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评分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3~5分为特重型。
监测病情变化
• 在颅脑外伤、开颅术后或脑血管意外,在诊治监测中,第一个24h每6h评定一 次,以后每日评定1次,1周后隔日评定1次,半月后每周评定1次。
预测预后
如计分<8分者预后不良; 伤后6h睁眼反应小于2分者,有40%~50%病人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 伤后72h运动反应仅1~2分者,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可能性大。
疼痛与镇静的评估
疼痛评估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B级推荐)
面部表情评分法( Faces Pain Scale , FPS )
B项:年龄评分。 C项: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
生理指标
+4
1、体温(肛温)(C) ≥41
2、平均动脉压(mmHg) ≥160
3、心率(次/分)
≥180
4、自主呼吸(次/分) ≥50
5、氧合
a:A-aDO2 (FiO2 >0.5) ≥500
b:PaO2 (mmHg)FiO2 >0.5)
70-109 70-109 12-24
10-11
350-499
7.6-7.69 41-51.9 160-179
200-349 155-159
< 200
7.5-7.59
> 70 7.33-7.49
32-40.9 150-154
22-31.9 130-149
61-70
6-6.9
5.5-5.9
3.5-5.4
a、非手术或急诊手术者:5分
b、择期手术者:2分
< 53 20-29.9
1-2.9
<20 <1
APACHE Ⅱ评分 = A+B+C的总和
Glasgow昏迷评分(GCS)
非镇静状态
睁眼(E)
语言(V)
运动(M)
自主睁眼
4 语言正常
5 遵嘱动作
6
语言刺激睁眼
3 语言混乱
4 疼痛定位
5
疼痛刺激睁眼
2 用词不恰当
肾上腺素(μg/kg-1·min-1) 去甲肾上腺素(μg/kg-1·min-1) GCS 肌酐(μmol/L) 尿量(mL/day)
≥150 <20 ≥70
15 <110 ≥500
<150 30-32 <70
<100 33-101
≤5 任何剂量
13–14 10 – 12 110-170 171-299
3 疼痛刺激屈曲
4
不睁眼
1 声音无法理解 2 疼痛(异常)屈曲
3
无语言
1 疼痛伸展
2
疼痛无反应
1
• 评分时应注意有无影响评分的因素,如:镇静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肢体瘫痪、 听力障碍等,如存在以上因素,需另加说明。
• 患者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说话时,按患者能否配合指令动作评分: 能完全配合指令动作者5分,完全不能配合动作者1分,处于二者中间状态者3分。
<150
<100
<50
21–60 61–120 121–240
10.1-15 15.1-20 20.1-30
13–14 10 – 12 7 – 9
101–200 201–350 351–500
4分 <76 <20 >240 >30 ≤6 >500
• Marshall 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 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 PaO2/ FiO2 的计算,无论用或不用呼吸机和用PEEP 与否; • 血清肌酐计算,是指无血液透析的状态; • PAR( Pressure - Adjusted heart rate) =心率×(中心静脉压/ 平均动脉压) ; • 不足: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
镇静评估
主观评估
Ramsay评分 (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可靠)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 肌肉活动评分法(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客观评估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 心率变异系数 食道下段收缩性
• 选则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如运动评分左、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分数侧进行评分。
GCS临床意义
评定急性颅脑损伤轻重
轻型颅脑损伤:总分为13~15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以内; 中型颅脑损伤:总分为9~12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6 小时; 重型颅脑损伤:总分为3 ~ 8 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6 小时以上,
疼痛评估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 观察与疼痛相关的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势)和生理指标(心率、
血压和呼吸频率),并且监测镇痛治疗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是评估疼 痛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不能交流的病人。 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理 想的镇静评分系统应使各参数易于计算和记录,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 确判断并能指导治疗。
APACHE Ⅱ
9、血浆肌酐(μ 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Cr分值×2
10、HCT(%)
≥305 172-304 ≥60
11、白细胞(109/L)
≥40
12、Glasgow评分(GCS)=15-实测GCS值
128-171 50-59.9 20-39.9
46-49.9 15-19.9
53-127 30-45.9 3-14.9
A、总急性生理评分(APS)=12项评分总和
B、年龄评分
年龄(岁) < 44 45-54 55-64 65-74 ≥ 75
评分值 0 2 3 5 6
C、慢性健康评分
严重器官功能不全(①心:心功能 Ⅳ级;②肺:慢性缺氧,阻塞性或限 制性通气障碍,运动耐力差;③肾: 慢性透析者;④肝:肝硬化,门脉高 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昏迷,肝 功能衰竭史)或免疫低下(如接 受放疗、化疗、长期或大量激素 治疗,有白血病、淋巴瘤、爱滋 病等)病人的评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简称DIC Score)
