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第二版)习题解答参考-流体流动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著)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张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著)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张

解;通风管内空气温度不变,压强变化很小,只有 0.05 米水柱,可按不可压缩流体处
理。
以管道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在截面 1−1′与 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此时Z1=Z2,因两
n 截面间无外功加入,故He=0,能量损失忽略不计,则Σhf=0。
.c 所以方程简化为:
u 12
+
P1
=
u
2 2
+
P2
n 2 ρ 2 ρ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
1、一个工程大气压是 9.81×104Pa,一个工程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汞柱?相当于多少
米水柱?相当于密度为 850kg ⋅ m−3的液体多少米液柱?
n 解:已知:ρHg = 13600 kg ⋅ m−3 .c ρ料 = 850 kg ⋅ m−3
ρH2O = 1000 kg ⋅ m−3 ρ = 9.81×104Pa
迎 的真空度? 说明:入水口和喷嘴间的位差及水流经喷嘴的阻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欢 解:取喷射泵进水口为 1−1′截面,喷嘴处为 2−2′截面,因位差忽略,Z1=Z2,又Σhf=0
案 则柏努利方程为:
u 12
+
P1
=
u
2 2
+
P2
2ρ 2ρ
答 u1
=
qv A1
=
0.6 3600 × π × 0.022
头的能量损失),泵的效率为 0.65,求泵的轴功率。(贮槽液面维持恒定)
解:贮槽液面维持恒定,故本题属于定态流动
n 取 1−1′面(贮槽的液面)为基准面,在 1−1′与 2−2′面(管道与喷头连接处)间列 c 柏努利方程,即:
aan. gZ1
+ P1 ρ

化工原理(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化工原理(第二版)国防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解在贮槽液面(1-1截面)及泵入口真空表处(2-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贮槽液面为基准面
式中Z1=0m,p1=0(表压),u1≈0,Z2=1.5m,p2=-24.66103Pa(表压),
将数值代入,并简化得:
解得u2=2m/s
在贮槽液面(1-1截面)及排出管与喷头相连接处(3-3截面)列柏努利方程,贮槽液面为基准面
=PMm/(RT)
=101.3328.26/(8.314773)
=0.455kg/m3
1-2在大气压为101.33×103Pa的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真空表读数为9.84×104Pa。若在大气压为8.73×104Pa的地区使塔内绝对压强维持相同的数值,则真空表读数应为多少?
解塔内绝对压强维持相同,则可列如下等式
(2)槽底面所受的压强是多少?
解人孔盖以中心水平线上下对称,而静压强随深度做线性变化
因此可以孔中心处的压强计算人孔盖所受压力
P=g(H–h)=8809.81(9–0.6)=72515.52Pa
F=PA=72515.520.52/4=1.42104N
1-6为了放大所测气体压差的读数,采用如本题附图所示的斜管式压差计,一臂垂直,一臂与水平成20°角。若U形管内装密度为804 kg/m3的95%乙醇溶液,求读数R为29mm时的压强差。
pB+1gh +2gh =1gh +pa
pB= pa+(1-2)gh -1gh
由hD2/4=hd2/4
可得h=h(d/D)2
所以
1-11列管换热器的管束由121根φ25×2.5mm的钢管组成,空气以9m/s的速度在列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内的平均温度为50℃,压强为196×103Pa(表压),当地大气压为98.7×103Pa。试求:

(完整版)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版)答案.doc

(完整版)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第二版)答案.doc

第一章绪论1-1. 20℃的水 2.5m 3,当温度升至80℃时,其体积增加多少?[ 解 ] 温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即1V12V2又20℃时,水的密度80℃时,水的密度1998.23kg / m3 2971.83kg / m3V2 1V1 2.5679m3 2则增加的体积为V V2 V1 0.0679 m31-2.当空气温度从0℃增加至 20℃时,运动粘度增加15%,重度减少 10% ,问此时动力粘度增加多少(百分数)?[ 解 ] (1 0.15) 原 (1 0.1) 原1.035 原原 1.035 原原 1.035 原原0.035原原此时动力粘度增加了 3.5%1-3.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速度分布为u 0.002 g( hy 0.5y2 ) /,式中、分别为水的密度和动力粘度,h 为水深。

试求h 0.5m 时渠底(y=0)处的切应力。

[ 解 ] du0.002 g (h y) /dydu0.002 g(h y)dy当h =0.5m,y=0时0.002 1000 9.807(0.50)9.807Pa1-4.一底面积为 45× 50cm2,高为 1cm 的木块,质量为 5kg,沿涂有润滑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木块运动速度 u=1m/s,油层厚 1cm,斜坡角 22.620(见图示),求油的粘度。

u[ 解 ] 木块重量沿斜坡分力 F 与切力 T 平衡时,等速下滑mg sinTA dudymg sin 5 9.8 sin 22.62 Au0. 4 0.4510.0010.1047 Pa s1-5.已知液体中流速沿y 方向分布如图示三种情况,试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du ,定性绘出切应力dy沿 y 方向的分布图。

