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创新班教师用书第4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言笑晏晏迎面来
一、本课课型
1.新课讲授
2.作文课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活动场面;
2.突出整体氛围,生动刻画细节;
3.仔细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
三、教学设计
课前(寻声朗读)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一)了解词人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通诗词、书法、音律,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被后世称为“千古词帝”。

前期的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国破降宋,成为俘虏,词中多抒发亡国之痛。

(二)了解词意
背景:李煜亡国入宋之后。

降宋后,他由凌驾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沦落为任人凌辱的阶下囚。

有多少遗恨呀,都在昨夜的梦魂中。

梦中好像我还是故国君主,常在上苑游乐,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驰过,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龙一样走动。

花好月圆春风醉人。

(三)体会情感
这首词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以梦境开篇,描写了往昔在上苑园林游玩,春日融融,车马喧嚣熙攘,络绎不绝,渲染出热闹繁华的气氛。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是浓重;对旧日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表达出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和亡国的悲痛。

(四)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例如分组朗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等朗读方式,将此诗熟读成诵。

也可以采取限时背诵挑战比赛,激发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兴趣,加强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

课中(教学过程)
(一)认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主默读【妙笔生花】,勾画出本堂课习作的题目和重要的习作要求。

2.学生分享习作要求,从习作类型、作文题目、习作内容要求和字数这几个方面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本堂课作文的习作要求
①场面描写作文
②半命题作文
③习作内容侧重于生活中活动场面的描写
④运用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体氛围,又要描写人物具体细节
⑤字数450字左右(超能班的孩子可以要求500字左右)
(二)初步讨论交流习作题目
1.孩子们,给大家2分钟时间好好想一想,你想写什么呢?请将作文题目“那一次,真”补充完整。

(学生自主思考)
2.全班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每个孩子积极分享自己的作文题目,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表达,教师明悉学生的作文构思。

(三)初读范文,感知文本
1.默读【佳句锦囊】和【范文品读】两篇文章,感知文章内容,标出自然段,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2.在这两篇文章中,其中一个小作者写的是“饺子大战”,另一个小作者写了“词语组句”游戏,各有特色,孩子们,你们读完这两篇范文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先做示范,引导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思路、结构安排和语言文字去发言)(四)再读范文,分析文本
1.孩子们,咱们再来读一读《那一次,真是惊心动魄》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梳理作者描写了哪些精彩的场面?
板书:那一次,真是“惊心动魄”
开始前场所布置:调料、装备
同学表现:严阵以待、安静端坐
开始匆忙来往
包饺子过程
你喊我叫、异常热闹
结束抢饺子大战
回味无穷
2.本文描写的场面生动活泼,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的?
学生分享、赏析“点面结合”的佳句,重点赏析“点”中的细节描写、修辞手法。

(1)抄起一张饺子皮,如蜻蜓点水般地用勺子在馅儿碗里盛出刚好塞满饺子皮的饺子馅儿,接着轻快地在饺子皮周围蘸了点水,再迅速地捏好,一个饺子就完成啦。

运用了动作描写,聚焦于同学们包饺子的细致过程,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同学们包饺子的动作娴熟。

(2)一个个经“战士”们的巧手捏出的饺子,犹如一位位正等待点名的士兵,昂首挺立在自己的阵地上,展示各自的飒爽英姿。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聚焦于饺子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饺子的精致优美,表现了同学们技术的高超。

学生分享精彩语句,借鉴写作手法。

板书:
开始前场所布置:调料、装备跃跃欲试(面)
同学表现:严阵以待、安静端坐
开始匆忙来往
包饺子过程(抄、盛、蘸、捏)争分夺秒总体描写(面)
饺子昂首挺立(比喻拟人)手法精湛(点)热火朝天
你喊我叫、异常热闹
结束抢饺子大战(略写)
回味无穷
3.再读一读范文《那一次,真欢腾》,勾画点面描写中细节描写、整体描写、修辞手法的句子,自行赏析讨论。

4.学生按照结构具体构思,积极分享,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细化习作内容,明确习作的结构)
示例:那一次,真
活动:
场面整体表现:
人物具体细节:
(五)限时习作,动笔实践
1.根据刚刚学生自行构思的习作思路,完成习作,时间40分钟。

(六)习作修改,习作评定
1.学生完成习作后,自行修改习作
(学生自改前教师规范修改要求,包含修改符号、修改笔色)
2.小组交换修改作文
(限定时间,教师规范小组修改要求)
3.自主上台分享作文,根据分享内容,教师给予奖励和评价
4.教师评定作文分数与等级,给予评语与习作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