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纸0060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意思。
学 程单
导 学案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
1.读词语
啧啧赞叹悦耳之极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
2.从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第二板块:透过剪纸,体味祖孙情深。(18分钟)
1.自主学习。(6分钟)
(指答还拴得住。因为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课件点红:“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4.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
(2)思考“神”的含义。
(3)练习朗读说话。
出示填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2.预设:
“喜鹊登枝”
(1)描述“喜鹊登枝”的画面。
(2)观察画面,倾听讲述。
(4)预设:——服了!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欣赏。(配乐欣赏剪纸)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有声有色(ABAC):、、、、
2.先补充完整,再积累
1.书读百遍,。
2.熟读唐诗三百首,。
3.熟能生巧,。
4.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完成《一课一练》第1-2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12.姥姥的剪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4.导学:
A“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指生说说感受,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我的刁难手段是什么?喔,谁能再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些。)
B“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问:“耍赖”原来指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请问,你和爸爸妈妈耍过赖吗?你能读好这种感觉吗?如果我是姥姥,你来冲我耍赖一下。生读,教师配合语言动作,问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怎么练就的啊?指答,是啊,姥姥要想练就什么娴熟的技艺,必须得生齐读句子“数九……摸黑剪”,因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所以她说,齐读出示的“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问: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12.姥姥的剪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
3.初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艺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资源
剪纸简介: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各样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座位装饰,也有座位礼品装饰获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一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
第四板块:精读感悟——
●体会姥姥的剪纸神了!
1.说起作者的姥姥呀,他们那儿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地——“啧啧赞叹”。
他们是怎样啧啧赞叹的?(在书中圈画)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只公鸡能打鸣。”
(1)“神了”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来神了?
(2)下面,就请你模仿着人们的样子来啧啧赞叹一下。
(3)这句话是说姥姥剪的那一类剪纸?姥姥除了会剪动物,还会剪什么?
2.合作探究。(4分钟)
3.展示。(8分钟)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读出“我”的调皮劲。
“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耍赖:使用耍赖手段。本课指我的淘气顽皮。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指名读,齐读。
3.
(1)指名读。
(2)选择一排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是写什么的?
●预习作业3
预设: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预习作业2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预设:
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技艺高超对孩子疼爱有加
给剪纸取名。
说话练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传递恩情。(4分钟)
1.齐读课题
2.谈谈身边最亲近的人。
第五版块:明确目标,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啧啧赞叹悦耳之极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
3.你看,姥姥总为我剪这剪那,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过渡:还有什么场景让你觉得温馨动人?生继续答师相机抓住一句理解。
C“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问: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生答板书“拴”,拴什么意思?文中指姥姥用什么拴住我?你觉得拴的紧吗?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竟能把一个调皮蛋牢牢地拴在身边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指生自由说说。你觉得拴住我的除了姥姥那精美有趣的剪纸,还有什么?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
4.朗读《一课一练》P44“资料卡”,初步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
学 程单
导 学案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欣赏剪纸作品,初步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3分钟)
●预习作业1
1.
指名读。齐读。
5.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
板书心梦
说话练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6.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让我们在这首《相处岁月》的音乐声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传递恩情。
1.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齐读)姥姥的剪纸!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齐读)姥姥!
2.合作探究。(4分钟)
3.展示。(6分钟)
预设: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
第三段(第13自然段)
4.学习反思。(1分钟)
概况内容时围绕“主要人物”“关键词句”进行,尽量做到:简洁、全面。
第四板块:精读感悟
●体会姥姥的剪纸神了!
(1)圈划称赞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
活灵活现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8分钟)
1.出示学习单
①请根据段意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第二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第三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第四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②自学时间:5分钟
是啊,姥姥的剪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三板块:心梦飞扬亲情流淌。
1.剪啊剪,拴啊拴,剪只兔,剪头牛,姥姥拴住我的小萝卜头,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2.你们知道吗,这几幅剪纸都出自一位老人之手。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位老人的拿手绝活——剪纸。(板书:12、姥姥的剪纸)。
3.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课题有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生字
屯猪叼岂
稼驮啃爽
2.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
择菜刁难数九隆冬薅草三伏盛夏小屯机灵准头庄稼
3.出示词语
(3)看到剪的这么无可挑剔的喜鹊登枝,你有什么疑问?
(4)我对姥姥的剪纸本领——?