yyyuuuuuu[ 解 ]y y y= 0 =1-6.为导线表面红绝缘,将导线从充满绝缘涂料的模具中拉过。

已知导线直径 0.9mm ,长度 20mm ,涂料 的粘度 =0.02Pa . s 。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GAGGAGAGGAFFFFAFAF第一章 绪论1-1.20℃的水2.5m 3,当温度升至80℃时,其体积增加多少?[解] 温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即2211V V ρρ=又20℃时,水的密度31/23.998m kg =ρ80℃时,水的密度32/83.971m kg =ρ 321125679.2m V V ==∴ρρ 则增加的体积为3120679.0m V V V =-=∆1-2.当空气温度从0℃增加至20℃时,运动粘度ν增加15%,重度γ减少10%,问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多少(百分数)?[解] 原原ρννρμ)1.01()15.01(-+==原原原μρν035.1035.1==035.0035.1=-=-原原原原原μμμμμμ 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了3.5%1-3.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速度分布为μρ/)5.0(002.02y hy g u -=,式中ρ、μ分别为水的密度和动力粘度,h 为水深。

试求m h 5.0=时渠底(y =0)处的切应力。

[解] μρ/)(002.0y h g dydu -=GAGGAGAGGAFFFFAFAF)(002.0y h g dy du -==∴ρμτ 当h =0.5m ,y =0时)05.0(807.91000002.0-⨯⨯=τPa 807.9=1-4.一底面积为45×50cm 2,高为1cm 的木块,质量为5kg ,沿涂有润滑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木块运动速度u=1m/s ,油层厚1cm ,斜坡角22.620 (见图示),求油的粘度。

[解] 木块重量沿斜坡分力F 与切力T平衡时,等速下滑GAGGAGAGGAFFFFAFAFy u AT mg d d sin μθ== 001.0145.04.062.22sin 8.95sin ⨯⨯⨯⨯==δθμu A mg s Pa 1047.0⋅=μ1-5.已知液体中流速沿y 方向分布如图示三种情况,试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yu d d μτ=,定性绘出切应力沿y 方向的分布图。

《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

《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

《化学⼯程基础》练习题《化学⼯程基础》练习题第1章流体的流动与输送⼀、单项选择题1.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流速不同B、流通截⾯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D、层流⽆径向运动,湍流有径向运动2. ⽔及⼀般流体在管路中常⽤的流速应是( )。

A、0.5~1mB、1~3mC、15~25mD、30~50m3. 当流体在圆管流动时, 管中⼼流速最⼤,若为层流时,平均速度u与管中⼼的最⼤流速u max的关系为 ( )。

A、u=1.5u maxB、u=u maxC、u=0.8u maxD、u=0.5u max4. 当流体在圆管流动时, 管中⼼流速最⼤,若为湍流时,平均速度u与管中⼼的最⼤流速u max的关系为( )。

A、u=1.5u maxB、u=u maxC、u=0.8u maxD、u=0.5u max5. 温度升⾼液体的粘度变化是( )。

A、增⼤B、减⼩C、不变D、判断依据不⾜6. 温度降低⽓体的粘度变化是( )。

A、增⼤B、减⼩C、不变D、判断依据不⾜7. 流体在等径直管中作稳定流动,因流体粘性有摩擦阻⼒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法判断8. 流体在阻⼒平⽅区流动,若其它条件不变,⽽管⼦的相对粗糙度增加则压降( )。

A、增⼤B、减⼩C、不变D、不确定9.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减⼩B、⽓体的粘度随温度升⾼⽽减⼩C、液体的粘度随压强降低⽽增⼤D、⽓体的粘度随压强降低⽽增⼤10. 圆形直管径为100mm,⼀般情况下输⽔能⼒应为( )。

A、3 m3/h;B、30 m3/h;C、200 m3/h ;D、300 m3/h11. 图⽰为⼀异径管段,从A段流向B段时,测得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R=R1,从B段流向A段时,测得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R=R2。

若两种情况下的⽔流量相同,则( )。

A、R1 > R2B、R1< R2C、R1 = R2D、R1 =– R212. 离⼼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发⽣( )。

化工原理第二版两册答案(习题5 附图主编).

化工原理第二版两册答案(习题5  附图主编).

第一章流体流动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的孔,其中心距罐底1000 mm,孔盖用14 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压力为39.5×106 Pa,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大气压力为101.3×103 Pa)?解:由流体静力学方程,距罐底1000 mm处的流体压力为作用在孔盖上的总力为每个螺钉所受力为因此习题5附图习题4附图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

读数分别为R 1=500mm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2)B 点的压力7.某工厂为了控制乙炔发生炉内的压力不超过13.3 kPa (表压),在炉外装一安全液封管(又称水封)装置,如本题附图所示。

液封的作用是,当炉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气体便从液封管排出。

试求此炉的安全液封管应插入槽内水面下的深度h 。

习题7附图解:10.有一装满水的储槽,直径1.2 m ,高3 m 。

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

小孔的直径为4 cm ,测得水流过小孔的平均流速u 0与槽内水面高度z 的关系为:试求算(1)放出1 m 3水所需的时间(设水的密度为1000 kg/m 3);(2)又若槽中装满煤油,其它条件不变,放出1m 3煤油所需时间有何变化(设煤油密度为800 kg/m 3)? 解:放出1m 3水后液面高度降至z1,则由质量守恒,得, (无水补充)(A 为储槽截面积故有即上式积分得11.如本题附图所示,高位槽内的水位高于地面7 m ,水从φ108 mm×4 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1.5 m 。