死亡率预测(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简称MPM) 小儿死亡危险性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简称PRIMS) 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简称
简称MODS Score)
序惯性脏器衰竭/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简称SOFA)
急性呼吸窘迫症评分(acute respirative distress syndrome score,简称ARDS Score)
医疗费用、病愈后生活质量、残疾状况、医疗和护理工作量、 医院和科室管理、领导决策等。(有利总结、提高技术和学术水平,
发现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是经验教训)
学术交流方面统一的“尺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控制组间的可比性;用于回顾性研究或前瞻性研究)
怎样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是评分应用的关键,不齐全的数据不仅使评估结果失真,甚 至无法进行。
3-3.4
不正常值低限
+2
+3
32-33.9
30-31.9
+4 ≤29.9
50-69 55-69 6-9
≤49 ≤39 ≤5
7.25-7.32
18-21.9 120-129
55-60 7.15-7.24
15-17.9 111-119
< 55 <7.15
<15 ≤110
2.5-2.9
< 2.5
• 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若有直接动脉压监测则记直接动脉压。 • A-aDO2=713-1.25PaCO2(mmHg)-PaO2(mmHg)。
总分值为0~ 71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Ⅱ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前11项由临床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 液生化和血气分析指标构成;第12项为GCS,其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正常 (满分)为15分,以15减去GCS实际得分后再计入APS,以符合APACHE-Ⅱ评 分越高病情越重的原则。
对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SOFA
器官衰竭 呼吸系统Fra bibliotek变量 PaO2/FiO2
0分 ≥400
1分 <400
2分 <300
血液系统 肝脏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肾脏
血小板(109/L) 胆红素(μmol/L) 平均动脉压(mmHg)
多巴胺(μg/kg-1·min-1) 多巴酚丁胺(μg/kg-1·min-1)
Company Logo
MODS Score
器官衰竭
变量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PaO2/FiO2 血小板(109/L)
肝脏
胆红素(μmol/L)
心血管PAR HR·(CVP/MAP)
中枢神经系统 GCS
肾脏
肌酐(μmol/L)
0分 ≥301 ≥150 ≤20 ≤10
15 <100
1分
2分
3分
226-300 151-225 76-150
• 1994年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e Care Medicine (ESICM)提出; • SOFA评分的目的是描述MODS的发生、发展并评价发病率; • 每日记录最差值; • 6个器官,各0-4分; • 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3分 <200 on
MV <50 102-204
>5
≤0.1 ≤0.1 6–9 300-440 201-500
4分 <100 on
MV <20 >204
>15
>0.1 >0.1 <6 >440 <200
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
ICU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 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
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恰当 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
疼痛评估-语言等级评定量表 VRS
无痛
轻度痛
中度痛
重度痛 剧痛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通常用入ICU后第一个24小时的最差数值,动态 评估严重程度,用每天最差的数值。
常用评分方法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Ⅲ,简称APACHEⅡ、Ⅲ)
昏迷程度评分(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score,
首先熟悉评分方法,掌握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然后设计数据采集表 (工作表)。
对于前瞻性应用和研究,工作表的设计除包括评分方法必需的项目外 ,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栏目,如并发症、药物名称、药物剂量 和其他的医疗护理措施等。如果缺项,用前后两天的平均值。
对于回顾性研究,数据采集较困难,易出现缺项。如果缺项太多宁可 舍弃,而不要滥芋充数。
SAPS)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 )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Knaus 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 出第四代。
APACHE Ⅱ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已被广 泛用于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它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定量的 评价。
6、动脉血气PH
≥7.7
静脉HCO3(mmol/L) ≥52
7、血浆钠(mmol/L) ≥180
8、血浆钾(mmol/L) ≥7
不正常值高限
+3
+2
39-40.9
+1 38.5-38.9
0 36-38.4
+1 34-35.9
130-159 140-179
35-49
110-129 110-139
25-34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重症医学科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目的及意义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 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量化评价危重疾病严重程 度。
