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第4课_城市园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城市园林课时建议:3—5教时一、本课概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中的山林,不断地满足了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并由城市园林逐渐向发展。
作为园林城市,包含有宅园、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单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建设等三个层次。
现代城市绿地充分发挥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景观、提供游憩场地等作用,而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一个“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环境已在我们的身边渐渐显露出来了。
本课教学将引导学生感受与欣赏中外古典园林及现代城市绿地,尝试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的设计,并拓展到现代城市绿地摄影、绿地音响器和背景音乐的设计。
本课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现代城市绿地,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
而“信息点击”板块,则扩大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
二、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受中外古典园林及现代城市绿地的建园特点,发现现代城市绿地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景观、提供游憩场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基本的设计方法。
实践与创造:尝试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的设计。
欣赏与评议:欣赏中外古典园林及现代城市绿地,欣赏同学们的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等设计作品,并进行评价。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园林、绿地,尝试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的设计。
难点:凳椅、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设计中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专家或师生的设计原作、实物投影仪。
学具:铅笔、尺、圆规、墨水笔、铅画纸、水彩颜料、毛笔五、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
板块
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
预期学习效果感受与欣赏1、运用影视或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中外古典园林,并发现其不同的造园特点。
2、指导学生欣赏现代城市绿地,发现其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及各种设计方法与创意,为《体验与创作》板块中的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设计作业作准备。
通过感受与欣赏,了解古典园林和现代城市绿地的设计基础知识。
体验与创作
1、启发学生根据现代城市绿地中不同环境的要求,尝试设计多种造型的椅凳,并以轻松的笔触勾勒出来,如单体椅凳、连体椅凳、椅凳与桌的组合、结合绿化的椅凳、兼有其它功能的椅凳等。
作业要求:基础层面——实用美观。
深化层面——与环境相融合。
探究层面——构思新颖,表现出独特的创意。
2、指导学生尝试设计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并以适当的比例绘制平面图。
作业要求:基础层面——景区划分合理,造园要素布局适宜。
深化层面——文化娱乐设施的融合。
探究层面——体现出街道绿地历史、文化特色或住宅小区绿地温馨的“家园”气息。
3、在以上的设计尝试中,可让学生结合写《设计手记》。
其中包括“设计意念”、“设计过程”、“设计体会”等部分。
体验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的设计过程,共享创造的乐趣。
拓展与融会1、“绿地摄影”的拓展,可以结合
《感受与欣赏》板块中“走进现代城市绿地”部分进行教学。
2、通过绿地音响器设计和绿地背景音乐的选择,尝试综合性应用。
课堂上,可以在学生选择的绿地背景音乐声中进行绿地音响器的设计。
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学习。
品味生活引导学生亲近城市绿地,晨读、晨练、漫步、休憩,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亲近现代城市绿地。
艺海搜索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收集信息,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六、>的开发1、实地考察:结合学校秋游等活动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速写、摄影、摄像等方法加深感受。
2、椅凳模型制作:利用易拉罐、胶合板、卡纸、铁丝等材料,以切割、折叠、弯曲、粘合等方法制作成椅凳小模型,呈现自己的创意。
3、街道绿地或住宅小区绿地沙盘模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按本组同学设计的最佳绿地平面图制作成绿地沙盘模型。
七、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⑴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有关中外古典园林及现代城市绿地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椅凳、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的基本设计方法。
⑵学习过程要求:主动收集资料,积极参与讨论、尝试设计。
⑶独创性要求:以新颖的凳椅、街道绿地和住宅小区绿地平面图设计,呈现出自己的创意。
⑷其它要
求:“体验与创作”部分的评价,还可参照《教学过程与指导要点》中“作业要求”进行。
2、评价方法⑴学生自评:通过作业中的《设计手记》,评价自己的设计作品和学习过程。
⑵学生互评:在设计作品与《设计手记》的交流中,学生们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⑶教师点评:教师对典型的或有个性的作业或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八、信息与资料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其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
园林循时而进,由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包含宅园、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单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建设等三个层次。
2、世界古典园林的三大体系十八世纪以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有了自己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并形成了阿拉伯古典园林、欧洲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阿拉伯古典园林:始于古波斯(今伊朗),影响到中东和整个伊斯兰教地区。
由于中西亚地区气候干燥,人们只能在自己的庭院里经营一小块绿洲,水和绿荫显得特别珍贵。
他们认为天国乐园(伊甸园)就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潺潺流水,绿树鲜花,美妙的乐声在庙堂里回荡。
阿拉伯古典园林内布置多呈“田”字形,用纵横轴线的十字林荫道分作四区,交叉中心设水池,以象征天堂。
后来水池又发展为喷泉与明渠暗沟互相联系,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各国的园林。
欧洲古典园林: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仿照波斯形成的造园艺术,是经果树园中引栽名花异卉后,发展成四周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
随古希腊的园林艺术被古罗马继承,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和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迷宫。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艺术向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发展,园内一切突出表现人工安排,布局方整端庄,与园外疏落自然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以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成就。
重台叠馆的建筑、中轴线和轴心的运用,引水下山、雕塑装饰、喷泉池沼、随阶降泻的叠瀑等形式的综合运用,充分显示了欧洲古典园林艺术简洁豪放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截然不同。
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
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独特风格。
3、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l 善于仿造自然山水形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运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堆山,峰峦起伏;造水,曲折自然。
并参以>的情调,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园景。
l 善于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
首先是灵活多变的布局,这一手法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尤为突出。
其建筑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布置,建筑之间多用曲折多弯的小路相连。
道路有露天的石径,也有避雨遮日的园廊。
沿着这些道路和园廊,造园者巧妙地创造出具有不同景观的景点,使人一路走来,移步景异。
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了空间,延长了观赏的时间,丰富了观赏的内容。
其次为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即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
还如“借景”,把园外或近或远的佳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
这不仅使景观更丰富、层次更深远,而且还能扩大空间感受。
中国园林中借景的手法很多,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借香、借声等。
l 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不仅造型丰富多变,而且在园林中起着“点景”、“引景”的作用。
各种建筑物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了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常见的有:楼阁,它是自然风景名胜和园林经常出现的景观。
人们登楼远望,胸襟开阔,还可发思古之幽情。
绝大部分的楼阁是为配合园林景观而建造的,如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苏州拙政园的“见山楼”等。
亭台,其在中国园林里数量最多。
亭台包括亭子与平台。
《园冶》给亭子下的定义是“亭者停也”。
意思是供人短暂停留的建筑就是亭。
所以亭多建在观景、点景的地方。
亭子虽小,但有的园林名胜就以亭驰名,如苏州的沧浪亭等。
廊桥,廊把各个建筑联系起来,桥是联系水面两岸的园路。
廊桥对丰富园林景色的层次和景深有特殊的作用。
园林中的廊有平直的、曲折的,也有爬山廊、叠落廊、过水廊、桥廊、单面廊、碑廊等。
园林中的桥也很多,石桥、木桥、竹桥、平桥、拱桥、曲桥、亭桥、廊桥等。
舫榭,舫是船,园林中的舫有画舫、石舫等;榭是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轩,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
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在江南古典园林应用很多。
原是比较单调的墙面,经过形式各异的漏窗装饰,不但富有变化,而且使园林景色更生动、灵巧而富有情趣。
4、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