3.过渡:姥姥这么高超的剪纸本领是怎么练成的的?我们到下节课再交流。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作业
设计
1.按要求写成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心灵手巧)、、、
表现神态专注的:(身心入境)、、、
形容形态逼真的:(活灵活现)、、、
(4)现在,就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一下,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他东西,等一下来交流。
(5)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姥姥真是神了,我们一起再来啧啧赞叹一下姥姥。(齐读)
2.你还从哪儿体会出姥姥剪纸神了?
(1)你觉得喜鹊登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投影出示剪纸“喜鹊登枝”,教师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
资源
想
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 / 还是那慈祥的面容 / 还是那恬静的微笑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 / 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 / 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 / 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夏日午后,一起感受感受这份温暖与幸福。
4.你还从哪里看出,我是真的被姥姥的剪纸紧紧地拴住了?
出示句子:“从那时候起……充满了好感”,
5.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2.齐读生词,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是啊,姥姥的喜鹊登枝让我们见识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每当作者忆及那悦耳之极的剪纸声,就会想起姥姥为他剪牛驮小兔的场景,每当作者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想到姥姥为他剪老牛和小兔一起啃食青草的画面,当作者想起这些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份心境?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二板块:透过剪纸,体味祖孙情深。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①默读4-13自然段,把你觉得甜蜜温馨依恋的语句用——画下来,反复读读体会。
②自学时间:6分钟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经验:有关剪纸的艺术,学生已从课外书、电视、网络、美术课上有所感受,部分学生还是学校纸艺社团的成员,课上可让学生交流介绍。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带点词语的字音:择菜刁难数九隆冬薅草三伏盛夏小屯机灵准头庄稼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题想一想: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姥姥又有什么品质呢?(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有求必应
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清清爽爽
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预习作业3
理解词语的意思
●预习作业2
(2)读了课文,请你说一说,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姥姥的剪纸呢?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展示
4.组织反思:
想一想,根据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时,应该注意什么?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字点出六剪纸还有更多的作用。
同桌自由练读,师生分角色表演读7-11节。
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三板块:心梦飞扬亲情流淌。(15分钟)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意思。
学 程单
导 学案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
1.读词语
啧啧赞叹悦耳之极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
2.从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第二板块:透过剪纸,体味祖孙情深。(18分钟)
1.自主学习。(6分钟)
(指答还拴得住。因为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课件点红:“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4.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
(2)思考“神”的含义。
(3)练习朗读说话。
出示填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2.预设:
“喜鹊登枝”
(1)描述“喜鹊登枝”的画面。
(2)观察画面,倾听讲述。
(4)预设:——服了!
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欣赏。(配乐欣赏剪纸)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有声有色(ABAC):、、、、
2.先补充完整,再积累
1.书读百遍,。
2.熟读唐诗三百首,。
3.熟能生巧,。
4.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完成《一课一练》第1-2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12.姥姥的剪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4.导学:
A“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指生说说感受,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我的刁难手段是什么?喔,谁能再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些。)
B“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问:“耍赖”原来指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请问,你和爸爸妈妈耍过赖吗?你能读好这种感觉吗?如果我是姥姥,你来冲我耍赖一下。生读,教师配合语言动作,问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怎么练就的啊?指答,是啊,姥姥要想练就什么娴熟的技艺,必须得生齐读句子“数九……摸黑剪”,因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所以她说,齐读出示的“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问: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12.姥姥的剪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
3.初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艺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资源
剪纸简介: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各样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座位装饰,也有座位礼品装饰获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一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
第四板块:精读感悟——
●体会姥姥的剪纸神了!
1.说起作者的姥姥呀,他们那儿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地——“啧啧赞叹”。
他们是怎样啧啧赞叹的?(在书中圈画)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只公鸡能打鸣。”
(1)“神了”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来神了?
(2)下面,就请你模仿着人们的样子来啧啧赞叹一下。
(3)这句话是说姥姥剪的那一类剪纸?姥姥除了会剪动物,还会剪什么?
2.合作探究。(4分钟)
3.展示。(8分钟)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读出“我”的调皮劲。
“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耍赖:使用耍赖手段。本课指我的淘气顽皮。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指名读,齐读。
3.
(1)指名读。
(2)选择一排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是写什么的?