定量性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预测疾病或病人死亡的危险性 评价治疗措施、资源利用、质量控制、ICU周转和使用率、
监测病情变化
• 在颅脑外伤、开颅术后或脑血管意外,在诊治监测中,第一个24h每6h评定一 次,以后每日评定1次,1周后隔日评定1次,半月后每周评定1次。
预测预后
如计分<8分者预后不良; 伤后6h睁眼反应小于2分者,有40%~50%病人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 伤后72h运动反应仅1~2分者,死亡或成为植物状态可能性大。
疼痛与镇静的评估
疼痛评估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B级推荐)
面部表情评分法( Faces Pain Scale , FPS )
B项:年龄评分。 C项: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
生理指标
+4
1、体温(肛温)(C) ≥41
2、平均动脉压(mmHg) ≥160
3、心率(次/分)
≥180
4、自主呼吸(次/分) ≥50
5、氧合
a:A-aDO2 (FiO2 >0.5) ≥500
b:PaO2 (mmHg)FiO2 >0.5)
70-109 70-109 12-24
10-11
350-499
7.6-7.69 41-51.9 160-179
200-349 155-159
< 200
7.5-7.59
> 70 7.33-7.49
32-40.9 150-154
22-31.9 130-149
61-70
6-6.9
5.5-5.9
3.5-5.4
a、非手术或急诊手术者:5分
b、择期手术者:2分
< 53 20-29.9
1-2.9
<20 <1
APACHE Ⅱ评分 = A+B+C的总和
Glasgow昏迷评分(GCS)
非镇静状态
睁眼(E)
语言(V)
运动(M)
自主睁眼
4 语言正常
5 遵嘱动作
6
语言刺激睁眼
3 语言混乱
4 疼痛定位
5
疼痛刺激睁眼
2 用词不恰当
肾上腺素(μg/kg-1·min-1) 去甲肾上腺素(μg/kg-1·min-1) GCS 肌酐(μmol/L) 尿量(mL/day)
≥150 <20 ≥70
15 <110 ≥500
<150 30-32 <70
<100 33-101
≤5 任何剂量
13–14 10 – 12 110-170 171-299
3 疼痛刺激屈曲
4
不睁眼
1 声音无法理解 2 疼痛(异常)屈曲
3
无语言
1 疼痛伸展
2
疼痛无反应
1
• 评分时应注意有无影响评分的因素,如:镇静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肢体瘫痪、 听力障碍等,如存在以上因素,需另加说明。
• 患者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能说话时,按患者能否配合指令动作评分: 能完全配合指令动作者5分,完全不能配合动作者1分,处于二者中间状态者3分。
<150
<100
<50
21–60 61–120 121–240
10.1-15 15.1-20 20.1-30
13–14 10 – 12 7 – 9
101–200 201–350 351–500
4分 <76 <20 >240 >30 ≤6 >500
• Marshall 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 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 PaO2/ FiO2 的计算,无论用或不用呼吸机和用PEEP 与否; • 血清肌酐计算,是指无血液透析的状态; • PAR( Pressure - Adjusted heart rate) =心率×(中心静脉压/ 平均动脉压) ; • 不足: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
镇静评估
主观评估
Ramsay评分 (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可靠)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 肌肉活动评分法(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MAAS)
客观评估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 心率变异系数 食道下段收缩性
• 选则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如运动评分左、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分数侧进行评分。
GCS临床意义
评定急性颅脑损伤轻重
轻型颅脑损伤:总分为13~15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以内; 中型颅脑损伤:总分为9~12 分,伤后意识障碍20 分钟~6 小时; 重型颅脑损伤:总分为3 ~ 8 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6 小时以上,
疼痛评估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 观察与疼痛相关的行为(运动、面部表情和姿势)和生理指标(心率、
血压和呼吸频率),并且监测镇痛治疗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是评估疼 痛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不能交流的病人。 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理 想的镇静评分系统应使各参数易于计算和记录,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 确判断并能指导治疗。
APACHE Ⅱ
9、血浆肌酐(μ 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Cr分值×2
10、HCT(%)
≥305 172-304 ≥60
11、白细胞(109/L)
≥40
12、Glasgow评分(GCS)=15-实测GCS值
128-171 50-59.9 20-39.9
46-49.9 15-19.9
53-127 30-45.9 3-14.9
A、总急性生理评分(APS)=12项评分总和
B、年龄评分
年龄(岁) < 44 45-54 55-64 65-74 ≥ 75
评分值 0 2 3 5 6
C、慢性健康评分
严重器官功能不全(①心:心功能 Ⅳ级;②肺:慢性缺氧,阻塞性或限 制性通气障碍,运动耐力差;③肾: 慢性透析者;④肝:肝硬化,门脉高 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昏迷,肝 功能衰竭史)或免疫低下(如接 受放疗、化疗、长期或大量激素 治疗,有白血病、淋巴瘤、爱滋 病等)病人的评分;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简称DIC Score)
死亡率预测(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简称MPM) 小儿死亡危险性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简称PRIMS) 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简称
