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教师资格统考每日一练答案(11.13)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浙江教师招聘考试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1.《爱弥儿》的著者是( )A.康德B.裴斯泰洛齐C.卢梭D.洛克【答案】C。
解析:略。
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C.文化体系D.教育为文化本体【答案】D。
解析: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
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B。
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没有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 )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A.叙事研究法B.实验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质的研究法【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笔试备考专题:/zg/2014jszg_bs/?wt.mc_id=bk119045.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国家课程D.地方课程【答案】B。
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一般来说,隐性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6.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发现法D.读书指导法【答案】B。
解析: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
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复式教学C.个别教学D.特朗普制【答案】B。
2014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1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D
26、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27、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正确答案:D
34、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3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6、“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11、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2、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B.学生的能力培养C.学生的人格养成D.学生的情感体验3、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4、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B.1902C.1903D.19125、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被公认为雨果最为重要、意义最为重大的作品。
A.《双城记》B.《悲惨世界》C.《寒灰集》D.《亲爱的丈夫》6、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B.被动C.主体D.主要7、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8、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B.校长C.部D.地方政府9、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10、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11、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浙江教师招聘考试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浙江教师教育网为考生准备了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2.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4.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浙江教师资格高校巡回讲座:5.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6.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
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B.中心品质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
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8.“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10.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1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11.13》答案解析
真题演练答案解析1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品格,同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痼疾。
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必然善于扬长避短,精于,长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去芜存菁B弃旧图新C激浊扬清D拨乱反正正确答案是C解析文段通过“善于”、“精于”、“长于”表示并列,体现优秀民族心理三个方面的特征,且和前文“优秀品格”、“历史痼疾”形成对应。
一般来说,文中出现三个并列排比时,各自的语义基本不会重复。
而A项“去芜存菁”指除去杂质,保留精华,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语义重复,排除。
B项“弃旧图新”指抛弃旧的,谋求新的,“优秀品格”并非新事物,排除。
C项“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表扬好的,用在此处表意恰当,“清”、“浊”分别对应“优秀品格”、“历史痼疾”,当选。
D项“拨乱反正”指治平乱世,恢复正常;现也指纠正错误,整顿混乱局面,使之恢复正常,用在此处语义过重,且文段中无“整治混乱局面”的表述,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污染减排须政府、企业和公众合力攻坚》12.怀有爱心的人必定真诚而大度,如果需要,他会地展示自己的灵魂,捧出自己的心,爱的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心藏龌龊的人甩出的大把金币,有时还不如贫穷的善者脸上的一丝微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推心置腹B开诚布公C毫不犹豫D光明磊落正确答案是C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横线处修饰“展示自己的灵魂,捧出自己的内心”,对应前文“必定真诚而大度”,“展示自己的灵魂,捧出自己的内心”对应“真诚而大度”,故所填词语与“必定”形成对应,“必定”表示必然一定, C 项“毫不犹豫”指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与“必定”对应最为恰当,当选。
A项“推心置腹”指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对应的是“捧出自己的心”;B项“开诚布公”指坦白无私,D项“光明磊落”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坦白,对应的是“展示自己的灵魂”,这三个成语均和“必定”无法形成对应,排除。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
2014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着作是()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7.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9.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着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富余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1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题库
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2、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3、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4、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
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B.《红楼梦》C.《聊斋志异》D.《西游记》5、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6、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7、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8、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2014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高中、初中)课程代码:10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她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就是A、妖娆(rǎo)环绕(rào)蹊跷(qiāo)百折不挠(ráo)B、秉性(bǐn)濒临(bīn)摒弃(bǐng)并驾齐驱(bìng)C、横祸(héng)附与(hè)应届(yìng)供认不讳(gòngD、妍媸(chī)隽永(juàn)稽首(qǐ)鲜为人知(xi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就是A、那天,接到总部要我回京的电话,我与她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B、目前,从事信息安全开发、销售的企业已超过一千家,但其产品质量鱼目混珠,不能不使人担忧。
C、当代社会高度重视人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她虽然颇有才华,但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D、张林的英语基础太差,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她一句也听不懂,简直就是如堕五里雾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就是A、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公司退出,这一举动赢得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称赞。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就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
C、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赢利,一味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费者得到实惠也就是暂时的。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一辅导式D.范例教学模式2、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3、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4、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5、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6、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7、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8、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9、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10、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A.春联B.年画C.窗花D.皮影11、“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12、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浙江教师招聘考试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浙江教师教育网为考生准备了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十,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5.浙江教师资格高校巡回讲座: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5.(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6.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8.“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9.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10.“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11.鲁班是借助( )发明锯的。
A.定势B.变式C.问题D.原型启发12.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B.30C.40D.502、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B.不时点头C.时有微笑D.手指指指戳戳3、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B.对学生放之任之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4、“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B.30C.40D.505、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B.被动C.主体D.主要6、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7、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8、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9、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10、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11、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2014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6.30)
官方微信:【zjjsks】2014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6.30)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2.【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
