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今工艺美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今工艺美的思考
工艺美是现在审美的一种高端体验。
各种造型层出不穷,各种图案眼花缭乱,这些工艺品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们对美的认知观,促进了我们对美的进一步探索,但是现在的工艺真的美吗?机械化时代下的工艺真的是美的代名词吗?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机械与手工究竟谁才应是当今工艺美的主流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标签:工艺美;机械;手工
一、引言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曾说“美存在于最简单的道理”,换言之真正的美是不需要刻意勾画与思考的,它源于不经意之间的某种灵感,某种顿悟。
工艺品其实应是纯粹美最好的佐证,因为一件好的工艺品应该是“无心之作”,但是现在的工艺品大多失去了一份“淳朴”,多了一份“铜臭”,这是时代发展的缘故,也是机械与手工的抗衡,当今主流与未来风向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工艺美
法国罗丹曾言:“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但不管怎么定义,终究都是个人觉得美就是美,因而美只有一种,但是创造出美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端的美术创造,一种是“低端”的工艺制作。
为什么这里的工艺制作笔者用了“低端”二字,并不是工艺制作的东西不是美的,只是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它并没有被归属于美术层面。
现在研究的美更多是“以个人为中心”得产物,而工艺却是“自然为主”的天然宠儿。
工艺是将二维世界转化为三维世界呈现于世人面前,更加立体直观地叩击我们的灵魂。
究竟何为工艺美?其实工艺美就是服务之美。
一件工艺品它最初的作用就是实用,它是服务于我们人的,我们欣赏它的前提是它先完成了自己的服务之本,一个杯子它的用途就是喝水,如果它连喝到水的本能都完成不了,纵然把它雕刻的再精美也是一个只能让人叹息的“废品”。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工艺品变得没那么讨人喜欢或者是受人青睐,除去它们高昂的费用,大多还是因为它变得不再实用,那么普通人宁愿选择一件普通的实用物件,也不会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回家落灰。
一件成功的工艺作品,是工匠家情感的细腻表达,这对于观者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的工艺作品必定是工匠家们推崇人文关怀、服务至上的体现。
工艺美是艺术的美。
不过,并不是一切美的都是艺术,也不是一切工艺技术都是美的,生活中不少器物并不是美的,这是因为技术中还需要“实用性”这一特征。
只有结合了艺术中的美的因素创造出来的工艺,我们才认定化美的[1]。
艺术是一种“生产美的能力”,是依赖于工艺的美的价値的生产。
工艺品产生的同时给人的美感也是随之而来的。
三、手工艺的美与机械工艺的美
(一)手工艺的美
手工工艺就是工艺品的源头,在没有机械的年代,手就是最好的工具。
曾有工匠言真正的工藝品就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的确好的作品往往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只是一个灵感瞬间,一个“失误”可能造就出来的工艺品就变成了独一无二。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曾说:”艺术,也是趣味。
艺术家一切的制作,都是他们内心的反映,是对于房屋、家具……人类灵魂的微笑,是渗入一切供人使用的物品中的感情和思想的魔力。
” [2]手工工艺的美究竟体现在何处?美在它制作过程的画面和成品的灵动。
如果你留心观察过每一位匠人制作过程的状态,你会发现他们眼神中的专注、呼吸时的小心、动作上的娴熟,那个画面有时候是“静止”的,有时候是“澎湃”的,有时候是“复杂”的,你在欣赏的时候你的情绪会随匠人被全部带入,感受那一刻的美好。
手在制作的过程就是脑中所想所想所感之物,它不需要按照一个模式一成不变地重复,每一个工艺品都是该工匠的心血之作。
因为是心血,因为融情表意,所以手工工艺花费的时间就会远高于后来的机械工艺,事实证明其花费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手工工艺制作的出的工艺品带给世人的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用金钱衡量的。
故宫里的“3D大禹治水图”,通身为玉,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工匠们仅凭自己双手一点点地雕琢,一点点地设计才完成了这个巨作,而现在我们虽然可以轻易地实现真正的3D“大禹治水图”,但却无法再次完成这样精雕细琢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