已知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5.5u 2计算,其中u 为水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化学基础(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 论练习题(p.9)1. (1)×; (2)√; (3)×; (4)√。

2. (1)C 、D ;(2)C ;(3)B 。

3. 反应进度;ξ; mol 。

4. 两相(不计空气);食盐溶解,冰熔化,为一相;出现AgCl ↓,二相;液相分层,共三相。

5. 两种聚集状态,五个相:Fe (固态,固相1),FeO (固态,固相2),Fe 2O 3(固态,固相3),Fe 3O 4(固态,固相4),H 2O (g )和H 2(g )(同属气态,一个气相5) 6. n =(216.5 -180)g / (36.5g · mol -1) = 1.0 mol7. 设最多能得到x 千克的CaO 和y 千克的 CO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O 3(s) = CaO(s) + CO 2(g) 摩尔质量/g ·mol -1 100.09 56.08 44.01 物质的量/mol100095%10009103⨯⨯-. x 56.08×-310 y 4401103.⨯-因为n(CaCO 3)=n (CaO)=n (CO 2) 即100095%10009103⨯⨯-.=x 56.08×-310=y 4401103.⨯-得 x =m (CaO) =532.38kg y =m (CO 2) =417.72kg分解时最多能得到532.28kg 的CaO 和417.72kg 的CO 2。

8.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H 2+1/2N 2 = NH 3时:22(H )6mol4mol 3(H )2n ξν∆-===-22(N )2mol4mol 1(N )2n ξν∆-===-33(NH )4mol4mol 1(NH )n ξν∆===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 2+ N 2 = 2NH 3时:22(H )6mol 2mol 3(H )n ξν∆-===-22(N )2mol2mol 1(N )n ξν∆-===-33(NH )4mol 2mol 2(NH )n ξν∆===当反应过程中消耗掉2mol N 2时,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成3/2H 2+1/2N 2 = 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4 mol ;化学方程式改成3H 2+ N 2 = 2NH 3,该反应的反应进度为2 mol 。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第二版)习题解答参考-流体流动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第二版)习题解答参考-流体流动

