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管乐队初级阶段的组织与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小学管乐队初级阶段的组织与训练
随着我国公共艺术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应广大学生、家长的需求,许多中小学校组织建立了校园管乐队。

一支好的校园乐队,不但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还能唤起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小演奏员们从音乐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增强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使快乐伴随他们一生。

笔者对建立一支音色统一、技巧娴熟的管乐队有以下心得:
一、队员的选拔
1.无基础的演奏员要挑选牙齿平整,嘴唇略薄,手指大小适宜的同学。

2.从简单的节奏模仿入手进行选拔,节奏感在乐团合练中至关重要。

3.用音乐课教材的歌唱曲目测试学生的音准概念,实践证明,耳音不准的同学合乐时无法及时调整音准,影响乐团整体的和谐。

二、乐队的编制
根据乐队招生情况,科学合理的组建乐队。

1.15人左右的乐队
长笛1支,(可兼短笛1支)降B单簧管3支,小号、圆号各2支,短号、长号、中音号、大号各1支,大军鼓1面,小军鼓2面。

2.40人左右的乐队
短笛1支,长笛3支,双簧管1支,降E单簧管1支,降B单簧管8支,降B萨克斯3支,降E萨克斯2支,小号、圆号各4支,短号、长号、中音号各3支,大号2支,大军鼓1面,小军鼓2面。

3.60人左右的乐队
短笛1支,长笛4支,双簧管2支,降E单簧管2支,降B单簧管12支,低音黑管1支,降E萨克斯2支,降B萨克斯4支,小号、圆号各6支,短号4支,长号6支,中音号4支,大号2支,大军鼓2面,小军鼓4面。

三、乐队的训练
z 中小学生参加管乐队是兴趣性的,多数同学是出于好奇心,觉得好玩,所以,基础学习不要用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

指导老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
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掌握了孩子们参加乐队的动机,老师们就要满足孩子们这种需求。

不要先学习吹长音,枯燥的长音练习会使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动力,不妨先吹响几个简单的音;
1(dou);2(lai);3(mi);4(fa);5(sol)
(以下都以简谱为例)
这几个音,不用几次课队员就可以吹奏许多简单的小曲目。

如:《小星星》、《粉刷匠》、《小宝宝要睡觉》等。

3/4 1 2 ︱3 - - ︱3 – 2 ︱1 - - ︱
1 3 ︱
2 1︱2 - -︱·······
(小宝宝要睡觉)
提前学会简单的曲目,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家长的热情,为持续长久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2.吹奏技术的提高
①长音练习。

长音练习可分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两种来练习。

有规律的练习:
4/4 1―――ˇ︱2―――ˇ︱3―――ˇ︱
4―――ˇ︱5―――ˇ(“ˇ”为换气处)
四拍一吸气,这种练习有助于孩子们正确吸气的养成。

无规律的练习:
1(dou)――――――――,2(lai)――――――,
3(mi)――――――――――,
此练习方法不受节拍的限制有助于气流的控制练习,为今后乐曲不同乐句处
理提供有力支撑。

②吐音(Staccato)练习。

分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

本文只讲如何把音吐的干净,而且不破坏音色。

吐音时,动力来源于“丹田”,即腹肌、腰肌。

气管、口腔、及上下嘴唇形成出气通道,使呼出的气流集中不发散。

吐音时,舌尖轻轻地贴在牙齿或哨片的后面。

气流有了一定的压力后,舌尖有弹性的离开,这时呼出的气像子弹一样是个点,声音短而有力音色依然保持统一。

③圆滑音(Legato)练习。

孩子们对吐音给与足够的重视,往往忽视圆润的练习。

圆滑即两音之间衔接的无痕迹,这对音乐的表现至关重要。

如何练习呢?首先,注意气息的配合。

旋律上行时,气息的压力均匀的加大把后面的音自然带出。

如1⌒3︳吹1音时压力加大些,把3音自然带出。

吹下行音时,口腔位置要随音域不同而变化不要忽视腹肌腰肌的支撑作用,吹乐句比较长的圆滑音时,要注意节省气息的呼出,这样才能完成乐句的圆滑及连续性,教师可实际吹奏,让学生来听辨,引起学生的注意。

④手指练习。

手指(包括把位)连习要由易到难,练习时气息始终保持压力呈直线状均匀呼出。

在此基础上身体的各部位都要放松,特别是掌关节、指关节,指尖有轻轻敲打的感觉,手指切记不要僵硬、上翘。

3.乐感的培养,重要是以下几点。

①音准的培养。

从孩子们吹第一个音开始就要随时纠正音准,老师可用校音器或键盘乐器来校正。

②速度和节奏的培养。

速度和节奏孩子们很容易弄混。

速度是单位拍进行时的快慢,节奏是单位拍进行时,每一个音在单位拍里的长短。

③力度的培养。

力度是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许多中小学生乐队在演奏时始终一个力度,没有层次,没有对比,没有表现力、乏感染力。

力度的控制和气流的速度、气息的压力有直接关系。

强奏时气流急,气息压力大,弱奏时气流缓,气息压力小。

四、乐队的合乐
1.在统一调性的前提下,齐奏一首歌曲或乐曲,对乐队来说是提高演奏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力度上要有变化,强弱形成鲜明对比,让单声部的旋律起伏跌宕,使得每一名演奏员都能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

2.乐队整体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运用简单的和声、复调来配器,指挥可选择一些比较短的、耳熟能详的曲目自己来编配,如《少先队队歌》,《歌唱祖国》等,使演奏员感受到交响的魅力,了解到不同声部的作用。

五、演奏与指挥
1.确定乐队的排列。

同类乐器按声部排列,木管乐器靠前,铜管乐器、低音乐器、打击乐器靠后,要求外观整齐、音响效果平衡。

2.各乐器用标准音来调音。

老师一定要帮学生来听辨和标准音是否一致。

3.指挥风格统一。

指挥不但要用手势来调动学生,还要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启发学生对乐曲的表达及情感的体现,指挥需要提前在总谱各处,标好自己设计的情感处理,让队员们熟悉,绝不是临场发挥。

4.强调各队员间的配合。

乐队演奏不要搞音量竞赛,注重乐队整体的音响效果,强调良好的舞台形象,这样乐队才具有感染力。

5.总结每次演出的经验。

及时指出演奏中的失误和不足,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乐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