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及施工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及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0-11-30T07:18:49.06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3期作者:于杰[导读]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其完善程度关系着各项行业的发展进程。
尚志市亚布力灌区服务中心黑龙江尚志 150600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只有水利工程不断发展完善,才能保证社会各行各业的顺利发展。
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在于围堰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围堰技术;应用
前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其完善程度关系着各项行业的发展进程。
因此国家对水利工程施工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推动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施工质量,通过改进施工技术的方式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
1.围堰施工的含义和特点
在水利工程中,围堰施工的作用不容小觑。
它可以保护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围堰是导流工程中的临时挡水建筑物,用来围护施工基坑,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施工。
在导流任务完成以后,如果围堰对永久建筑物的运行有妨碍或没有考虑作为永久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应予拆除。
墩台施工围堰是河流中修筑墩台或其它构筑物时,为了保证主航道的顺利通航,一般采用墩台基础在围堰内施工;河宽限制是上下游围堰在河流宽度不大的河流上修筑中、小桥梁时,由于受到地形限制,又要维持水流与正常通航,往往采用设置临时引渠的办法,将水流引开,以便于主要结构物的施工;驳岸挡土墙施工围堰是在河流修筑挡土墙、驳岸时,应注意防止水流侵袭,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围堰导流方式影响因素
为水利工程选择合适的围堰导流方式,应对影响围堰导流方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洪枯流量比;二,水位变化幅度;三,导流设计流量。
在上述三种影响因素中,采用过水和不过水的围堰导流方式,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洪枯流量比。
由于水利工程多数会在山区内进行施工,山区内河流会出现明显的洪枯变化,水位的变化幅度较大,在进入到洪水期后,山区的河流流量在短时间内会呈现爆发的状态。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采用的围堰导流方式,根据已经掌握的围堰统计资料和基坑淹没导流形式,如果洪枯流量比小于20,通常会使用不过水导流方式,如果洪枯流量比超过5Q较为常见的会采用过水导流方法,而在洪枯流量比在20-50范围内,施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验确定导流方式。
另一个影响选择导流方式的因素是水位变化幅度,如果水位幅度变化超过12m,通常会采用过水导流方式。
而作为影响导流方式选择最小的因素,河道流量处在较低的流量范围内,通常采用不过水围堰,如果采用淹没基坑的导流方式,河道流量对道路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大。
3.技术要点
3.1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测量,合理选择最佳建设位置,设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标志,在草图上画出围堰的大致范围和模型轴线,从整体上确定施工方向,并初步了解所使用的材料量,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砌筑围堰的过程中,应随时对其高程和断面尺寸进行测量记录,如有较大偏差,需尽快予以处理。
3.2围堰的平面布置
水利工程中的围堰施工首先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围堰进行平面布置,并根据施工导流的具体情况和水利工程的主体构造,对施工条件和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通常,要确保主体工程与围堰基坑坑底紧密连接,围堰堰底不得超过20m-30m,有助于放置施工材料、安排施工排水设施、布置交通通道和模板使用;同时,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明确对边坡施工的规定,分析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此外,由于纵向围堰不能与建筑物连接,因此整个水利工程构造与基坑纵向坡脚保持在2m内,有助于放置模板和设置排水通道,一般情况下,需要留出0.5m的距离;其次要设计围堰顶部的高程。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设计的导流流量,确定水利工程围堰顶部的高度;如果围堰需要阻截导管水流,可以适当调整围堰顶高底,由调洪措施决定。
4.水利工程施工中引用围堰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4.1进行围堰构筑时应注意稳定性
水利工程在实施围堰施工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是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考量,进而保证能够找寻到合适的围堰施工方式,同时也保证了围堰施工过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除此之外,地基的牢固性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确的对土质、水流等与之相符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使用,尽管当前阶段建筑工程行业对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在使用的实践中,依然需要有效的对实际状况进行考量,以保障后期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4.2进行围堰设计时应注意正确性、简单性
在进行围堰设计的时候围堰结构是关键环节,而围堰的结构实际上是为水利工程后期能够有效完成相关的建设,而实施的临时性工程,因此当水利工程完成施工任务之后,围堰结构是需要被拆除的,即使有些围堰结构不被拆除,其也需要与水利工程之间进行良好的结合,所以在进行围堰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围堰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考量,加强方案设计的严谨性,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更加具有科学性。
5.水利施工中围堰施工技术应用
5.1黏土填充
使用點土作为團堰填充的材料,施工企业应合理运用黏土填充技术,并在填充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数据做好监测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监测时,通常根据监测的数据调整填充黏土的施工方法,然后将黏土填充作为围堰填充的基础继续进行圈埋填充。
施工选择合适的粘土作为填充材料,并在填充使采用分层填充的方式进行施工。
通过分层的填充方法应控制围堰填筑的厚度以及速度。
在完成填充施工后,使用挖土机对填充区域进行夯实处理。
5.2依据实际情况,设置水利围堰
在水利工程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水利围堰,做好水利工程的临时挡水,保证水利工程既能顺利的进行施工,还能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
另外,在水利国堰进行结构设计时,根据围堰的强度等要求综合进行结构设计。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水利围堰,可以有效的缓解水流对围岩结构产生的冲击。
5.3围堰加固
完成围堰工程施工后,施工企业还应进行二次夯实,利用挖土机对围岩进行加固,并对围岩做好渗水、漏水等情况的检测工作。
一旦围堰出现塌方事故,施工企业应及时进行抢修,使用木桩砂带等辅助设施,对塌方以及可能出现的位移情况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围堰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基本准则
6.1合理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将水利工程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发展基础,应在水利施工中合理应用新技术,并加强新技术的管理与完善。
在实际围堰导流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时,根据围堰建设的形式、材料等做进一步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同时总结经验为后续的应用与推动提供参考依据。
6.2优化工程布局
在水利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做好对工程的优化布局,既要完善工程结构设计,使设计充分体现出科学合理的特点,还要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围堰导流的施工质量。
在进行围堰导流设计时,利用创新技术与施工设备,逐渐完善和优化工程布局,对工程施工时间、人员与设备安排等,都能实现优化不仅目标。
并运用信息技术,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过程加强动态管理,使围堰导流技术在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推动下完成升级优化。
7.结语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将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应用在围堰施工中,进而完善和提升围堰施工技术,保证围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而且,我国还应加强围堰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为围堰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发展基础。
而且,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围堰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保证围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水利工程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栋.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目工程技术研究2017(05)-141.
[2]邹伟,杨庆,戴光清.二期围堰泄流槽体型及开挖施工技术u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