()()33511161.115273314.81036.311011.036.312649.05.3651.026;5.36222222-----⋅=-⨯⨯⨯⨯+==⋅=⨯+⨯=+=⋅=⋅=m kg RT M P mol g M y M y M mol g M mol g M H C H C HCl HCl H C HCl ρ4.PaP Pam m Hg P 554410618.210013.11081.97.110198.7540220760⨯=⨯+⨯⨯=⨯==-=出口进口 5. ⎪⎪⎩⎪⎪⎨⎧=⨯⨯===⨯⨯==⇒=--m R H m R H gR gH CCl Hg 7.16.1102006.13176.225.1102006.13334ρρρρρρ测量液 6.tSH V m mmm h H H mm R H gR gH Hg Hg 05.641.22480041.2241020022102210800130106.1321311=⨯⨯⨯=====+=+==⨯⨯==⇒=πρρρρρρ 7. ()()()()()()()()()()Pah h g h h h h g Pa h h g h h g h h g Pa p h h g Pa p p h h g p p p p h h g p p p p p b c O H d b c a Hg d c Hg b c O H b a Hg A b a Hg b c O H d c Hg A 55122334455610827.34.15.281.910002.14.15.23.281.91360010013.1222⨯=-⨯⨯---+⨯⨯+⨯=----++=-+---+=⇒-+==--==-+===ρρρρρρρρ 8. 1) s m A q u v /06.136002.0411202=⨯⨯==πm u q d m u q d d q A q u v v v v 116.03600206.114.38044082.03600206.114.340444221121111=⨯⨯⨯⨯===⨯⨯⨯⨯==⇒==πππ 10.选水槽液面为1-1面,管子出口为2-2面,地面为0势面 建立1-1,2-2面伯努利方程:∑→+++=++212222121122f H Z g u g p Z g u g p ρρ 分析:⎪⎩⎪⎨⎧===Pa p u Z 111010⎪⎩⎪⎨⎧==Pa p Z 122 ()[]min /62.1/027.01042108444.3/44.323.12221033232222222m s m A u q sm u gu g u v ==⨯⨯-⨯==⇒=⇒++=⇒-π 11. ()[]()[]s m d q u s m d q A q u v v v /74.263600105.4215914.31700442/04.143600105.4221914.31700442322223211111=⨯⨯⨯-⨯⨯===⨯⨯⨯-⨯⨯===--ππ 建立1-1,2-2面伯努利方程:2222121122Z gu g p Z g u g p ++=++ρρ m m g u u h u u gh p O H O H 75.37100043.181.9204.1474.2622222122212222=⨯⨯-=⋅-=⇒-==∆⇒ρρρρ 12.s m d q u s m d q A q u v v v /66.193600003.014.35.0442/44.0360002.014.35.04422222211111=⨯⨯⨯===⨯⨯⨯===ππ 建立1-1,2-2面伯努利方程: 2222121122Z gu g p Z g u g p ++=++ρρ ()真空度KPa Pa p 66.7810264.242-=⨯=⇒ 13.1)阀门关闭时:()mm H gR h H g Hg O H 76802005506.132=+⨯=⇒=-ρρ阀门全开时:选水槽液面为1-1面,管子出口为2-2面 建立1-1,2-2面伯努利方程:∑→+++=++212222121122f H Z g u g p Z g u g p ρρ 分析:⎪⎩⎪⎨⎧===Pa p u Z 111068.7⎪⎩⎪⎨⎧⨯=+==Pa gR gh p Z Hg O H 42210916.622ρρ h m A u q sm u v /7.21136002.0487.1/87.132222=⨯⨯⨯==⇒=⇒π2)欲使流量增加1.2倍,可增大d 和H 14.400017406102.1115043.004224.0Re /43.004224.0411503600/105.224.422525413232212122〉=⨯⨯⨯===⨯⨯⨯===-=-=-μρπρdu s m A W u m m d d d d e16.mm d d q A q u g u d l H g p v v f 65.414222=⇒⎪⎪⎭⎪⎪⎬⎫==⋅==∆∑πλρ 17.选贮槽液面为1-1面,冷却装置内液面为2-2面 ∑→+++=+++212222121122f e H Z g u g p H Z g u g p ρρ 分析:m Z Z u Pa p p 16,0,12121=-≈==g u d l l H e f 22221⋅+=∑→λ m l m l e 07.38,80==m g u d l l Z Z H e e 24.80212212=⎪⎭⎫ ⎝⎛+++-=⇒λ 18. ∑→+++=++212222121122f H Z g u g p Z g u g p ρρ 分析:m Z Z u Pa p p 15,0,12121=-≈==()g u d l l Z Z e 212212⎪⎭⎫ ⎝⎛++=-⇒λ 试差,设==⇒24u q d v π 19. ()s m Aq u s m gR A C q v v /30.1/0114.023000===-=ρρρ 21.59.0354.110004.4122=====∆+∆+∆=NN kW g q H N m gu Z g p H e v e e e ηρρ 23.m H gu g p Pa H f v g 393.2221〈=---=∑ρ 24. ()s m A q u gR A C q m gp g u g p h v v v /09.2223.0211000211==-==-+=∆ρρρρρ 26. 选水池液面为1-1面,高位槽液面为2-2面 ∑→+++=+++212222121122f e H Z g u g p H Z g u g p ρρ 分析:m Z Z Pa p p u 10,1081.9,0124121=-⨯=-≈g u d l H f 22221⋅=∑→λ g u d l Z g p H e 2122⎪⎭⎫ ⎝⎛++∆+∆=⇒λρ 又:24102.740v e q H ⨯-= kW g q H N sm q v e e v 98.31000/1004.132==⇒⨯=⇒-ρ。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第二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第二版)

1-20一转子流量计,转子材料为铝,出厂时用20℃,0.1MPa 压强下的空气标定,得转子高度为100mm 时, 流量为10m3/h。今将该流量计用于测量 T=50℃,P=0.15MPa 下的氯气,问在同一高度下流量为多少?若将该 转子材料换为黄铜,问在同一高度下氯气和空气的流量各为多少?
1-21从设备送出的废气中含有少量可溶物质, 在放空之前令其通过一个洗涤塔, 以回收这些物质进行综合 利用,并避免环境污染。气体流量为3600 m3/h(操作条件下),其物理性质与50℃的空气基本相同,如右图 所示,气体进入鼓风机前的管路上安装有指示液为水的 U 形管压差计,其读数为30 mm。输气管与放空管 内径均为250 mm,管长、管件与阀门的当量长度之和为50 m(不包括进、出塔及管出口阻力)放空口与鼓 风机进口的垂直距离为20 m,已估计气体通过塔内填料层的压降为1961 Pa。管壁的绝对粗糙度ε可取为 0.15mm,大气压强为0.101 Mpa,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1-7用右图中串联的 U 型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上面上方的蒸汽压。 U 形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 两U
-1-
形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 已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 h1=2.3m, h2=1.2m, h3=2.5m, h4=1.4m, 锅中水面与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 h5=3m,大气压强 Pa=745 mmHg。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汽的压强 p0。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流体力学习题..................................................................................................................2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4 第三章 传热过程......................................................................................................................... 19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26 第五章 吸收.................................................................................................................................38 第六章 精馏.................................................................................................................................47 第六章 精馏习题和答案..............................................................................................................49 第八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 56 第九章 均相反应器..................................................................................................................... 58

大学_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课后答案下载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课后答案下载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课后答案下载书名:化学工程基础 (第二册)作者:林爱光,阴金香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8-1ISBN: 9787302172642开本: 16开定价: 39.80元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图书信息本书为清华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所用教材,在清华大学多个院系使用多年。

全书分7章,包括流体的流动与输送、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精馏、吸收、气液传质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学和膜分离过程。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书中提供了典型的例题和习题。