简称MODS Score)
序惯性脏器衰竭/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简称SOFA)
急性呼吸窘迫症评分(acute respirative distress syndrome score,简称ARDS Score)
医疗费用、病愈后生活质量、残疾状况、医疗和护理工作量、 医院和科室管理、领导决策等。(有利总结、提高技术和学术水平,
发现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是经验教训)
学术交流方面统一的“尺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控制组间的可比性;用于回顾性研究或前瞻性研究)
怎样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是评分应用的关键,不齐全的数据不仅使评估结果失真,甚 至无法进行。
3-3.4
不正常值低限
+2
+3
32-33.9
30-31.9
+4 ≤29.9
50-69 55-69 6-9
≤49 ≤39 ≤5
7.25-7.32
18-21.9 120-129
55-60 7.15-7.24
15-17.9 111-119
< 55 <7.15
<15 ≤110
2.5-2.9
< 2.5
• 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若有直接动脉压监测则记直接动脉压。 • A-aDO2=713-1.25PaCO2(mmHg)-PaO2(mmHg)。
总分值为0~ 71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Ⅱ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前11项由临床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 液生化和血气分析指标构成;第12项为GCS,其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正常 (满分)为15分,以15减去GCS实际得分后再计入APS,以符合APACHE-Ⅱ评 分越高病情越重的原则。
对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SOFA
器官衰竭 呼吸系统Fra bibliotek变量 PaO2/FiO2
0分 ≥400
1分 <400
2分 <300
血液系统 肝脏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肾脏
血小板(109/L) 胆红素(μmol/L) 平均动脉压(mmHg)
多巴胺(μg/kg-1·min-1) 多巴酚丁胺(μg/kg-1·min-1)
Company Logo
MODS Score
器官衰竭
变量
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
PaO2/FiO2 血小板(109/L)
肝脏
胆红素(μmol/L)
心血管PAR HR·(CVP/MAP)
中枢神经系统 GCS
肾脏
肌酐(μmol/L)
0分 ≥301 ≥150 ≤20 ≤10
15 <100
1分
2分
3分
226-300 151-225 76-150
• 1994年欧洲重症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Intensie Care Medicine (ESICM)提出; • SOFA评分的目的是描述MODS的发生、发展并评价发病率; • 每日记录最差值; • 6个器官,各0-4分; • 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3分 <200 on
MV <50 102-204
>5
≤0.1 ≤0.1 6–9 300-440 201-500
4分 <100 on
MV <20 >204
>15
>0.1 >0.1 <6 >440 <200
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
ICU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 都可能给病人带来损害。
对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的评估是进行镇痛镇静的基础,是合理、恰当 镇痛镇静治疗的保证。
疼痛评估-语言等级评定量表 VRS
无痛
轻度痛
中度痛
重度痛 剧痛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通常用入ICU后第一个24小时的最差数值,动态 评估严重程度,用每天最差的数值。
常用评分方法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Ⅲ,简称APACHEⅡ、Ⅲ)
昏迷程度评分(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 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score,
首先熟悉评分方法,掌握该方法所需要的参数,然后设计数据采集表 (工作表)。
对于前瞻性应用和研究,工作表的设计除包括评分方法必需的项目外 ,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栏目,如并发症、药物名称、药物剂量 和其他的医疗护理措施等。如果缺项,用前后两天的平均值。
对于回顾性研究,数据采集较困难,易出现缺项。如果缺项太多宁可 舍弃,而不要滥芋充数。
SAPS)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 )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Knaus 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 出第四代。
APACHE Ⅱ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已被广 泛用于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它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定量的 评价。
6、动脉血气PH
≥7.7
静脉HCO3(mmol/L) ≥52
7、血浆钠(mmol/L) ≥180
8、血浆钾(mmol/L) ≥7
不正常值高限
+3
+2
39-40.9
+1 38.5-38.9
0 36-38.4
+1 34-35.9
130-159 140-179
35-49
110-129 110-139
25-34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重症医学科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目的及意义
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是根据疾病的一些重要症状、体征和 生理参数等进行加权或赋值,从而量化评价危重疾病严重程 度。
定量性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预测疾病或病人死亡的危险性 评价治疗措施、资源利用、质量控制、ICU周转和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