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教学中关于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护理教学中关于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赵婧王艺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究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用于急救护理教学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校112名护生,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开展常规情景教学模式,而实验组则开展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分析对比两种教学模式对护生操作能力、基础知识以及教学模式的赞同程度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的操作能力评分和基础知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的护生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赞同程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用于急救护理教学的效果较好,护生赞同度较高,且有利于提升护生综合水平。
[关键词]急救护理教学;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4:6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163-0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意外伤害和危急重症患者的增加,对急救需求逐渐提升。
而临床急诊医学的发展促使多种新型急救设备和仪器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对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急救护理教学难度,需要予以护生有效、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以有效减少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距离。
进而本次针对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用于急救护理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将本校112名护生纳入本次实验对象。
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校112名护生。
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6)。
其中对照组10例男护生、46例女护生,年龄20-22岁,年龄均值为(20.9t1.1)岁;实验组8例男护生、48例女护生,年龄21-22岁,年龄均值为(21.4t0.8)岁。
以上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常规资料差异较小,未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实验对象均开展相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完成学习后进行相同的考核内容。
对照组开展常规情景教学模式,老师为护生讲述教学案例,之后指导护生进行分组讨论相关急救技能和专业知识,为护生分组并开展分角色训练。
实验组开展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2.1教学准备:①设备准备:提前准备好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室、控制室、模拟病房等。
模拟病房中配备抢救车、输液泵、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以及摄像头。
②老师准备:老师根据课本教学要求设计相关案例,教学内容主要以心搏骤停、心律严重失常、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为主。
和校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探讨方案,同时邀请专业临床护生指导和参与案例预演,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③调试设备:在相应电脑中置人案例详细资料。
④护生准备:老师提前一星期将案例发至护生,同时根据护生特点进行分组,选出小组组长。
带领护生参观并介绍急救模拟人和模拟病房。
1.2.2教学操作:①实施高仿真模拟操作:教学过程中以护生为主体,按照护生具体情况设计案例场景,细分护生角色,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急救、诊断和疾病综合评估。
同时老师还需在控制室内控制和设置模拟参数,另一名老师负责指导与控制模拟现象,在护生操作过程中老师可适当指导,每小组操作20分钟左右,同时控制室内要进行全程录像;②回访录像:完成学习后,和护生一起回顾观看录像视频,指导护生自行发现和讨论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分析,纠正护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①完成学习后对护生进行考核,主要包括操作能力、基础知识,评分均为100分;②设计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赞同评价表,内容包括: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临床应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急救意识以及理解和应用能力,结果为不赞同、赞同、非常赞同。
1.4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选择统计软件SPSSl9.0处理相应数据,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结果
2.1对比112名护生的考核成绩:在操作能力评分和基础知识评分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对比112名护生对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赞同程度:在护生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赞同程度上,实验组为96.43%,对照组为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臨床急诊中急危重症患者较多,除了开展有效的抢救外还需开展优质的急救护理,以确保急救效果。
但是现阶段患者维权意识和病情特殊性的增加,对急救护理要求逐渐提升,然而目前部分院校的护生教学模式守旧且效果一般,无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导致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一般。
这就需要选择一种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以转变以老师为教学核心的观念,提升教学质量,进而为临床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核心为护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真实临床抢救操作的一种模式,可使护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急救护理知识,以提升护生专业技能。
此外此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激发护生自主学习兴致。
在此次实验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情景教学模式,而实验组则开展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操作能力评分和基础知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说明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弥补传统教学缺点,进而提升护生的急救护理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实验组的护生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赞同程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就说明此种教学模式深受护生喜爱,有助于激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用于急救护理教学,可有效提升护生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