书末附有做化工习题常用的物性参数图表及管子、泵、通风机的部分规格。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工科有关专业及理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从事设计、开发和运行的科技人员参考。

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内容简介1 流体的流动与输送1.1 概述1.2 流体静力学方程1.2.1 流体的性质1.2.2 流体的压强1.2.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1.2.4 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1.3.1 流量与流速1.3.2 粘度1.3.3 流体流动的'类型及其判断1.3.4 流动边界层1.3.5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连续性方程1.3.6 流体流动过程的能量守恒和转化(伯努利方程式) 1.4 流速与流量的测量1.4.1 测速管1.4.2 孔板流量计1.4.3 转子流量计1.5 流体流动时的阻力1.5.1 管路的沿程阻力1.5.2 非圆形管内的流体阻力1.5.3 局部阻力1.5.4 乌氏粘度计测粘度的原理1.6 管路计算1.6.1 管路计算的类型和基本方法1.6.2 简单管路的计算1.6.3 复杂管路的计算1.7 两相流动1.7.1 球形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时的阻力 1.7.2 曳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1.7.3 重力沉降1.7.4 固体流态化1.8 流体输送设备1.8.1 离心泵1.8.2 离心压缩机1.8.3 往复压缩机和往复泵1.8.4 其他常用流体输送设备习题讨论题__符号说明2 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2.1 概述2.1.1 化工生产中的传热2.1.2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2.1.3 热量衡算2.1.4 稳定与不稳定传热2.2 热传导2.2.1 基本概念与傅里叶定律2.2.2 热导率2.2.3 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2.2.4 通过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3 对流传热2.3.1 基本概念与牛顿冷却定律2.3.2 用量纲分析法求无相变时流体的给热系数??2.3.3 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2.3.4 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2.3.5 保温层的临界直径2.4 辐射传热2.4.1 基本概念与定律2.4.2 物体间的辐射传热2.4.3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2.5 热交换过程的传热计算2.5.1 热交换器的传热机理和传热基本方程式 2.5.2 总传热系数2.5.3 传热的平均温度差2.5.4 传热面积的计算2.5.5 热交换设备2.5.6 热交换过程的强化途径习题讨论题__符号说明3 精馏4 吸收5 气液传质设备6 化学反应工程学7 膜分离过程本书配套多媒体课件简介附录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目录绪论点击此处下载化学工程基础(李德华著)课后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2章 流体流动 复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2章  流体流动 复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2章流体流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当密度ρ=1000kg/m3,粘度μ=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1m/s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为______.(Re=duρ/μ ; 105;湍流)2. 某流体在圆管中呈层流流动,今用皮托管测得管中心的最大流速为2m/s,此时管内的平均流速为_________.(1m/s)3. 测量流体流量的流量计主要有如下四种: 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测量管内流体点的速度,则用____. (转子流量计;孔板流量计;丘里流量计;湿式气体流量计;皮托管)4. 测量流体压强的仪器主要有如下两种: ______,_____.( U管压差计;弹簧压力计)5. 管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________,管入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______.( 1.0; 0.5)6. 流体在园直管内流动,当Re≥4000时的流型称为___,其平均速度与最大流速的关系为______,而Re≤2000的流型称为___,其平均速度为______。

( 湍流,u m=0.8u max,滞流,u m=0.5 u max。

)7. 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有效截面扩大,则流速___,动压头___,静压头___。

(填增加,减少,不变)( 减少,减少,增加。

)8. 粘度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对于液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对于气体,温度升高,粘度________。

(减少; 增大)9. 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2倍)10. (2分)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恒______,变_____;后者是恒_________,变_________。

( 截面;压差;压差;截面)11. 在测速管中,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的测压管液位代表______,流体流过测速管侧壁小孔的测压管液位代表__________。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

化工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版张近主编)第3章流体流动过程及流体输送设备1、某合成氨工艺以煤为原料的气化法生产中,制得的半水煤气组成为:H242%,N221.5%,CO27.8%,CH41.5%,CO27.1%,O20.1%(均为体积分数),求表压为88.2kPa,温度为25℃时,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解法一:先求混合的摩尔质量;算出在操作温度和压力下各纯组分的密度,然后再按组分的摩尔分数叠加。

解法略。

6、套管换热器的内管为φ25mm×2.5mm,外管为φ57mm×3.5mm 的无缝钢管。

液体以5400kg/h 的流量流过环隙。

液体的密度为1200kg/m3,粘度为2×10-3Pa·s。

试判断液体在环隙流动时的流动形态。

解:设大管内径为d1,小管外径为d2 流体在环隙流动当量直径为:de=d1-d27、现要求将原油以一定流量,通过一条管道由油库送往车间,并保证原油在管道中呈层流流动,现分别提出如下措施:(1)管道长度缩短20%;(2)管径放大20%;(3)提高原油温度使原油粘度下降20%,而假设密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

问上述措施分别可使由于管道沿程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比原设计降低百分之几?8、欲建一水塔向某工厂供水,如图所示,从水塔到工厂的管长(包括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为500m,最大流量为0.02m3·s-1。

