对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5.D
【解析】A、B两项容易排除,而C项易于误选。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项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所在。

而D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另一方面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有机统一。

6.B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著作,但这里并没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因而B认识错误。

7.B
【解析】此题考查突出实践特色的依据。

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8.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故A项不准确,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仅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而不等于德国古典哲学本身。

B项和C项则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阶级基础。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0.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问题对中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回答。

11.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对社会变革的首要作用。

要抓住“首先体现”。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故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2.B
【解析】回答本题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教材基本原理的透彻理解。

①③④分别是奴隶制向封建制、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思想批判时弊、推动社会前进的标志性事件,都表明了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均应入选。

②所述事实则体现了落后的、保守的哲学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题意不符。

13.B
【解析】①②认识有误,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排除①②,B项入选。

14.D
【解析】“最终完成”“穷尽一切”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否认了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均错误。

15.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之一便是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
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A、B、D三项中所表现的对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

16.A
【解析】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哲学”怎么样,因此B、C、D中“正确总结”“如实的反映”“与时俱进”说法错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做到了这三点。

题干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故A符合题意。

17.B
【解析】哲学不可能取代具体科学,真正的哲学也不行,③错误,排除。

18.C
【解析】①观点错误,应排除。

19.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对社会变革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