3.【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应以不影响课堂教学为优先选择。
4.【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适中;便于检测。
5.【答案】BCDE。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和教师威信。
6.【答案】ABC。
中公专家解析: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有: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研究性听课是指在确定的教学内容内,研究小组设计好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由开课教师实施于课堂教学后,听课者与开课教师共同探讨其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并使之完善以便推广的教学研究活动。
而指导性听课则是帮助后进教师提高教学、改进教学,帮助有成就的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升华。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各种情绪体验逐渐丰富和深刻,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具体表现为:(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4)高级情感的发展,主要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发展,此时尚不具有意志成分。
10.【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中在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运用尝试教学操作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而它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范围较小;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也不适合于应用该操作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也不完全适于应用该操作模式。
2014年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指()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过程D. 道德教育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团结协作D. 个人主义答案:D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 增加课堂趣味性B. 提高教学效率B. 展示教师技能D. 替代传统板书答案:B5.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最大?()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混合动机D. 社会动机答案:A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不包括()A. 科学性原则B. 思想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 教育理念B. 教学技能C. 个人兴趣D. 教育研究答案:C8. 在学生管理中,教师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 公平原则B. 尊重原则C. 安全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9.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最高层次是()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评价答案:D10.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应避免的行为是()A. 鼓励学生思考B. 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C.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D.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12. 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________语言,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答案:清晰、准确1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设计教学活动。
答案: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兴趣14.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采用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2、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3、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4、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5、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7、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8、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1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1、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12、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1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14、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15、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16、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17、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18、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19、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2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1、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23、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2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6、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27、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8、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2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30、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31、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3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33、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3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
2014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题库
1、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被公认为雨果最为重要、意义最为重大的作品。
A.《双城记》B.《悲惨世界》C.《寒灰集》D.《亲爱的丈夫》2、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B.对学生放之任之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3、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4、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5、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6、(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一辅导式D.范例教学模式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8、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9、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10、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B.1902C.1903D.191211、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12、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2014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3、“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答案:A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A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C8、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9、“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正确答案:C10、“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11、“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A12、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4年11月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问题详解
2014年11月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统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个小题,每题1分,共29分)1.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这表明吴老师关注()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生的品行发展C. 学生的知识可得D.学生的身心健康[答案]A。
学生的个性发展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A. 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B. 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C. 不正确,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D. 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D。
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A 尊重学生的理念 B 终身学习的意识C 教学管理的能力D 课程开发的能力[答案]B 终身学习的意识4.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赵老师排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里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
赵老师的做法()A 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B 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C 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D 违背分组教学的要求[答案]B 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B 以城市教师为重点C 以边区教师为重点D 以西部教师为重点[答案]A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6.某中学规定: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该校的做法()。
A 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B 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C 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利D 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答案]C 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利7.曾受到有期徒刑两年刑事处罚的孙某申请获取教师资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刑满之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B 经培训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C 五年之后孙某方能取得教师资格D 依照法律孙某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答案]D 依照法律孙某受到过有期徒刑不能取得教师资格8.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立一个重点班,该校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浙江教师资格统考每日一练答案(11.13)
2014年浙江教师资格统考每日一练答案(11.13)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1.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尽量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真实的生活情形。
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
A.非义务性
B.保教结合
C.启蒙性
D.直接经验性
2.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3.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6.学前教育的核心要素是( )。
A.教师
B.学前儿童
C.教育内容
D.教育环境
7.下列国家中,拥有世界著名古迹吴哥窟的是( )。
A.泰国
B.柬埔寨
C.印度
D.越南
8.煤气中毒是由下列哪种气体引起的(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氮
D.二氧化氮
9.我国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鲁迅
B.茅盾
C.莫言
D.陈忠实
10.我国首次完成太空授课的宇航员是( )。
A.刘洋
B.王亚平
C.杨利伟
D.聂海胜
参考答案:2014年浙江教师资格统考每日一练答案(11.13)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6.【答案】B。
7.【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