管出口处需保持10m 水柱的压头(表压)。

若摩擦系数λ=0.023,求:(a)当管内流速为1.05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b)当管内流速为 4 m·s-1,所需管径及塔高;(c)由(a)、(b)计算结果,分析满足一定流量时,塔高与管径的关系。

解:如图选取1,2 截面,计算基准面为管出口水平面。

压力以表压表示。

在1→2 列柏努利方程,得:9、用离心泵经φ57mm×3.5mm 的钢管,将敞口贮罐内的有机溶剂(粘度为20×10-3)Pa·s,密度为800 kg·m-3),输送到反应器中,设贮罐内液面离反应器内液面高度保持16m,见附图。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a?550a30.230.240.0412?????1a?2a?3a1.1630.58150.07 ?t1720?t2?a?550a,t2?611.210.23 1.163?1a ?t3t?70?3a?550a,30.04 0.07?3a3.平壁炉是用内层为120mm厚的耐火砖和外层为230mm的普通砖砌成。

两种砖的导热系数均为未知。

测得炉内壁温度为800℃,炉外侧壁面温度为113℃。

为减少热损失,后又在普通砖外包一层厚度为50mm、导热系数为0.2 w/(m?℃)的石棉。

包扎后测得各层温度为:炉内壁温度为800℃,耐火砖和普通砖界面温度为686℃,普通砖和石棉界面温度为405℃,石棉外侧温度为77℃。

试求包扎后热损失较原来热损失减小的百分数?3-1-1= 0.07) 。

问:该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为多少?解:⑴管线的热损失ri+1 1=r2 r31 1①管线各层半径12③管线的热损失3140 25 55 1 10.22 ?25 163140 0.014 + 3.584q/l ==②求r441?ln55 0.07314041 ?ln0.07移项整理有:ln(r4/55) =(3140 - 1256.4)/4990 = 0.377 l4 = 0.377 + ln55 = 0.377 + 4.007 = 4.384 即:r4 = arcln4.384 = 80(mm) ③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r4 - r3 = 80 - 55 = 25(mm)= 0.025m3140r4k?2 d2h,121?? h1d1d1h21-2-1k2??310w?m?k251.5?10?3?251??1000?202010000【篇二: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液体高度:,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化学工程基础答案李德华

化学工程基础答案李德华

化学工程基础答案李德华【篇一:化学工程基础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第二版)】 1.解:pvac?po ?p绝即13.3?10?3pa?98.7?10?3?po?p绝?p.4?10?3pa 绝?85pa?p?po?85.4?10?3pa?98.7?10?3pa??13.3?10pa?32.解:?de?4??(d1?d2)?70?d1??d2d12??2d23.解:对于稳定流态的流体通过圆形管道,有u21?2d 1d 22?2若将直径减小一半,即d 1?u21?42即液体的流速为原流速的4倍.4.解:lu2hf????d2gl1u12hf1??1??d12ghf2l2u22??2??d22ghf2hf1l2u22?2??d22g?l1u12?1??d12g64?du????u2?4u1,l1?l2,d1?2d264?l2u22??d2u2?d22g?64?l1u12??d1u1?d12g64?l2u22??d2u2?d22g?(u2)2l64??1?2g2d2u2?2d24?111??2?21641?16hf2hf1hf2hf1hf2hf1hf2?16hf1即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16倍。

6.解:1)雷诺数re??ud?其中??1000kg?m?3,u?1.0m?s?1d?25mm?25?10?3m??1cp?10?3ps?s故re??ud?1000?1.0?25?10?3? ?310?25000故为湍流。

2)要使管中水层流,则re?20001000?25?10?3m?u?2000 即re??310解得u?0.08m?s?17.解:取高位水槽液面为1-1′, a-a′截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22p1u1p2u1z1???z2???hf ?g2g?g2g其中z1?10m,z2?2m;p1?p2;u1?0;hf??hgf2u216.15u2?则10?2? 2?9.89.8解得1)a-a′截面处流量u?u2u?2.17m?s?12)qv?au?其中a??d2??3.14?(100?10?3)2?7.85?10?3m2 u?2.17m?s?11414qv?7.85?10?3?2.17?3600?61.32m38.解:对1-1′截面和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22p1u1p2u1z1???z2?? ?g2g?g2g其中z1?z2,p1?1mho??gh12u1?0.5m?s?1,p1??gh2 d120.2u2?2u1?()2?0.5?2.0m?s?1d20.10.5222?h???0.19m2?9.82?9.815.解:选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22p1u1p2u1z1???he?z2???hf ?g2g?g2g其中:z1?2m,z2?10m;u1?u2?0p1?pvac??100mmhg??13.6?103?9.8?0.1??13332.2pa p2?02??13332.219.61000?he?10?(?4?)?g9.898019.613332.2he?12.08???14.08?1.388?15.4689.8980?gp?he?qv???10215.468?2???(53?10?3)2?980102?0.655kw17.解:取水池液面为1-1′截面,高位截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22p1u1p2u1z1???he?z2???hf ?g2g?g2g其中:z1?0,z1?50m;p1?p2?0hf?he?50?20?52.05 9.8p?he?qv??52.05?36?1000??8.05kw 102?102?0.6?360019.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蒸发器内管路出口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22p1u1p2u1z1???he?z2???hf ?g2g?g2g其中,z1?0,z1?15m;p1?0,p2??200?10?3?13.6?103?9.8??26656pa 12026656 he?15???24.979.89.8?1200h?q??24.97?20?1200p?ev??1.632kw102102?3600hf?20.解:1)取贮水池液面为1-1′截面,出口管路压力表所在液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得22p1u1p2u1z1???he?z2???hf ?g2g?g2g其中,z1?0,z2?5.0m;【篇二:化学工程基础实践周日志】>课程编号:095008课程名称:化学工程基础及实验学时/学分:(64+48)/(4+3)适用专业:化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开课系或教研室:化学与化工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化学工程基础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探讨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基础学科。