●预习作业3
预设: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预习作业2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预设:
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技艺高超对孩子疼爱有加
给剪纸取名。
说话练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传递恩情。(4分钟)
1.齐读课题
2.谈谈身边最亲近的人。
第五版块:明确目标,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啧啧赞叹悦耳之极清清爽爽喜鹊登枝牛驮小兔啃食青草
3.你看,姥姥总为我剪这剪那,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过渡:还有什么场景让你觉得温馨动人?生继续答师相机抓住一句理解。
C“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问: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生答板书“拴”,拴什么意思?文中指姥姥用什么拴住我?你觉得拴的紧吗?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竟能把一个调皮蛋牢牢地拴在身边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指生自由说说。你觉得拴住我的除了姥姥那精美有趣的剪纸,还有什么?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
4.朗读《一课一练》P44“资料卡”,初步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
学 程单
导 学案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欣赏剪纸作品,初步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3分钟)
●预习作业1
1.
指名读。齐读。
5.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
板书心梦
说话练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6.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让我们在这首《相处岁月》的音乐声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传递恩情。
1.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齐读)姥姥的剪纸!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齐读)姥姥!
2.合作探究。(4分钟)
3.展示。(6分钟)
预设: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
第三段(第13自然段)
4.学习反思。(1分钟)
概况内容时围绕“主要人物”“关键词句”进行,尽量做到:简洁、全面。
第四板块:精读感悟
●体会姥姥的剪纸神了!
(1)圈划称赞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
活灵活现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8分钟)
1.出示学习单
①请根据段意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第二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第三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第四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②自学时间:5分钟
是啊,姥姥的剪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三板块:心梦飞扬亲情流淌。
1.剪啊剪,拴啊拴,剪只兔,剪头牛,姥姥拴住我的小萝卜头,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
2.你们知道吗,这几幅剪纸都出自一位老人之手。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位老人的拿手绝活——剪纸。(板书:12、姥姥的剪纸)。
3.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课题有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生字
屯猪叼岂
稼驮啃爽
2.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
择菜刁难数九隆冬薅草三伏盛夏小屯机灵准头庄稼
3.出示词语
(3)看到剪的这么无可挑剔的喜鹊登枝,你有什么疑问?
(4)我对姥姥的剪纸本领——?
3.过渡:姥姥这么高超的剪纸本领是怎么练成的的?我们到下节课再交流。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作业
设计
1.按要求写成语
描写人物品质的:(心灵手巧)、、、
表现神态专注的:(身心入境)、、、
形容形态逼真的:(活灵活现)、、、
(4)现在,就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一下,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他东西,等一下来交流。
(5)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姥姥真是神了,我们一起再来啧啧赞叹一下姥姥。(齐读)
2.你还从哪儿体会出姥姥剪纸神了?
(1)你觉得喜鹊登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投影出示剪纸“喜鹊登枝”,教师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
资源
想
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 / 想起月光下姥姥 / 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 / 还是那慈祥的面容 / 还是那恬静的微笑 / 真想 / 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 / 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 / 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 / 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 / 好想 / 一切都回到从前 / 好想 / 再回到姥姥的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夏日午后,一起感受感受这份温暖与幸福。
4.你还从哪里看出,我是真的被姥姥的剪纸紧紧地拴住了?
出示句子:“从那时候起……充满了好感”,
5.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
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2.齐读生词,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是啊,姥姥的喜鹊登枝让我们见识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每当作者忆及那悦耳之极的剪纸声,就会想起姥姥为他剪牛驮小兔的场景,每当作者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想到姥姥为他剪老牛和小兔一起啃食青草的画面,当作者想起这些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份心境?
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二板块:透过剪纸,体味祖孙情深。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①默读4-13自然段,把你觉得甜蜜温馨依恋的语句用——画下来,反复读读体会。
②自学时间:6分钟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经验:有关剪纸的艺术,学生已从课外书、电视、网络、美术课上有所感受,部分学生还是学校纸艺社团的成员,课上可让学生交流介绍。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带点词语的字音:择菜刁难数九隆冬薅草三伏盛夏小屯机灵准头庄稼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题想一想: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姥姥又有什么品质呢?(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
心灵手巧无所不能有求必应
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清清爽爽
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预习作业3
理解词语的意思
●预习作业2
(2)读了课文,请你说一说,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姥姥的剪纸呢?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展示
4.组织反思:
想一想,根据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时,应该注意什么?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字点出六剪纸还有更多的作用。
同桌自由练读,师生分角色表演读7-11节。
齐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三板块:心梦飞扬亲情流淌。(15分钟)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