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6期
1特征特性
红秋葵(Hibiscus coccineus (Medicus )Walt ),为锦葵科(Malvaceae )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为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高度达1.1~1.3m ,茎粗2cm 左右,茎杆直立,表面红色,有3~4个分枝,茎杆及叶柄红色,花黄色、形大,重瓣,果红色,每叶腋均结果,果实为茹果,呈圆锥形,形如羊角状而得名。
食用部分主要为嫩果,其嫩叶、芽、花也可供食用。
原产美国东南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市庭园偶有引种栽培,供观赏用。
耐热、旱、湿,但不耐涝,不耐霜冻。
以土层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1-3]。
喜温喜光,种子发芽缓慢,种子发芽温度10~35℃,开花结果期要求昼温28~32℃,夜温18~20℃,15℃以下生长缓慢,低于10℃几乎不能生长,是
较典型的高温作物。
可露地直播,也可保护地育苗露地定植。
红秋葵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与维生素,其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助消化、保护肠胃和肝脏的物质,如牛乳聚糖、果胶和阿拉伯聚糖等。
其花、种子均可入药,有助于治疗胃炎、胃溃疡以及保护肝脏[3-5]。
它可炒食、煮食、凉拌。
其嫩叶也可作绿叶蔬菜烹饪。
成熟的秋葵种子富含矿质元素,可用于提取油脂,或加工磨碎制成高蛋白粉或作干豆食用,或烧烤后再磨研成粉,替代咖啡[7-8]。
其用途广泛,具有植物伟哥之称。
2栽培技术
现采用露地和温室大棚移栽2种方法栽植红秋葵。
试验品种由山东济南绿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温室大棚在贵州遵义县南白镇后坝村龙光组某农户家中,试验地面积0.02hm 2
,土质黄壤。
试验地所在地年平均气温14~16℃,
海拔高度1050m 左右,年降水量1100~1400mm 。
10℃以上活动积温4000~5500℃。
无霜期长达270d ,雨日天多达160d 。
2.1育苗移栽
3月上中旬,在冬暖大棚内播种育苗。
播前用70%甲基
托布津800倍液、30~35℃温水浸种10~12h ,在28~30℃条件下催芽48h 。
刚露白时,播于3cm×3cm 的漂盘中,然后用少量基质覆盖即可放入育苗池中育苗。
苗床保持约25℃,4~5d 齐苗,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定植,行、株距分别为45~50、40cm 。
2.2中耕除草培土
幼苗定植后,中耕2次。
第1朵花开前,中耕并蹲苗。
开花结果初期,每次追肥浇水后应中耕。
植株封行前,结合追肥浇水,适当中耕培土[1]。
2.3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要多次追肥。
缓苗后,用普钙300kg/hm 2和尿素300kg/hm 2结合适量的清粪水进行第1次追肥;6月中旬到结果盛期,用普钙300kg/hm 2和尿素300kg/hm 2结合适量的清粪水进行第2次追肥,并配合施用磷钾肥。
红秋葵较耐旱,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3-4]。
2.4整枝摘叶栽培密度较大时,在生长中后期应适当剪掉基部侧枝
与老黄叶。
2.5病虫害防治
红秋葵易遭根结线虫病危害。
定植前,用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2.6采收
红秋葵花谢后7~8d 嫩果长至8~10cm 时,在早晨采收。
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果柄,忌用手硬拉。
6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可持续采收至初霜前[5]。
采收供应期约4个月,产量22.5~30.0t/hm 2。
3参考文献
[1]赵文若,王守富.红秋葵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4(3):18-19.
[2]霍国琴.耐热蔬菜红秋葵的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2005(4):21.
[3]马德军.绿色保健蔬菜红秋葵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1(6):35-36.[4]吴淑杰.红秋葵的引种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18):18.[5]钟红玫.秋葵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2(12):1284.
[6]张秀清,周长勇,褚伟.精巧华丽的红秋葵及其栽培技术[J].蔬菜,2000(6):13.
[7]邹荣春,黄庭旭.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02(5):47.[8]周清华,杨连勇.保健型蔬菜红秋葵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7(9):34.
摘要阐述红秋葵的特征特性,介绍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中耕除草培土、肥水管理、整枝摘叶、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秋葵;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6-0118-01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biscus coccineus 渊Medicus )Walt YAN Li WU Kang YANG Xuan-hui WANG Xiao-dian WU De-tao
(Zunyi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Guizhou 563102)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of Hibiscus coccineus (Medicus )Walt were described.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seedling transplanting ,weeding earth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runing hook leaf ,pest control ,harves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Hibiscus coccineus (Medicus )Walt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严立吴康
杨选辉王晓殿
吴德涛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遵义563102)
基金项目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观赏植物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
培技术研究”遵市科合农字[2012]4号。
作者简介严立(1980-),男,贵州遵义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栽
培工作。
收稿日期2014-02-26
11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