化工原理第二版两册答案习题附图主编

化工原理第二版两册答案习题附图主编

第一章 流体流动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 的孔,其中心距罐底1000 mm ,孔盖用14 mm 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压力为39.5×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大气压力为101.3×103 Pa )? 解:由流体静力学方程,距罐底1000 mm 处的流体压力为[](绝压)Pa 10813.1Pa )0.15.9(81.9960103.10133⨯=-⨯⨯+⨯=+=gh p p ρ 作用在孔盖上的总力为N 10627.3N 76.04π103.10110813.1)(4233a ⨯⨯⨯⨯⨯-==)-=(A p p F每个螺钉所受力为N 10093.6N 014.04π105.39321⨯=÷⨯⨯=F因此()(个)695.5N 10093.610627.3341≈=⨯⨯==F F n5.如本题附图所示,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管压差计。

读数分别为R 1=500 mm ,R 2=80 m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 3=100 mm 。

试求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1)A 点的压力()(表)Pa 101.165Pa 08.081.9136001.081.9100042汞3水A ⨯=⨯⨯+⨯⨯=+=gR gR p ρρ(2)B 点的压力()(表)Pa 107.836Pa 5.081.91360010165.1441汞A B ⨯=⨯⨯+⨯=+=gR p p ρ 7.某工厂为了控制乙炔发生炉内的压力不超过13.3 kPa (表压),在炉外装一安全液封管(又称水封)装置,如本题附图所示。

液封的作用是,当炉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气体便从液封管排出。

试求此炉的安全液封管应插入槽内水面下的深度h 。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解析解析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解析解析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连续性假定:化学工程中所研究的液体流动规律,不论是液体分子的微观运动,还是流体在生产装置内的整体机械运动,它都是由无数流体质点所组成的连续介质,因此可以取大量流体分子组成的微团为流体运动质点,并以这样的质点为研究对象。

2、理想流体:无黏性、在流动中不产生摩擦阻力的流体。

3、相对密度:物质密度与4℃纯水密度之比,用符号d 表示,量纲为一。

4、平均密度:各组分密度与其相对体积分数乘积之和。

5、流体静力学方程应用:U 形管压强计、微差压强计、液位计、液封。

U 形管压差计:120()P P gR ρρ-=-,若被测流体为气体,则简化为:120p p gR ρ-=;微差压强计:12()A B p p Rg ρρ-=-;液位计:玻璃管液位与设备内液位登高;液封:AP P h gρ-=水。

6、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管任意横截面积的流体量为流量,单位:Kg ·s -1。

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的关系:m V q q ρ=。

7、流速:单位时间内流体在导管内流过的距离称为流速,单位:m ·s -1。

流速与体积流量:Vq u A=;流速与质量流量:m V q q uA ρρ==。

8、流速的选择: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行操作费用综合考虑经济流速。

9、稳态流动:在流体流动系统内,任一空间位置上的流量、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参数,只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

在连续操作中,流体的流动大多为稳态流动。

10、层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只沿管轴方向平行流动,而不作垂直于管轴的径向扰动。

(或称滞留),Re 2000≤。

11、湍流:管中流动流体的质点相互扰混,使六题质点的流动速率和方向呈现不规则变化,甚至形成涡流,Re 4000≥(或称紊流)12、流型的判断——雷诺数:实验证明,流体的流动型态除与流速u 的的大小有关外,还与管道的直径d 、流体的密度和流体的黏度有关,即:Re du ρμ=。