3D打印只能证明我们的科技很先进,却不能证明我们的工艺很先进。
又如苗族人的一双手丈量出苗绣的千年,苗绣的精妙之处乃苗族人民千年服饰文化传承的结晶,一针一线绣的是爱意,一布一衣穿的是情怀,古老的手工绣法绣出了现代机绣的立体感,古老的染织技术独特且珍贵,而它们都不是现代机绣、机染可以随意取代的。
再如之前笔者调研的建水紫陶,以前的紫陶工艺品从选土到制作到最后的烧窑,每一步都是用手创造出来的艺术,尽管当时的制作仅限于家庭小作坊,但是品质却远高于现在的工业化下集体制作,现在的紫陶工艺品更多是充满了商业气息的纪念品,而不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工艺品,这样的工艺品笔者无法从你内心感受到它的美。
(二)机械工艺的美
机械工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的代名词,但机械只是服务于手,而不是代替手,可是现在的机械工艺正在慢慢占领市场,占领人们审美的心。
手工不排斥机械,但机械却驱逐了手工。
机械的出现渐渐违背了当初制造它的初衷,偏离了它的走向。
机械工艺的美是什么?就是把一切抽象的美变成了现实的美。
它丰富了工艺美的定义,拓宽了工艺美的界限,激发了工艺美的内在。
通过机械我们的工艺变
得更加复杂,工艺品的数量由少到多,工艺品的市场愈渐扩大,但是这只是提高了产出,获得了更高的报酬,却没有把真正美的内涵传递出去。
工艺美源于生活美,生活是工艺美的源泉。
工艺美离开了现实生活,就会失去艺术生命力[3]。
笔者曾经看过一场现代工艺品的展览,里面充斥的是机械时代下的机械工艺,每一件物品都很完美,造型也是五花八门,售价中规中矩,一切看似正常却一点也不正常。
笔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正在购买这些机械工艺的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什么,回答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觉得有意思买回去做个装饰品。
有意思不等于美,可是现在就是这种“有意思”风引领着工艺届,这个艺术品可以不好看,可以不实用,但是它很有意思。
这就是机械时代下工艺的走向,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是工艺发展该有的样子但是却在慢慢变味,因为人们对于美的认知也变了。
手工艺的美更多时候被定义成了“附庸风雅”“华而不实”,而机械工艺的快节奏更加受现代年轻人的喜爱,这样的结果是发展还是倒退?关于这点,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手工艺美源于它的“接地气”,机械工艺的美源于它的创新,它的独特,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工艺品的初衷,否则就会成为“四不像”。
四、未来工艺美的发展方向
现今的手工制品大多还是属于实用品的范畴,因而它没有脱离工艺美的本质。
而机械制品大多追求的是其高端创新的欣赏感,实用性不强。
但是手工、机械二者对立却又相依,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为了经济利益,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时无法避免的,但是笔者不想看到时代的发展成为审美性、实用性的倒退。
工艺品最美的样子就是在手中反复修改,反复斟酌的过程,成品前的每一步思考、每一次改动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当欣赏者在欣赏一件手工艺品时,一旦产生了共鸣,那么这件作品曾经的锤炼过程也会在欣赏者的脑海里浮现,继而感受到其美的内在,如果碰巧发现它的残缺,不完美,这又将另一种美的体现。
匠心筑美魂,手工艺留给人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会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会与中华千年文化相连。
反观机械工艺,它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够节省制作时间,但就是因为机械大规模的复制品、相似色,导致其完美到少了工艺品该有的纯真美,机械工艺更多是为了交易而不是因为喜爱,我们的工艺不应该失去本色。
未来工艺的发展更多应该“返璞归真”,与其追求国外的色彩艺术、工艺制作,不如往国内各种村寨中走走看看,那里面的工艺拥有的是最本质、最简单的美,因为那里不仅有着最原始的手工艺,也有最质朴的人,工艺美应该从最初的走出,抛弃冰冷,拥抱真情。
五、结语
工艺美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本文提及的内容尚浅,但是真正的工艺美绝不是机械工艺可以完全展现的,因为机械也是人们手工制造出来的,本末倒置的美不应该是未来的潮流导向。
手工艺与机械相互结合,共同促进,才应是以后工艺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郝思维. 金属制品的艺术美与工艺美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6.
[2][3]周明扬. 论工艺美学的发展与造物文化的传承[J]. 艺术百家,2006(06):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