最新《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部分答案)资料

最新《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部分答案)资料

《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答案)第1章流体的流动与输送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C5、B6、B7、C8、A9、A 10、B 11、C 12、A13、B 14、B 15、A 16、C 17、B 18、C 19、C 20、C 21、A 22、C二、填空题1、42、23、升高、不变4、0、最大5、层流、湍流6、具有径向随机脉动7、4流道面积/润湿周边、2ab/(a+b)8、小9、64/Re、相对粗糙度(ε/d)和Re 10、1/16、1/32 11、32、128 12、不变13、粘性造成的内摩擦14、边界层分离15、5.7 16、2 17、32 18、1/16 19、关闭出口阀门和灌泵、控制出口阀门开度20、不确定、不确定21、增大22、变大23、气蚀24、管路特性、泵特性25、减小三、计算题1、R=0.246m2、P=6.36kW3、q v=21.84m3/h;ΔH=2m4、q v=10.68m3/h5、Z=3.26m;q v=76.87m3/h6、H=22.76J/N;P=4.5kW7、真空度=51.3kPa8、增加20%第2章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C5、C6、C7、A8、D9、C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D 17、B 18、B 19、B 20、A二、填空题1、增大2、减小3、λ24、小5、μ6、层流内层7、α18、1.749、30.8 10、78.3 11、A 12、油品13、差14、增大壳程对流传热系数15、管壁表面产生垢层所导致16、变大17、提高空气的流速三、计算题1、W冷=14000kg/h;l=2.25m2、A0=54.08m2>A0′=50.1m2∴此换热器适用3、K=230 w·m–2·K–1;l=6.3m4、n=31;l=1.83m5、K=128.7W/(m2·℃)6、n=547、K o=224.3 w·m–2·K–1;l=6.12m8、Δt m逆=42.1℃,Δt m并=27.1℃;Q逆/Q并=1.55第3章吸收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A6、A7、C8、D9、B 10、D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18、C二、填空题1、减小2、气膜和液膜中3、1.1~2.04、减小5、达不到规定要求6、0.0257、08、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9、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比10、底11、液体在其表面形成液膜增大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面积12、溶剂的再生费用三、计算题1、Z=4.074m2、x le=0.0111;(L/G)m=0.811;N OG=3.6;Z=1.8m3、H OG=3.9m4、x1=0.067;H=2.3m5、L=3.713 m3h−1;H=6.86 m6、(L/V)min=1.584;H=8.43第4章精馏一、单项选择题1、A2、C3、A4、C5、B6、C7、B8、D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B 19、D 20、B二、填空题1、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2、精馏有回流,简单蒸馏无回流3、饱和蒸汽压之比4、气相线或露点线5、液相线或泡点线6、保证塔板上有一定高度的液层7、2/38、3/29、减少10、0.75 11、320 12、停车后开工操作及实验研究13、理想体系全回流14、前者是间歇非定态过程,后者为连续定态过程15、前者是非定态过程有回流,后者为定态过程无回流三、计算题1、D=41kmol/h,W=59kmol/h;V’=164 kmol/h;y=1.36x-0.0182、y=0.75x+0.225;W=60,x W=0.067;y=1.375x-0.0253、R=4;x D=0.8;x W=0.05;y=1.6x-0.034、R min=1.5;y n+1=0.64x n+0.345、R min=0.8;V=156 kmol/h;y==0.615x+0.3656、R=2.61;x D = 0.949;x W= 0.072;x F = 0.534。

化学基础工程习题与答案

化学基础工程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一、选择题(每题2分)1、某物体的质量为1000 kg ,则其重量为( )。

B(A )1000 N (B )9810N (C )9810 kgf (D )1000/9.81 kgf2、离心泵的压头H 流量Q 的关系为( )。

C(A )Q 增大,H 增大 (B )H 增大,N 先增大后减小(C )Q 增大,H 减小 (D )H 增大,N 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所示,若液面恒定,忽略流动阻力损失,则放水管的出口速度u 与( )有关。

A(A )H (B )H 、d (C )d (D )Pa4、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管中的流量,采用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两测压孔距离h 相等,321d d d ==,各管流速相等。

其读数分别为1R ,2R ,3R 。

则( )。

(流体皆为水,指示液皆为汞)D(A )312R R R << (B )321R R R =< (C )321R R R <<(D )321R R R == (E )321R R R =>5、图示所表示的R 值大小反映( )。

A(A )A、B两截面间压差值 (B )A-B截面间流动压降损失(C )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 )突然扩大或缩小流动损失。

6、一敞口容器,底部有一出水管(如图示)。

容器内水面保持恒定,管内水流动的速度头为0.5 m 水柱。

水由容器流入管内,则2点的表压2p =( )水柱。

C(A )1.5 m (B )1.0 m (C )0.75 m (D )0.5 m7、如图所示,用U 形压差计与管道A 、B 两点相连。

已知各图中管径、A 、B 间的管长L 及管道中流体流量均相同,管内流体均为20 ℃水,指示液均为汞,则( )。

B(A )21R R ≠,431R R R == (B )4321R R R R ===(C )4321R R R R <<= (D )4321R R R R ≠≠≠8、如图表明,管中的水处于( C )。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化工原理(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柴诚敬主编绪 论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1000 g ,1 m=100 cm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f=9.81 N ,1 N=1 kg ·m/s 2则 3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BTU=1.055 kJ ,l b=0.4536 kg o o 51F C 9=则()C kg kJ 005.1C 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101.33 kPa则()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K(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dyn=1×10–5 N 1 m=100 cm则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则()()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2︒⋅=︒⋅⋅=⎥⎦⎤⎢⎣⎡⎥⎦⎤⎢⎣⎡⨯⎥⎦⎤⎢⎣⎡︒⋅⋅=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LL310CB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式中 H E —等板高度,ft ;G —气相质量速度,lb/(ft 2·h); D —塔径,ft ;Z 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 —液相黏度,cP ; ρL —液相密度,lb/ft 3A 、B 、C 为常数,对25 mm 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0.57、-0.1及1.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